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会越来越短,创新、并且是不断创新会成为常态。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餐饮业通过不断地使用这些互联网技术,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上不断有所创新。看看这家川菜馆如何玩转互联网!

你的餐厅多少时间更新一次菜品?
每次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大刀阔斧的调整?
我们家楼下的餐厅一年多的时间倒是换了三回菜单, 从火锅换到粤菜再换成现在的北京菜,到是换的很彻底......
川菜馆是中国数量最多的之一,我在苏州街吃过一家川菜馆,老板在北京有6家分店,天天排队,几乎每次去都会有新发现。人家是怎么做的?
老板天天带着人天南地北的吃,不光吃川菜,每到一个地方专门找排队的餐厅吃招牌菜,回来之后再进行改良开发。
老板现在开始玩时尚,在上地开一家互联网餐厅体验店。
作为传统餐饮人,他已经很厉害了,再加上一些互联网思维和数据分析只会更好玩,怎么做呢?
特简单,老板把菜单都省了,搞了个公共账号,搞预约制。
每周一公布下一周的菜单,只接待2-4人的用户,每天5桌霸王餐,怎么得到?
搞朋友圈砍价游戏,要求也不高,差不多10-20个人帮忙砍就能到0,如果砍成负数,还会有意外惊喜……
再加上优惠券等活动,火到爆.......餐厅从中午11点满座到晚上11点。
那么,新店的第一批用户是怎么得来的?
简单,其他店面每天都有进店客户,这些人都有可能是第一批用户。
老板的微信账号每天都会新增200多人,买单通过手机进行,这样就能区分开哪些是产生过消费的用户。

霸王餐也不是完全白吃的,吃完也要进行买单,象征性的1元钱,方便数据留存。
用户买完单可以填写问卷调查,填写完再在朋友圈发“霸王餐招募贴”还能获得意外惊喜……
霸王餐已经约到一个月之后了,有些人已经忍不住想要事先花钱品尝一下了。
一系列的组合下来,既能拿人试菜优化菜品了,又能制造人气,最重要的是测试了预约就餐的可行性。
花样可真多……
等到菜品反馈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二期测试,进而在当地所有门店进行投放了。
如果没有数据支持,你不可能知道促销活动的效果,也不可能知道新菜的受欢迎程度。
你一样在不断开发新菜品,但是你根本无法精确的追踪到新菜品的受众人群,最终只能盲目的上新。
成本,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积累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