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茶的礼仪与风俗

 何晓斌 2016-01-06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在茶艺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但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特别是在地域或民族之间,更是如此。


1、摆器示意

在西南、西北地区,当地多用盖碗饮茶。由于盖碗是由盖、碗、托三件组成的,所以当地也称之为“三炮台”,称喝盖碗茶为喝三炮台(茶)的。

品饮盖碗茶时,首先在用左手托住茶托,托上盛有冲沏好茶的盖碗,而右手则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钮,食指抵住盖面。一旦持盖后,即可用盖里朝向自己鼻端,先闻盖面茶香。尔后,持盖在碗面的茶汤面上,由里向外撇几下,目的在于使茶汤面上飘浮的茶叶下沉:同时,也有均匀茶汤的作用。如果此时品饮者觉得温热适口,则可将盖碗放回桌上,并将碗盖斜搁于碗口沿。它告诉侍者,茶汤温热适中。如果将碗盖斜搁于碗托一则,表明茶汤温度太高,冲水时要降低水温,待茶汤降温后再饮。如果将盖碗的纽向下,盖里朝天,表示我的茶碗里已经没水了,请赶快给我冲水。如果将盖碗的托、碗、盖分离,排成一行,它告诉侍者,或是茶不好,或是泡茶有问题,或者服务不周到。总之,一句话,有意见,请主管赶快出来,说明情况,作出回答。所以,一个有一定服务经验的侍者,一旦看到盖、碗、托分离成三,知道情况不妙,总会赶紧上前,听取意见,并好言相劝,说明情况,表示歉意!


2、茶三酒四

它表明的意思是品茶时,人不宜多,以二三人为宜;而喝酒则不然,人可以多一些。这是因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静,注重细细品啜,慢慢体会;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热烈的气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这也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明代屠本唆在《茗芨》中称:“饮茶以客少为贵o'明人陈继儒也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一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七、八个人在一起饮茶,环境繁杂,人心焕散,要做到静心品味,谈何容易,仅仅是喝茶解渴而已。而喝酒就不一样,人多,气氛显得热烈,猜拳行令,把壶劝酒,使喝酒的埸面显得更加热闹。

其次,茶与酒的属性不一样,因为茶性不宜广,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与水正常比例冲泡的茶水,通常续水也只有2—3次,茶味就淡了。如果人多,一壶之茶,后饮者只能喝到既淡薄,又无味的茶汤了。而酒则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由此可见,茶三酒四,其实它表达的是一样意思,说品茶,人不宜多:而相对品酒而言,喝酒的人,人可以许多一些,反而更有气氛。


3、叩桌行礼

人们在饮茶时,能经常看到冲泡者向客人奉茶、续水时,客人往往会端坐桌前,用右手中指和食指,缓慢而有节奏地曲指叩打桌面,以示行礼之举。在茶界,人们将这一动作俗称为“叩桌行礼”,或叫“曲膝下跪”,是下跪叩首之意。这一动作的寓意,还有一则动人的故事:史载,清代乾隆皇帝曾六次幸巡江南,四次到过杭州龙井茶区,还先后为龙井茶作过四首茶诗。相传,有一次,乾隆为私察民情,乔装打扮成一个伙计模样来到龙井茶区暗访。一天,正逢雨而避让路边小店歇息。店小二因忙于杂事又不识这位“客官”身份,便冲上一壶茶,提与乾隆,要他分茶给随从饮用。而此时,乾隆又不好暴露身份,便起身为随从斟茶。此举可吓坏了随从,皇帝给奴才分茶,那还了得!情急之下,奴才便以双指弯曲,以示“双腿下跪”;不断叩桌,表示“连连叩头”。此举传到民间,从此以后,民间饮茶者往往用双指叩桌,以示对主人亲自为大家泡茶的一种恭敬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这一寓意动作,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茶客也会用一个食指叩桌,表示我向你叩首;倘用除大姆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弯曲,连连叩桌,寓意我代表大家或全家向你叩首。这种情况,多在主人向你敬茶时运用。


4、以茶代酒

在中国民间,无论在饭席、宴请间,还有为朋友迎送叙谊时,凡遇有酒量小的宾客,或不胜饮酒的宾客,总会以茶代酒,以饮茶来代替喝酒。这种做法,不但无损礼节,反而有优礼相待之感,所以,在中国,此举随处可见。宋人杜来诗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为有梅花便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历史上,以饮茶代替喝酒,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据《尚书·酒浩》记述,商纣是个暴君,酗酒误事,朝政腐败,民皆恨之。周武王兴兵伐纣,执政后为整朝纲,严禁饮酒。人民为感谢武王治国有方,南方各地遂选最好的茶进贡给武王,如此一来,上至朝廷,下及百姓,纷纷以茶代酒。这一廉洁、勤俭的好传统,三千多年来,一直流传至今。其间,还不泛涌现出不少以茶代酒的轶事。据《三国志·吴志》记载: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280年)国君孙皓,原为乌程候,他每次宴请时,坐客每次至少饮酒七升,虽不完全喝进嘴里,也都要斟上并亮盏说干。而孙皓的手下有位博学多闻,深为孙皓器重的良才韦曜,酒量不过二升。最初,孙皓对他优礼相待,就暗中赐给韦曜茶水,以饮茶代替喝酒。这是因为茶自从被人发现利用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高尚圣洁的饮料。“茶圣”陆羽称茶为“精行俭德之人”。南宋诗人陆游《试茶》诗中明确表示,若要从茶和酒之间作出选择,宁要茶而不要酒。既然如此,那么,以茶代酒,也是一种高雅之举。


5、捂碗谢茶

在中国民间,凡有客进门,无须客人问话,主人总会冲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茶,面带笑容,恭敬地送到客人手里。至于客人饮与不饮,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种礼遇,一种“欢迎”的意思。它表示的本意,按中国人的习惯,当客人饮茶时,茶在杯中仅留下三分之一时,就得续水。此时,客人若不想再饮,或已经饮得差不多了,或不再饮茶想起身告辞,这时,客人总会平摊右手掌,手心向下,手背朝上,轻轻移动手臂,用手掌在茶杯(碗)之上捂一下。它的本意是:谢谢你,请不必再续水了!主人见此情景,也不用言传,已经意会,仃止续水。用这种方式,既有示意,又有感意,有时甚至比用语言去挑明,显得更有哲理,更富有人情味。


6、茶分三等

在中国饮茶史上,出现过按身份施茶的习俗。相传,浙江雁荡山,历史上是佛教参禅的好住处。东晋永和年间,这里就有佛门弟子三百,终年香火不断,朝山进香的施主和香客甚多。其时,产茶不多,很难满足用茶招待施客,要用上等茶招待更是困难。为此,雁荡寺院采用因人施茶的办法,并用暗语传话。凡有客人进院,若是达官贵人、大施主,负责接待的和尚就喊:“好茶、好茶!”于是端上来的就是一杯香茗上品;若是上等客人、小施主,就喊:“用茶、用茶!”则端上来的是一杯上好的茶;若是普通香客,就喊:“茶、茶!”那端上来的是一杯较普通的茶。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段刘罗锅刘墉与郑燮(郑板桥)的茶事叙述,这个故事的出处是郑板桥题词讥人。相传:有一次,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去某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如同一般俗客。为此,双方略施小礼后,方丈根据本寺院俗规,就淡淡地说了声:“坐”,又回头对小和尚说:“茶!”小和尚随即送上一杯普通茶;坐下后双方一经交谈,方丈感到此人谈吐不凡,颇有学问。于是引进厢房,说:“请坐!”回头又对小和尚说,.“敬茶!”这时小和尚送来一杯上好的香茗;尔后再经深谈,方知来者乃是“扬州八怪”之一的大书画家郑燮。随即请到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立即吩咐小和尚说:“敬香茶!”于是小和尚连忙奉上一杯极品珍茗。告别时,方丈一再恳求,请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氏略加思索,当即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

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一看,满面羞愧,从此以后,这个寺院看客施茶的习惯也就改了。不过,这种习俗,如今虽有淡化,但对一些特别尊贵的客人,或好友久别重逢,或小辈见长辈来到时,取出一包平时舍不得吃的极品茶,与其同享,这种情况,也是时有所见,它是出于一种待客的礼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