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时髦的东西叫做暗物质

 昵称13390081 2016-01-05

有一种时髦的东西叫做暗物质

现在有一种时髦的东西叫做暗物质。有人认为:
    “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84.5%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10%不到(约5%)。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的暗能量,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
“新计算机模型:暗物质并非由重粒子组成。”
其实,这种比电子和“光子(根本不存在)”还要小的物质,就是最小粒子(能量子),它们只携带能量,没有电荷,也没有质量。还有大量的有电荷和质量的物质(天体)存在于宇宙中,人类看不到它们,是因为受视域限制:人类能够看到天体在宇宙球面上的范围,是以宇宙半径(137亿光年)作半径的一个圆,叫做视域圆。因为宇宙球面在径向的速度等于光速,所以只有这么大的圆内的天体发出的光线才能传送到我们的眼睛,更远的天体发出的光线还没有传送到我们的眼睛。宇宙是膨胀的,由于视域圆半径等于宇宙球面半径,而宇宙球面径向膨胀的速度等于光速,所以视域圆的半径膨胀的速度也等于光速。以视域圆为界,视域圆以内的膨胀速度小于光速(越接近观测者膨胀速度越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384402.15千米,再者的膨胀速度是每年3.8厘米,而137亿光年远和星系,膨胀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视域圆以外的大于光速。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视域外物体的径向速度仍然等于光速,它们发出的光的传播速度仍然等于光速,因此那些视域圆外的光线永远都不可能到达人类的眼睛。即使你有1亿岁,到临终前也不能看到138亿光年远的天体,因为1亿年后,视域圆的半径是138亿光年,而那些天体的距离变成139亿光年了。
根据计算,视域圆的面积只有整个宇宙球面的21%(计算方法:圆周上等于半径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1弧度,1弧度等于57.3度,它的余角=32.7度,设这个截面圆的半径为r1=rcos32.7,那么视域圆面积≈πr1r=πr^2cos32.7,整个宇宙球面积S=4πr^2,两者之比=πr^2cos32.7/4πr^2=cos32.7/4=0.8408/4≈0.21=21%)。我们虽然看不到137亿光年以外的星系,但是它们却影响和干扰着我们周围的星系,因为我们周围的星系与它们的距离都小于137亿光年。因此这些人就将看不到的79%和太空中的能量子当作暗物质了。当你明白了这些秘密以后,也就没有什么物质是“暗”的了。
最近,某国的**们连什么是暗物质都没有搞清楚,就急急忙忙地发射了一个专门寻找暗物质的*星,真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其实,暗物质有两种东西:
一种是随处都有的自由能粒子(物体外的能粒子),它们是构成太空的主体,可以穿透任何物体。它们没有质量,没有电磁性,人类无法捕获之。但是它们构成宇宙球面(即太空)后,就产生了对物体内能量的激发作用,使物体能够跟随着宇宙球面一起运动。所以只要我们看到物体运动,就可以感知自由能粒子的存在了。再说,电子到原子核之间的空间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空间,在这样“巨大”的空间里,充满了自由能粒子,这么多暗物质就在身边,为什么还要用人造*星去寻找呢?
另一种暗物质是人类视域圆以外的物质。视域圆半径等于宇宙寿命乘以光速,即137亿光年,在这样大尺寸的范围内,人造*星的速度是无能为力的。再说,视域圆是随着观测者变化的。人造*星是一个观测器,它就是视域圆的圆心,所以*星往哪里飞,视域圆就往哪里移动,那么暗物质就随之移动,永远处在观测者的视域以外。
可以说,用*星去寻找暗物质是徒劳无功的,完全是**所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