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坏人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

 靜若幽蘭 2016-01-06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世界都可划分为两个领域:私人领域与社会领域。社会领域中的恶,多是第一层面的。在中国,私人领域的恶,第一个层面的不少,而第二个层面的恶,则几乎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难以说自己清白。


私人领域,即指一个人的亲密关系领域,如亲子关系与情侣关系。社会领域,即指一个人的其他关系领域,如同事关系、社群关系、朋友关系。


两种恶都有同样的含义


真正的“坏人”,譬如刚刚毙命的连环杀手周克华,譬如疯狂砍杀女邻居的靖江县公安局副政委之子陆剑波,是严重缺乏整合能力的人。虽然在“我们”的眼里看来,他们是绝对的坏人,但在他们的眼里,他们仍是好人,而他们以外的整个世界都是坏人。


如此就可明白一点,“坏”的关键,是你对“我”与世界所构建的整体持有何等的态度,假若你整体上持有善的态度,那你即为善,假若整体上持有恶,那你即为恶。


所以说,一个人若将几乎整个世界都视为恶,而将自己视为善,那他势必是恶的。尽管他可能会身体力行实施善行,但他向恶行的转变非常容易发生。


再强调一下:“坏人”是缺乏整合善与恶、好与坏的能力的人。


或许你会说,我也是黑白分明、非敌即友,总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可我一直是个大好人啊,周围人也都这么看我,我对自己的认识,和周围人对我的认识是一致的。


Ok,那我就要推断,你身边极可能会有一个坏人,而这个坏人最可能的就是你的父母、你的伴侣或你的孩子。


超级好人身边总会有一个臭名卓著的坏人,他们这种外在的分裂,根本上是内在分裂的结果。超级好人割裂了自己的恶,将其压抑,但这份恶会在身边人的身上呈现出来。


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看到“坏人”拥有对“好人”作恶的力量,这是极其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在发挥作用。


3、 在这种恶的心理模式和关系中,我们会被置于何种处境?


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中,凶徒达比当着男主人公克莱德的面奸杀了克莱德的妻女,并对达比说:你不能反抗命运。


达比的话透露了他内心的逻辑:他这么做,是为了将自己的悲惨“命运”转嫁到克莱德身上。


可以推测,达比的童年一定是充满高强度的暴力,而对他施虐的,就是他最亲近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幼小的他不能反抗,最后这种无能为力化为一种可怕的人生哲学——这是我的“命运”。


他认命了,并认为弱肉强食就是这个世界的道理。他追求成为强者,但他柔弱的内在小孩不断呼唤,传递出达比不能承受的创痛。为了躲避这种伤痛,他将自己的伤痛转嫁给别人。这是他为何凌辱弱者。


面对这样的凶徒,若你认为自己无能为力,那么你要知道,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或者,很心理学的说法是,你是认同了他们所投射过来的他们自己身上早就有的无能为力。


所以,你要知道,疯狂砍杀女邻居的陆剑波,其实是一个满腹创痛的儿童。

看懂凶徒的心理,不难。


难的是,为何尤其在伴侣关系中,超级好人总会找坏人?


4、 坏人都是心理学家吗?他们利用什么机制让我们变得弱小甚至愚蠢?


坏人都是心理学家吗?这个问句隐含的意思仿佛是,坏人很强大,我们好人很弱小很无辜很受伤。


不过,很多时候的确像是如此。那么,为什么?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会过度压抑我们自己的恶。结果是,我们将一切攻击行为视为恶,最终连还击也被我们视为恶。我们难以做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并且,坏人在恶中得到锤炼,他们行恶的决心和手段的确会更强一些,我们需要洞察到这些。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与“恶”,或者更心理学的说法,与攻击性的关系如何。


5、 坏人对我们作“恶”,是因为我们自己长着一张容易被欺负的脸吗?


坏人行恶时,绝对是要进行选择的。有时是有意识的选择,有时是无意识的选择。


关键要看清楚的是,好人也在做选择!


无数人是表面上的好人,他们内心中其实隐藏着翻天倒海的愤怒与仇恨,这些阴暗的东西需要涌出。于是,这样的好人会无意识地选择与恶人相遇。


并且,内心中隐藏着的愤怒与仇恨越是浓烈,一个人就越容易表现得更好人。


结果,我们就看到,看起来特别善良的人,总是遇到特别狠毒的人,而且他们会成为最常交往的朋友,甚至成为伴侣。或者,前者养育出后者那样的儿女,也或者,后者养育出前者那样的儿女。


这样的好人会活得很压抑,他们很容易像可怕的坏人转变,譬如制造自家灭门案的北京大兴男子李磊,还有诸多恶行事件的主角。他们制造可怕的恶行后,周围人都会惊诧,这个人一直都是大好人啊,不可能是他干的吧?


6、 为什么有些坏人很有魅力?(我们为什么对坏人感兴趣?)


坏人的魅力来自两点。


第一,坏人活出了我们没有活出的部分。或者,用荣格的话来讲,坏人是好人的阴影。


譬如周克华,他是如此可怕的凶徒,但他明显成了偶像人物,网上表达对他的崇拜之情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不光周克华,天涯杂谈上还有几个帖子谈“新中国十大悍匪”,发帖者的文字和跟贴人的文字,都充满了对他们的景仰。


进化论的说法是,远古的时候,男人都是猎人,再近一些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一个男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常取决于他杀人的本领。所以,我们本能上对强大的杀戮者有崇拜。


心理学的说法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一分为二,善与恶相对峙,又相辅相成,它们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成立,健康的人,就是能将善与恶比较好整合的人。


假若你太压抑你的恶,那么坏人自然会吸引你,因他的坏,映照出了你自己内在的真实。


第二,相对而言,坏人不压抑。不压抑的话,这个人就容易灵活,他的情感表达很直接,他们提要求很容易,他们的身体语言也相对比较丰富。


譬如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他们是最严重的病人,对社会危害极大,但他们又是各类人格障碍中最有魅力的。他们的魅力,源自于不遵守任何规则,达到了一种可怕的自由。


7、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要保护自己,首先要理解自己。


譬如,一位来访者,她是个大好人,但她的几任丈夫与男友都暴力,本来不暴力的,和她交往后也会变的暴力起来。


咨询中发现,她的内心有这样一种逻辑:攻击性会让她羞愧,所以她压抑了自己的攻击性。


这种内在的逻辑,投射到外部世界,会让她激发丈夫的攻击性,这样先投射出了她压抑的愤怒。接着,她又可以将“你真可耻”这种羞愧感投射出去。


她很深地理解了自己的这种内心结构,尤其是抱持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产生的浓烈愤怒后,她与男人们的关系自动就发生了变化。


类似这样的心理,好人们多少都会有。他们需要适当向坏人学习,活出自己合理的攻击性来。


当然,最好的境界还是心理学家科胡特诗意的表达——“不含敌意的坚决”。即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自己不陷入到负性情绪中,同时又坚守自己的立场。


要很好地做到这种境界,在我看来,首先还是要很好地觉知到自己恶。


微博:weibo.com/wuzii

微信公众号:wzhxlx

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