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行笔“中锋取劲,侧锋取妍”

 dxdr大写的人 2016-01-05
2012年06月08日 - 香儿 - xianger

dxdr大写的人

行书诀窍,值得借鉴

1.放松楷法,书写增速。

行书兼有楷书的基本法则和草书流动的笔法,行书运笔虽比草书慢,但比楷书要快,而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苏轼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观点,说明了不同书体形态的不同,也说明了书写的速度和节奏的不同。研习楷书时,在笔法上要求建立楷法,即关于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各种要求,概括地说,起、收须有交待,如藏锋、露锋、回锋、折笔、顿笔等。而行书因为书写的便捷,将楷书行笔中的一些繁杂的笔法进行简化,省去了许多逆、回、顿、驻、转等楷书笔法。

可是,放松楷法,并非意味着行书书写的容易,在用笔上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它要在点画的表现上保持楷书所要达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艺术效果,笔画当重处还得重,当轻处还得轻,不能像硬笔写出的那样一般粗细,有弯无折。刘熙载《艺概》云:“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且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提正、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这种功夫要从楷书中来,根据楷则进行放松,使行书行笔有节奏。在起笔、收笔时缓些,在中间行笔时快些,而在笔画之间交换过程中,笔势更迅疾些。总之,行笔既要不徐不疾,沉着从容;又要有疾有徐,态度自在。

2.露锋入纸、中侧互用。

行书的起笔有用“逆势切入”的笔,这基本与楷书相同,由于行书行笔较快,故其逆势往往在空中完成,笔尖不着纸,称为“意逆”。而行书一般的起笔都是顺势落笔的,行书用逆锋起笔只是少数。行书的用笔是中锋与侧锋互用的。笔画无论方圆,以中锋为主,这是一个基本大法,可是行书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地起止转折,笔锋无时无刻不向侧锋方面转化,要熟练地运用中锋和侧锋,固非易事,关键在于调锋,笔锋要能随倒随起,能侧能中,就不会有僵卧之病。所谓中锋,即指笔运过程中,笔心常在点画中线上行走或万毫齐力的行笔;所谓侧锋的特点是笔尖偏于笔画之一方,铺毫用力有所偏重。

历观前贤名迹,古人作行书没有不兼用侧锋者,无不以“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为准的,因此不能偏信笔笔中锋的说法。在行书名家中,就连以多用中锋著称的颜真卿,其名作《祭侄稿》亦时露侧锋之笔。行书的用笔特点,应是以中锋立骨,以侧锋取态,微露锋芒,而富生意,随着笔势的往来,翻腾起倒,笔意到处,则体势也就自然圆活,风骨也就自然劲健。

3.笔意萦带、牵丝往来。

行书的点画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所谓“笔意萦带”是为了行笔的简捷,求其收、起之间的方便,便用“牵丝”把他们联系起来,王羲之《兰亭序》帖及米芾《方圆庵记》帖中的“是”字是最能见出笔意的萦带。这个“是”字既省去了楷书行笔的繁杂,又增加了艺术的渲染。笔意萦带、牵丝往来的行书用笔特点,既是点画之间的联系,又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联系,在笔势上尤为明显。在字与字之间,上一字的收笔萦要带下一字的起笔,会形成一个小小的附钩,使字与字之间更为流畅活泼,互相映带照应,富有往来的流动感,笔致更为连贯。但是真正好的笔意萦带在于无形的连绵,如苏东坡的《渡海帖》,其书上授下承,尽在字势的神态之间溢出,眉目之间神驰意往。

4.圆转代方,点画简化。

楷书中转折有两种:一种是方折;一种是圆折,这是风格上的区别。而行书很少用提按转折比较繁的方折笔,而是隐含折意的圆转。行书的圆转与楷书的圆转相比,速度要快,常常一带而过,没有楷书圆转那样略方的交角,常以浑圆的弧线出现,或者形成一个半环形,如米芾所书的“为”、“而”、“直”3字。行书中有些形似圆转的转折,却有明显的方折的翻笔,这实际上也是用方折法的快写,虽为圆形而微微有棱角,如“皆”、“物”字。然而行书圆转居多,是其一般的规律。由于书家的习性、风格的不同,其用笔也不同。因而王羲之的行书方折多些,颜真卿的行书圆转多些,苏轼的行书方折多些,米芾的行书圆转多些。

行书常常出现将分开的点画连起来写的现象,这就是点画简化。轻者由牵丝相连,使点画成串,重者把数笔写成一笔。如三点水旁可简化成两笔甚至一笔,四点底可用数笔或一笔代替。

行书这类连省简化的和法,近于草书,但与草书又有区别。草书的省连简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随便更改,而行书则随心所欲,约束较小,这是行书用笔的特点。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

吴树梅所处的清朝书坛以馆阁体为主,而吴树梅却勇于创新,这种遵循古人法度的创新,让他的作品得以传世。无论是入笔运笔,还是笔画粗细都体现了自己的个性,比如多以重笔入纸,运笔注重轻重的变化,收笔也以浓墨收笔,使整个字充满了节奏感。尤其在每个字的用墨上也是浓淡兼施,独辟蹊径。作品看似随意的挥洒,实则字字呼应紧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灵动之美,还有米芾的笔意。

一生以文人自居的陆宝忠(1850-1908),字伯葵,原名尔诚,字易门,江苏太仓人。

可见会写毛笔字,不一定就有书法作品流传下来。尤其像陆宝忠这样的进士成千上万,其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饱读诗书,把毛笔字上升为抒写性情的书法作品。学书法的都知道,要想写好书法就要多读书,唯有读书才有可能脱离庸俗之气,提升书法的气韵。载入《清史稿》的张百熙(1847-1907),字野秋,一作冶秋,号潜斋,出生湖南长沙沙坪。这位同治年间的进士,不仅自己饱读诗书,还一生致力于办学堂,传授读书之道,成为一位民间的教育者。张百熙在文学和诗词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更为出彩。当时的书坛出现了很多碑学大师,并且倡导书法要以碑学为宗。张百熙的书法深受碑学的影响,并和帖学融合,颇具风骨和神采。尤其他的行书飘逸流畅,直抒胸臆,运笔圆润有力,既古朴又有着严谨大气,实属大家手笔。

清朝进士张百熙就是其中一位。

说到张百熙,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他是清朝末年的大臣,同治年间的进士,是一位饱学之士。他的一生并不是以书法为业,但是他的书法造诣不在书法家之下。《清史稿》里记载张百熙兴办学堂,对学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书法受馆阁体影响很大,但是又和馆阁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笔画的排列组合上既有着馆阁体的严谨,又有着自己的风度,整体结字方整,笔画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连接,但是给人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均等,每个字的收笔和下一个字的起笔有着牵带之感,实属大家风范。

他的书法虽不能说超越前贤,但是和同时期的书法家相比,甚至和当代的一些书法家相比,实力并不在他们之下。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花样百出,像针管书法、吼书,有的书法家甚至拿一支硕大无比的毛笔,写出一个字有数米之大,这种创新已经脱离了书法的本质。而张百熙并不是以书法为业,却能写得一手好书法,如果这些书法家看到张百熙的书法,会不会感到汗颜呢?

张百熙之所以能把书法写得这么好,这与他长时间练习是分不开的,书法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功。在文人雅士相互交流的时候,书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纽带,所以古代文人注重书法的练习。其次是张百熙饱读诗书,注重文化学识的修养,他的书法是他学识修养的一种体现,所以他下笔自有神韵。

在清朝的时候馆阁体盛行,书法以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为主,张百熙却不受其限制,能够在馆阁体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他的创新精神难能可贵。张百熙的创新并没有脱离书法的本质,而是遵循着古人的笔法和章法,规规矩矩的在书法道路上前进着,并不是像针管书法、吼书那样创新,在这点上,张百熙和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张百熙的书法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后来人们在整理张百熙著作的时候,才发现他的实力不在书法家之下,他的书法才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有人在看过他的书法之后,称赞他的书法具有古人气韵,造诣不在书法家之下。

《致石壁尊兄书札》

看到这幅作品,着实令人震撼,亦不免惋惜他的早逝。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尤以书法最为知著,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他就是王宠。

他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绪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

《草书崔颢诗》

在书法史上学王羲之杰出者米芾、赵孟頫之外就数他和王铎,而且各有所长。米芾得王羲之之迅疾,赵孟頫得王羲之之端正,王铎得王羲之之雄厚,王宠得王羲之之萧散。就气韵言,王宠为上,可惜英年早逝。

楷书过渡行书,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连笔,也不是字形。

而是慢慢临习,体会什么叫“行书”,体会行书是什么一回事。

这个很重要。

很多人连行书,只有皮毛字形,对用笔的感觉很差,很多转折写的很随意,其实这并不代表就在学行书。

学行书,应该理解行书是什么东西。

比如第一步用锋,也就是用笔的力度,速度,下笔的角度等。

其次是结构,结构可以慢慢精进。

但是最重要的是运笔,行书之所以是行书,就是速度快了。如人跑起来一样。

速度快,行笔和转折就是最重要的。行笔的速度,转折时锋面的变化,这些都是行书笔法的一部分。

初学楷书时可能认为节奏不重要,行笔也可以慢一点,但是行书不可以。

行书在高速运笔下,每个转折的形状,都是通过轻重提按等细微的力量,锋面变化,来做出来的。

而且,调锋过程想要自然不做作,那就要有节奏,只有节奏对,才能提是提,按是按,不画分明,不至于成连笔字。

所以临行书,谁学的不重要,学没学到位很重要。

你不喜欢赵孟頫,喜欢米芾,并不意味着只能从米芾入手。

可以先学赵孟頫,体会到什么叫行书,然后了解到行书的规律后,在写米芾。

学赵孟頫,不代表一辈子就写赵孟頫,只不过为了入手方便。

学书法,一定要先学对,再说学好。

如果对都不对,就谈不上好了。即便你自己觉得自己跟大师一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承认。即便得到大众的吹捧,也不代表内行人会承认你练得是书法。

所以,楷书过渡行书,难度在运笔,在节奏,在调锋。临什么帖,不重要。任何帖里都有这些要素,关键是你看不看的到。

字不可以时代论,后人书法每有胜于古人之处,天分高、取法正,自成一家,为一代宗匠。锺繇书法实超于羲之,锺书在汉,王书在晋。其后历代皆书名家浑而论之,石庵书法不弱于锺繇,精于六法者当知之也。成亲王。成亲王

朱之蕃跋虞世南《摹兰亭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之蕃(1548-1624),明代大臣、书画家,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

朱之蕃当时为朝鲜王朝迎恩门题写的“迎恩门”匾额现存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朱之蕃跋虞世南《摹兰亭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孙诞生了,这让万历皇帝十分高兴,他决定昭告天下。当时朝鲜李氏王朝属于明朝的藩属国,也在昭告之列,于是明神宗任命朱之蕃为钦差正使,出使朝鲜。

当时很多朝鲜人都仰慕朱状元的大名,纷纷以名贵的貂皮、人参为礼品,请朱之蕃为其作画写字。

     从整体风格上讲,这篇行书的格调并不在赵子昂之下,字里行间,不疾不徐,精到不失淡然,满满的书卷气。如果真要拿这篇行书和赵子昂比的话,两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精彩。相同之处在于用笔,赵子昂毕竟是元代书坛的大拿,他的影响力是众人皆知的,很多书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他的影响。难能可贵的是,这篇行书并不像赵子昂那样中规中矩,行笔之中表现出了更大的自由度,显得更加洒脱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