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风凉

 鸽子飞吧 2016-01-0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乘风凉

    过去上海一到夏天,从下午至傍晚,街道小巷就会陆续涌现出壮观的“乘风凉”场面。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多子女一代成长的高峰期,城市居住条件越来越差,大多数居民住房拥挤不堪,不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老百姓夏日想避暑,被迫走出“蜗居”,他们拿着家里的桌椅板凳、躺椅、席子、扇子、棋牌、书报杂志及茶杯,搬到弄堂里或马路边“乘风凉”,街道和小巷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热闹的纳凉大军。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纳凉主要靠扇子,其中用植物叶子制作的蒲扇最为普及,蒲扇价廉物美,经济实用,深受大众欢迎。居民手摇扇子,谈天说地、家长里短、下棋打牌、看书读报,闭目养神。有一句流行的顺口溜:“夜饭吃饱,新民夜报”!这是读报者在走出家门时,向自己或先到的邻居自言自语,以示要读报纳凉享受的意思。

    “乘风凉”是邻里之间的大聚会,人与人之间的勾通和贴近程度,几乎到了没有隐私的地步。这是人口高度密集生活造成的,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你想要有些隐私也很难。沪语“乘风凉”为什么要在纳凉中加个风字?那是因为上海靠海,靠长江口和黄浦江,季节台风和江面自然风频繁。老百姓酷暑中手摇扇子嫌累,就需要借自然风的光,因此就称“乘风凉”。现在看来,那是低碳的环保生活方式。

    “乘风凉”还是小孩子快乐玩耍的时间,蒲扇是平衡性很好的“扇飞机”,把扇的柄把当机头,扇叶当机翼,手抓蒲扇叶朝前上方推出去,“扇飞机”可以飞出去十余米呢。至于陆战棋、狮虎棋、象棋、围棋、跳棋、扑克牌更是“乘风凉”中的重要节目,这种群众自发的街头棋牌活动规模之大,是任何哪个俱乐部都比不上的。

在城市住房条件日益改善的现代,人们进入了有空调、有冰箱的消费时代,过去市民倾家出动乘风凉的市井景象再也看不到了,现在我剪个过去《乘风凉》的印象,思考过去曾经有过的低碳纳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