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吴昌硕《梅石图》

 江海寄余生书馆 2016-01-06
 此幅《梅石图》是吴昌硕先生丙申年(1896年)所作,画作上题款:“鹭汀仁兄大人属。拟粥饭僧大意。时丙申十二月,昌硕吴俊卿。”上款“鹭汀”即洪尔振,曾任丹阳、溧阳知县,任苏州道员时在苏州筑有“鹤园”,名重一时。吴先生与洪鹭汀交往甚笃,经常酬诗往来。1916年鹭老与先生在上海一起参加“淞社”,玩赏诗文。1919年秋,洪鹭汀辞世,先生闻讯悲痛万分,作《挽洪鹭汀》诗以吊唁。
吴昌硕说自己“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但事实上他学画始于而立之年。五十岁后,其作品已呈现出“重、拙、大”的特点——用笔沉着有力,没有浮滑轻飘之意,是为重;自然却无斧凿之痕,稚气洋溢,天真一派,是为拙;气势磅礴,浑然大家,是为大。此幅作品即是其风格初现时期的作品。
吴昌硕最爱画梅花。历代以画梅著称的名家不胜枚举——王冕、陈宪章、金农、汪士慎均是个中高手,他们所画梅花各具特色,极尽梅花的清韵、艳丽、傲然、孤绝。吴昌硕画梅也自出机杼,他喜欢表现老梅,而且能将老梅的铮铮铁干与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唤春破冬的力量。他画梅少有全树,也不喜千枝万蕊,他捕捉梅枝特写,对环境的营造高度概括,用其雄强的笔力直逼梅花的性灵。
此帧梅石拟粥饭僧大意,“粥饭僧”即金农,其有号曰:“心出家庵粥饭僧”。金农的墨梅对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画面上营造“繁花如簇,繁枝密萼”的感受——正所谓“细看黑白分明甚,千万花须数不来”。梅为主,石为客,交相辉映。点点梅花,疏密有致;花枝以篆法写成,疏阔纵放,气势捭阖;花头圈勾,精细而怒张,有凌空欲离之感,花影横斜之境。
题识:鹭汀仁兄大人属。拟粥饭僧大意。时丙申十二月昌硕吴俊卿。


清 <wbr>吴昌硕《梅石图》

清 <wbr>吴昌硕《梅石图》

清 <wbr>吴昌硕《梅石图》

清 <wbr>吴昌硕《梅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