分享

秋子·解读书法基础知识

 莫莫的2015 2016-01-04


秋子解读书法基础知识


什么是书法?

我对书法的定义是:书法首先是文化,其次是艺术。这是我多年来奉行的一个观点。狭义上说,书法就是以汉字为原型,通过结构、用笔、用墨、布局等方法书写汉字,来达到一种抒情达意的目的。

书法和写字最大的不同在于,写字只是为了把字写得整齐美观一些,让人阅读方便;而书法则是强调艺术性,强调抒情达意。比如说篆书、草书,也包括行草书,很多人对一些字不认识,有人以前在我讲课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把字写得容易辨认就是写字,而写得让人不认识就是书法?我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这么机械化地去理解,楷书、隶书容易辨识就不是书法了吗?我们不能说把字写得不认识就是书法,写得整齐点好看点就是写字。但有一点,书法是从写字而来的。因为简单地来说,书法就是写字,但不仅仅是写字。有一些人认为,所谓书法,不仅是中国的汉字,还包括很多的民族文字和国外文字。我历来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有独特的含义,专指我们的汉字艺术,和其他民族文字没有关系。其他民族文字写的很美观,可以说是艺术,但它们不是书法。书法的特定含义就是指汉字书法,所以我所讲的书法,跟其他文字没有关系。对书法有点研究的朋友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在古代或是在当代我们会看到有些资料把“书法”两字颠倒过来,叫法书。那什么叫法书?大体上说,法书和书法是一回事,就是用途不太一样,二者区别就是,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当代比较经典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视为法书,它只是名词的一种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书法从写字而来,最后发展成一种艺术,的确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转渡过程,这个转渡,漫长到多长时间,的没有一个恒定标准。一些人从小喜爱书法,敬事书法,写到七老八十直到驾鹤西去,但是依然没有写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按我们当今的审美观念来理解,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如果你写楷书,你可以按照唐楷去写,没有人反对你,但是只写唐楷是不行的,比如说这些年中国书协举办的一些全国大展,如果你写唐楷,百分之七八十会被刷掉,原因就是唐楷大家看得太多,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说唐楷入展是比较困难的。书法是有法度约束的,要把字写好,古人总结出很多技法,从写字的角度来讲,它的法度约束并不强,只要把字写好看、写整齐就可以了;但作为书法来讲,它有法度约束,无论草书、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这五大书体,传统意义上每一种书体都有不同的法度,就是说,用笔方法是最重要的。撇开这些法度,想新创、独创、另搞一套是不行的,即使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也没人买账的。因为书法必须遵循传统,只能在继承中创新。

任何一个书法老师都给你讲,学习书法的唯一方法就是临帖,临古人的帖,不是临当今人的帖,唯一的途径就是学古人。针对这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理解透彻了,认真地向古人学习,最后能达到能临帖、悟帖,对于碑帖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或者综合了其他的一些因素,形成一种自我的风格,就是你的书法取得最大的成功。中国书法从文字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史册记录的书法家成千上万,但到今天为止,真正让我们很佩服的书法家又有多少?可能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对我来讲,真正让我佩服的人不到十个,其他人我只认为字写得好,并不佩服。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学古人的字,眼界一定要盯到最高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总结,认为眼界盯在一流,你可能能达到二流,眼界盯在二流,你可能能达到三流,你眼界盯在末流,那你什么流都不是。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哲理。经常见有人看到身边的当代人谁的字写得好就去模仿,就去学,这样写下去一定没出息。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军事博物馆的李铎先生,如今八十多岁了,中国书协的顾问。李铎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写郭沫若,他把郭沫若写到一种什么程度?假如说郭沫若写的作品中有地方残损了或者缺了一些字,让李铎先生去补,很能辨别真假,可谓达到了一种乱真的程度。到80年代末期,很多人认为,你李铎写了半辈子郭沫若,如今已经是一个名家大家了,但你李铎的面貌在哪儿?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任何一个作为书法艺术追求的人,最终目的是写出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风格,你在历史上永远是站不住脚的。我刚才给大家讲,通过写字学习临摹这个过程最后形成书法,这个转渡过程不是拿时间来衡量的,以我们自己的实践学习来衡量的,学得好悟得深,你可能会进步得很快,特别是现在80后、90后、00后,这些年轻人我很佩服,这几年入展中国书协的展览,大多数是70后、80后甚至90后,反而60后以前的人基本上已经没戏了,原因何在?一些人写字几十年一贯制,不求新的进步,这是一个人的风格问题,就是写成一种定向审美的时候,非要把他固定下来。其实,这样做并不是个好事情。拿王羲之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王羲之的行草书,实际上那是王羲之后期的作品,王羲之早期写过楷书、隶书甚至到草隶,即隶书的草化,就是章草,后来他儿子王献之说“大人应改体”,意思是说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大人还是在写一些章草,显得有些保守了,应该改体,在东汉晚期张芝已经把今草写出来了,如果依然写过去的东西,那就太保守了。听了王献之的话,王羲之后期写行书,写今草(就是今天所谓草书)。所以我认为,学习一种帖子先不要形成固定的模式,这种固定的模式实际上很不好,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因为风格是在发展当中塑造起来的。我们要继承传统,但传统不是静止的、死的东西,传统是在不断地融合发展当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做的东西可能就是明天的传统,所以我们对传统要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确的认识。

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资源很丰富,从早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是把字书刻在龟甲兽骨上面,所以被文字学家冠名为甲骨文;从书法学角度出发,我将甲骨文字称之为“甲书”。甲骨文距今3700多年,但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山东邹平和江苏高邮出土的陶片刻字,据当代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考证,它是夏代初期(前22世纪)的刻字作品,远远早于甲骨文,“意味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整整800年”,离现在至少有4500多年。1999年,我在撰写《中国上古书法史》定稿时曾提出疑问,我发现,这11个陶片刻字和甲骨文并不是一个体系,有点罗马文字那种感觉,虽然带有草篆意味,但它并不是篆书,所以我对这种文字持怀疑态度,有可能是异族留下的文字。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甲骨文的前身是陶器刻画符号,仰韶文化、前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面的很多刻画符号,王国维等先生定义为“先文字”,认为是文字的一种雏形,后来经过生产生活的需求,由象形、会意、指事等(东汉许慎《说文》所谓的“六书”)逐渐产生了甲骨文,尽管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字有五千多个单字,但可识读、字义明确的不到两千个,一些文字已经逐渐汰出人们的使用范围。书法资源中,紧踵甲骨文字之步的是大篆或称钟鼎文,它所产生的时代与甲骨文相差无几。钟鼎文即铸、刻在金属器皿上文字,文字学家称之为金文;我对金文的定义一直有看法。在青铜时代铸刻的文字叫钟鼎文,这可以解释,但是金文就解释不了,因为后来的铁器上也有文字,甚至一些合金上也有文字,所以我认为,把金属器皿上铸、刻的文字统称为金文有点狭隘。但金文的叫法是文字学家给出的概念,文字学和书法学是两个概念,书法学应该拥有自己的称谓,所以,从书法学角度出发,可称之为“金书”。之后到了刻石文字,石鼓文是大家公认的石刻之祖,出土于陕西宝鸡(近代书法大家吴昌硕善写石鼓文)。其间又有了竹简木简等简牍文字。秦汉之际(?)纸张产生以后,就逐渐地成为书写汉字的主要载体(众所周知的东汉的蔡伦造纸,实际上这是个错误概念。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资料发现,蔡伦只是改造了造纸方法,但不是他发明了造纸术,因为现在出土可见的西汉古纸就不少。最早的纸片厚薄不一,而且很粗糙,很松弛,有的粘度不高,一抓就碎)。当然,纸张也是书法表现力最好的一种载体。


临帖问题

我们临帖学古人应该学什么?学古人应该有一个目标,如今经常看到很多成人或儿童书法班,每人发一本同样的字帖让去临,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假如我去办书法班,如果带40个学生,我可以让他们临40种帖,为什么要让大家千篇一律临一种帖呢?我认为,谁喜欢什么风格的碑帖,偏好于什么碑帖,就去临什么碑帖,而且不一定非要从楷书临起。作为临帖来讲,每一个人的审美偏向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偏向去选帖,我觉得这样进步可能会快一些。给一本不喜欢的字帖去临习,就没办法深入地去临。我从自己的体验当中发现,我们每个人需要去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但有一点,在楷书、隶书、篆书三种“正书”或称之为“真书”的书体未写之前,最好不要去写行书和草书。从章草发展到今草,每一种草书都是有法度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连什么是“中锋用笔”都不知道,就去写行书草书,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地道,何况每一种碑帖都不一样。

从理论上来讲,“书法是练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请大家记住:书法是“学”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总体来说,第一,书法是一种传统,学习书法就是一种直接的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方式;第二,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一种丰富自己学养修养的过程,写字基本上和修禅是一个道理,它讲求的效果不是音乐也不是戏剧,更不是电影里惊险的镜头,它是抒情达意的,每一个点画里面都有让你慢慢体味的东西,很多初学者喜欢写草书,满纸花哨,但花哨之中没有一点内涵,找不到一点古人的笔法,这样写多少遍都没有用,所以说,书法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书法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获得成功,它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过程,我们在临帖或创作过程当中必须静下心来,这些古人早已讲过,写字之前抛弃一切杂念,这样写出的字是干净的,带有一种古厚之意。文字是有生命的,古人对文字有一种敬畏心理,写坏的字纸烧掉时都要行礼的,所以我们必须尊敬它,就和会友一样要认真对待。大家应该认识到,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和继承传统的过程。临帖,如何选帖?最根本的是选自己喜欢的,如果选不好,不喜欢,就没有兴趣,学起来速度慢也不易上手。临帖的方法,无非临与摹。什么叫临?照猫画虎叫临。什么叫摹?在字帖上覆一张纸,直接摹写,叫摹。临帖,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字帖买来,先别着急去写,先认认真真地读,从宏观上先有一个把握,字形是方、是扁还是纵,是三角形的还是多边形的,哪个字大哪个字小,哪一笔长哪一笔短,有没有左肩略低、右肩高耸的“字势”等等。然后,再从微观上看起笔、用笔的过程。古人楷书起笔逆锋,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不露锋。褚遂良的s形起笔是露锋的,大多数楷书是不露锋的,就是说,把字形把握了,把古人用笔的来龙去脉侦查清楚了,再去临写。临帖时,笔画不太多的字,看一遍,一次写完,不要看一笔写一笔,那样写出的字结构往往是散的,气息也不易贯通。笔画复杂的,至少记上半个字。经常听有人说自己临过很多帖,但从他(她)写的作品中,连一点古人的笔意都找不到,全是信手写的俗笔字,仅仅是把平时钢笔字的写法换了个工具,把字写大,“画”在宣纸上而已,其实根本就没临帖,这是骗不了人的。学习书法,唯一的途径就是临帖,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但有一点请大家记住,古人的书法异体字较多,遇到展览投稿,如果完完全全用帖上的字去创作,评委会认为有硬伤,所以说,大家最好不要写异体字、俗体字。临帖一般都是对临,一对一地临习,熟练后达到背临,背临如果能达到对临的程度,说明你真临帖了。随便给你一个帖,比如说你写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随便给你出个内容,唐诗,宋词,对联,你都能写出它的样子和风格,说明你真的临帖了。你说你天天临帖,花费了时间精力,把帖子合上,再写,一点古人的影子都没有,这不能叫临帖,最多叫抄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普遍。许多人简历中都写遍临天下碑帖,我说那是当众诳言,连鬼都不信,海口是不能乱夸。我研究书法30多年,到现在为止没有弄清楚天下到底有多少碑帖。关于临帖,2007年,我以《临帖 悟帖 出帖》为题专门讲过,后来发曾经在兰大校园网上,或许还在,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搜出来看看,这几年来很多微信公众平台也都转发过,不过大多是以沈鹏先生的名义转发的,涉及侵权问题,这里就不讲了。关于临帖,因为今天讲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就此打住,要完全通透地讲,我们以后再作为专题去讲。


文房四宝

很多人写了多少年字,解决不了工具问题,可能是疏忽掉了,也可能是没有人给他讲,结果走入误区。我们对这些东西的性能与特点应当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你会觉得老是不顺手,影响你的情绪和创作。一是笔。毛笔是从事书法根本的、离不开的工具。没有砚台找个碟子倒点墨汁也可以用,但毛笔是不可凑合的,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总不能拿根筷子去写字。很多人对毛笔不太重视,我总结了一些常识性的经验:第一,毛笔,按笔头原料分,有胎毫笔、狼毫笔、兔肩紫毫笔(取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鹿毛笔、鸡毫笔(用相当柔软的鸡的胸毛制成)、鸭毫笔、胎毫笔、羊毫笔(以青羊或黄羊之须或尾毫制成)、猪鬃马鬃笔(用猪鬃马鬃加工蒸制而成,主要用于书写大匾)、鼠须笔(鼠须笔是用家鼠鬓须制成,纯净锋尖)、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等。依尺寸可以简单地分为小楷、中楷、大楷。依笔毛的种类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第二,羊毫柔而无锋,书亦“柔弱无骨”,古代书法家都很少使用(宋代以前没人用羊毫笔,到宋代才开始用羊毫,但字的线条依然被说成是“死蛇缠树”)。所谓狼毫笔,是黄鼠狼的毛,其毫毛的硬度相比羊毫要高。我们为什么临习宋以前的碑帖要使用狼毫笔呢?比如说《集王圣教序》,作为学习行书的第一法帖,不少人临习时用羊毫笔,写了很长时间不见长进,拿来给我看,我说你的问题出在工具上,王羲之不是用羊毫笔写的,你用羊毫笔怎么能写出王羲之的味道呢?你得用狼毫笔去写,至少得用兼毫笔(这是合两种以上的毫毛制成的毛笔,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等。硬度相对大一些,弹性比较好)。羊毫笔是弹性小、富有柔情的一种毛笔,狼毫则是具有弹性、刚性的毛笔。古人写字没有大的纸张,所以多为手札,大小跟我们现在用的A4纸相差不多,只是长度大一些而已。古人从读书写字开始就用毛笔,用小楷笔写蝇头小字。当我们把古人的字放大去临,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很多笔画、连带等,如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横画起笔带一个S形的钩,如果用羊毫笔是很难写出来的。清代何绍基很聪明,把褚遂良的起笔倒过来写,改造了一点,从而就形成了何绍基的风格。作为初学者,选择毛笔很重要。初学者往往有一种心理,刚刚开始学书法,字又写不好,什么样的毛笔都行。这不对。其实,初学最应该选两三支好的毛笔(当然,不一定是价格高就是好毛笔)。在用好的毛笔写字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毛笔的特性。现在很多毛笔是掺杂了尼伦、腈纶之类制作的,好看但不中用。选好毛笔,更要爱惜使用。根据我的体会,毛笔用完之后在笔洗里涮一下,不要把它冲洗干净,让它的根部凝固住,如果每次都洗干净容易开花分叉。这一点,大家以后在实践中可以自己去慢慢地去摸索总结。笔锋的长短,有长锋笔与短锋笔。七八公分以上的多是羊毫笔。这种毛笔初学者最好不用,因为笔锋的腰太软,只有很有经验的书法家在创作时才使用,比如沈鹏先生,笔杆有50公分长,笔锋足足有8-10公分,但他仅用笔锋的1/4最多1/3写字。沈鹏先生写字,我在旁边看,他调锋调得特别好,笔锋不离开纸面,若即若离,调好笔锋再往下行笔。这是说,书法是有法度的,比如一个横折,它不是一个横过去直接折下,而是停顿一下,调整好笔锋后再折。我不建议初学者使用长锋笔,写大楷用寸笔即可,写小楷用好的小狼毫。二是墨。墨的产生很早,仰韶文化就有墨丸出土。远古时期,彩陶上的画,使用的可能就是毛笔和墨丸。其中一些红色是矿物质颜料,墨也是矿物质,颗粒相对比较粗,但它不褪色,说明在四五千年以前,古人已经从大自然中发现并用这些颜料来绘制心中的五彩世界。三是纸。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名(后改为泾县),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等地也有生产。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宣城,这里成为宣纸集散地。宣纸的产生,曾经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闻。相传唐代宣州有个造纸的工匠叫孔丹,他的老师去世后,留传给他一幅画像。他精心地收藏着画像,但没过多久,这幅画像就变了颜色,而且还长了许多霉斑。孔丹感到十分难过,发誓要创造出一种不变色、不长霉、不老化的纸。但多次试验仍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来到安徽宣州,路过一条小山沟,看到有青檀树倒在水中,因长时间的浸泡,有的树皮已腐烂,露出了细长的纤维,但颜色却很洁白。孔丹想,是否可用此纤维来制纸呢?经过多次试验,多次的失败、钻研,最终制出了一种洁白如玉的纸,这便是宣纸。最早的宣纸以青檀树皮纤维为主要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桑、麻、竹、楮等十余种原料用来制造宣纸。宣纸品种计有60多种。根据配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特净类、棉料类和净皮类。每一大类又按尺码不同,分为四尺、五尺、六尺、还有八尺、丈匹、丈二、丈六和特大幅;另外还分单宣、单夹宣、双夹宣、三层夹宣等。按照特性,宣纸分为生宣、半生宣和熟宣等。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这里给大家要强调的是,明代以前没有大张纸,我们现在常见的四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宣……到了将书法作品装裱成挂轴悬壁欣赏的元代才有的。此前的纸张都很小,多是手札,厚实而粗糙,王羲之的《兰亭序》就不过二十几公分高、六十几公分宽。到了元代中期,才开始有了大尺寸的宣纸。所以,我们现在写古人的帖多是放大了写(关于这一点,我给大家推荐一种最简单方法:把碑帖通过复印机放大10倍、20倍后去临写,很容易找到“捷径”)。宣纸有不同特性,比如写小楷最好买熟宣或画工笔画的八成熟的熟宣。因为小楷不需要去过分表达洇染效果。如果写小行书,最好选用六七分半生不熟的宣纸,笔画要清秀、清晰。百分之百的生宣,吸水性过强,洇染速度过快,很难写好。其实,初学者旧报纸也可以用。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买点元书纸、毛边纸等来写,效果会好一些。那么如何挑选宣纸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把纸揭起一个角,用笔沾水,或用舌头点舔一下,看水的扩散速度,如果洇染得很快,则是生宣;如果洇染得很慢或者不洇染,则为熟宣;如果慢慢地洇染,则是半生不熟的宣纸。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好些年,中书协举办的展览中,纸张多是很长的,有些人写丈二披不过瘾,就写丈八披。我看到这种现象感到很惊讶,写这么大干嘛呀?总不能把作品挂到月亮上去看吧?谁家的房子有那么高可以挂起来欣赏?即使能挂出来,那顶上的字你能看清楚吗?众所周知,书法作品无论多大、多长,总是让人来欣赏的,所以说不一定非要写得很大。古人之所以手卷比较多,由于纸张的限制,写的都是手札之类,所以那些文人贤士们坐在书斋中,一手慢慢地展,一手慢慢地卷,慢悠悠地来欣赏把玩,品味其中的奥妙。四是砚。中国四大名砚中,石砚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和甘肃卓尼的洮砚;山西汾河的澄泥砚,是把河中的细泥沙过滤后拌成坯子,经过雕刻加工后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陶砚”。四大名砚的价格都很贵,我们甘肃所产的洮砚,近年由于修建黑甸峡水库把老坑(宋坑)给淹没了,现在市场上好的石头不多,除部分积存外,多是临洮所产。临洮砚与卓尼砚的区别在哪里呢?打个比方,就好比青海的昆仑玉与新疆的和田玉,都在一个山脉,但质地略有不同。在座的同学们都是消费者,作为初学者写字,买个简单的带盖的就行,没必要花大钱去买名贵砚台。


落款与钤盖印章

落款和钤盖印章在书法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吃力不讨好。一般来讲,落款至少要低于正文一个字,而且落款字的大小,要根据印章大小来确定,它们应该是相匹配的(小楷作品的落款字可与正文一样大小),落款不好往往会产生失重的感觉,甚至就把作品给毁掉了。落款有穷款(字数较少或仅署个名儿)和富款(字数较多),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钤盖印章,一般说来,小楷作品可以钤盖小玺印,若没有印章,小型展览可不盖(一般是需要盖章的,元代以前的古人写完字是不盖印章的,写个名就完了,到了赵孟頫,因为他兼善书画印并开创了元朱文印风,才开始写字画画之后盖印章。从元代到现在,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书画作品若没印章,就是不完整的。还有印章的风格问题,这是非常讲究的。我个人认为,“诗书画印”这四大传统艺术当中,印章是最难的,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我过去刻印时,往往在纸上写几十个印稿,个别印文达到60多个,差一个头发丝不理想都不上石,要求很严格。钤盖印章,如果你写的书体是草书,相对而言,盖写意风格的印;如果写的是楷书、隶书、小篆之类的书体,最好是钤盖相对工稳一路风格的印章,如秦汉印的风格。如果我们自己刻不了印,就找个印章刻得比较好的人去刻,印章非常重要,凑合不得。除印章之外,还有印泥的问题。很多初学者不懂印泥,也不讲究,往往找个办公印泥就用,盖上去印油渗一大圈,如果送大型的展览,往往不打开作品,评委们从背面一看就给淘汰了。所以说,印泥必须用书画印泥。现在比较好的印泥有杭州西泠印社、苏州姜思序堂、北京荣宝斋等生产的印泥(我用的印泥多是苏州姜思序堂的,售价也不太高)。近些年来,印泥市场搞活了,有些印泥质量极差,甚至有假冒伪劣的产品,根本就不能用。我的老师顾子惠先生曾有一盒祖上留传下来的印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用。那个印泥好到什么程度?比同学们儿时玩的橡皮泥还好,印章来回地搓、滚、揉、沾,印章上干干净净,一点渣滓都没有。现在的印泥,蘸上后印面上往往会有斑斑点点,说明印泥不好。真正质量好的印泥,传统制作是非常严格的,用的是蓖麻油,就是把蓖麻油盛在陶罐里,不加盖子,仅盖几层纱布,必须经过三个酷暑严寒,待挥发完了,经过过滤才用于印泥的制作。现在的印泥,有些用尼伦绒或其他化工材料替代,所以质量就不太好。一般人不研究这个,治印的人多数都懂,因为印泥不好,往往会影响他想要的艺术效果。印泥还有颜色问题。过去的印泥大体上只有朱砂和朱磦两种,现在的印泥有多种颜色,金色、银色的都有。越好的印泥价格也越高。印泥很重要,作为书法爱好者,要懂得印泥,至少不要让别人说我们是外行,拿出办公印泥就随便用。


创作题材

创作题材是什么?就是要写的内容,如警句格言、诗词曲赋,从学术角度讲,都可称之为创作题材(或可称之为素材)。书法本体的内容包括字法、笔法、章法、墨法。一幅书法作品,可以诵读的内容叫创作题材或素材。依我的理解,书法有法,其法度已然规定了它本身的内容,常见很多人把所写的警句格言、诗词曲赋、联语文录等叫做书法的内容,其实是不对的,从理论上应该给予纠正。


书法欣赏

书法怎么来欣赏?你若对书法美学、书法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你品评书法,你会觉得难度很大,因为你没有标准。音乐可以通过七个音阶衡量嗓音和乐器的“音准”,但书法没法去量化。把握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要求我们必须多读一些有关书法理论的书,如书法史、书法鉴赏之类的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学养、修养和素养。在书法已被泛化的今天,大家往往把写出的毛笔字都称之为书法。其实,书法是个特定概念,不是任何人写的字都叫书法。学习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书法的审美观念或倾向。为什么大型的展览总是找一些水平好、有专业水准的人当评委?因为他有经验,对书法有深层次的认识,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甲乙丙丁。有些人不懂书法,他可以把好的说成差的,把差的说成好的,说穿了是个人的书法学养不足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