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海阳】海阳蓄力“二四四五”新蓝图

 昵称110423 2016-01-05


海阳蓄力“二四四五”新蓝图

打造经济“升级版”,预计“十三五”末毛衫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收官十二五,海阳市晒出成绩单——


预计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9亿元、增长9%,生产总值278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389亿元、增长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10%

2015年,海阳市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在宏观趋紧的形势下总体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近日,海阳市委召开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回顾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审议并通过《中共海阳市委关于制定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总目标。

这一年,产业集群继续壮大,迈开了跨越发展的大步。

海阳核电1号机组核岛已完成年度最后调试,制约瓶颈主泵技术也获得突破,一期1号、2号机组并网发电为期不远,二期3号、4号机组有望明年上半年核准开工;核电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相关投产、在建、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200多亿元,储备项目10多个,核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攀岩世界杯、2015中国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等系列高层次文体会展活动,入选全国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及“2015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旅游度假产业的“金字招牌”持续闪亮。打造引领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展、孵化带动企业壮大成势的毛衫创新园,预计“十三五”末毛衫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这一年,一体化发展亮点不断,打造了城乡高“颜值”。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完成老城区重点区域拆迁525户,开工安置楼14.5万平方米;按照“以点带面、全域铺开”的思路,高标准打造了50个“美丽乡村”、160条“乡村文明一条街”;全市建设垃圾中转站13座,建立起“村收集—镇压缩—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全省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测评中位列烟台第一、全省第三;分别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兴通讯公司签约合作,“十三五”期间将把海阳打造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型城市”。

这一年,社会事业提速增能,群众更有“获得感”。

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实施的75件惠民利群实事基本办结,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新拍摄的《大秧歌》和《地雷战》两部红色大剧联袂上映,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称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三证合一”,推动行政服务“换挡提速”;全面深化改革稳妥有序,成为全省首家完成责任清单编制的县市区。

未来五年,海阳市绘就了“二四四五”总目标:实现“两大跨越”,即经济综合实力跨入烟台“第一方阵”,跨入全省县级上游水平;做大“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核电临港、旅游度假、毛衫针织、汽车零部件产业;突破“四大工程”,即海阳核电站、海阳港、海阳至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和海阳至莱西高铁工程;实施“五大建设”,即加快建设“富庶海阳”、“智慧海阳”、“魅力海阳”、“开放海阳”、“和谐海阳”,努力打造量质并举、量增质优的海阳经济“升级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