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和液体污物对石材的损害 水是使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万物之本,我们生活在一个水的环境里。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需要水,所有的植被需要水,我们生活在一个水的世界里。但是,过多的水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造成侵害,过多的雨水造成自然灾害,雨水也使岩体过快的风化。在我们讨论的建筑和石材领域里,水能使它们保持清洁,水也使它们受到损害,像风化、冻融、病变和污染等。 1,水对石材的直接侵害 我们周围又是哪些水会对石材形成危害?雨水,对石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和室外广场上,尤其是酸雨。酸雨会对安装在外墙上的石灰质石材的光泽和色泽产生严重的损害,时间久了甚至于也会对花岗岩的胶体物质产生侵害,使其变得疏松。在冬季由于雨水或雪水渗入石材内形成的冬融现象对石材产生的破坏也是很大的。地下水对石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地面石材上。如果建筑物地面基础部分防水处理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有做防水处理,那么地下水对石材的危害可能会是长期的,表现在石材上就是水斑、泛碱和其它病变等。我们会在机场的到达层和地铁站台等场合看到的石材出现水斑的现象,多数是环境潮湿的原因。还有安装用水,就是石材用水泥铺贴时水泥浆里的水分。石材铺贴时出现的水斑,主要就是安装用水渗出的现象。在春秋两季,如果基础混凝土相对干燥,铺贴水泥浆里的水分干燥时间大约需要3-5个周的时间。许多没有做过防护或防护处理没做好的石材铺贴后即出现透水和锈黄的原因就是水泥浆里水的作用。另外,生活用水,包括清洁地面用水、卫生间用水、暖气管道里的水等等,这些水对石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清洗地面时如果水清理的不及时,这些水会顺着板材之间的缝隙渗进去。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地面在清洗后一段时间内板缝四周都是湿的就是这个原因。 2,水与石材病变 水对石材产生危害的结果就是导致石材发生病变和损坏,使石材的装饰性和使用性打了折扣。由于石材的毛细现象,水将地面上或水泥里的一些可溶性物质输送到石材的空隙中,然后吸潮涨裂致使大理石疏松或爆洞,花岗石变色或出现水斑。一些具有明显沉积特征的大理石由于吸水或吸潮,致使材质膨胀,沿着缝合线会出现爆裂或疏松。水还使花岗石内的铁质进一步的氧化,致使锈斑出现。水还使大理石地面吸潮泛碱,致使石材表面光泽受到影响。 3,水与石材污染 对石材产生污染的物质称为污物,而污物的形态又分为固态和液态。固态污物对具有非光泽的石材表面产生污染程度要明显严重于光泽表面的石材。但对于液态污物来讲,由于石材的毛细作用,无论光泽和非光泽石材,这些液体污物都会不同程度的渗入石材内形成难以清除的污染,而这些液体污物的主要载体就是水。 4,石材的吸水机理 石材具有天然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及不同程度的吸水率,这是石材的一个天然特点,而水又是石材产生病变和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石材的吸水机理和吸水规律及形式,防止或控制石材吸收过多的水分就成为做好石材保护的关键。 石材晶体或颗粒之间有着微小的缝隙,我们把它称着石材的微孔。石材由于本身存在着微孔和细小的间隙因而有着天然的透气性。保持石材自然的透气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结构和质地石材的微孔大小是不同的,石材透气性的高低通常也是由这些微孔的大小来决定的。使石材的这些微孔的保持畅通,石材底部的湿气才会挥发出来,石材在潮湿的环境中出现问题的机率就会比较少。但是,正是石材这些微孔产生的毛细作用,使石材有着不同的吸水率和吸水量。石材的吸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石材的这种吸水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实际上,石材除了通过这种毛细现象吸收水分之外,还能够通过冷凝现象来吸收空气中气态水分。我们这里讲的冷凝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温度降低而液化。在常温下,如果我们周围环境里的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降低会使空气里的这些湿气凝结在石材的表面上,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酒店的窗户下面那些石材是湿的。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降温越快,这种冷凝现象就越明显。除此之外,石材的吸潮现象也是石材吸收水分的一种主要方式。这是因为有些石材的微孔里不同程度的伴生着一些可溶性的盐,这些盐分具有程度不同的吸湿性。也就是说,石材的吸潮程度是由这些盐分的化学性质、盐分的含量以及周围空气中的湿度所决定的。那么,石材里的这些盐分又是从哪里来的?其一,石材的一些活泼矿物成分和空气里的一些带有阳离子的气体形成的化合物;其二,石材打磨切割加工使用的水;其三,有些石材在安装前后经过了化学清洗,这些外来的化合物残留在石材里;其四,石材使用水泥铺贴,水泥中的游离盐通过水进入石材的微孔里。 通过以上对石材吸水和吸潮机理及石材环境周围的水进行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石材的吸水现象是自然的,石材遇到水也是难免的,因此,我们唯一要做好的工作是减少或控制石材的吸水率,防止和减少水对石材形成危害。 第二节 石材防护剂及防护机理 1,石材防护处理的意义 石材作为一种具有建筑和装饰双重功能的建筑材料已经被我们应用和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今评价一座建筑或装修的档次高低,石材用量的多少和效果已成为主要标志。要保持和延续石材这种美好的装饰效果,充分展现石材的自然色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对石材进行有效的防护处理非常重要。 对石材的防护要做到有效,如何的选择和使用防护材料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有效的产品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谈得上具有真正意义的石材保护,因而更能使设计师和业主使用石材的意图得到完美表达和持久体现。 现有的史料记载了我们先人很早就使用和尝试了一些材料来对石材进行防护处理。石材是一种记录和延续历史的最好载体,在欧洲、在埃及、在中国我们都会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利用石料和岩体建制的庙宇和佛像等。在当今的文明社会和科学时代,大量的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单体使用了大量的石材和诸多的品种,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美的表达。但我们过多和频繁的活动及复杂的环境会也使某个建筑单体中个别或整体石材过早地损坏,而石材是一种可换性极差的材料。因此,无论是早前人们使用树脂或腊或当今各种有机材料用于石材保护,都是在探求合理的材料和方法用于石材保护,防止石材过早地风化或损坏,以使石材更长久的保持它的自然色彩或长久的保留它的文化承载。 2,石材防护剂的定义和意义 给石材防护剂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对于我们研究和选择石材防护剂具有重要意义。石材防护剂就是“主体成分能够与天然石材有机结合、对石材的外观没有明显改变、有效地降低石材的吸水率、明显的提高石材的抗污性能、效果在酸碱条件下相对稳定的溶液”。从以上定义可看出,石材防护剂的作用就是要有效地降低石材吸水率、明显提高石材的抗污染能力。这两个功能标志对于长久保持和体现石材的装饰效果防止病变和风化、降低繁杂的日常保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防护剂的质量标志在定义中的也充分体现:主体成分与石材有机结合;效果在酸碱条件下相对稳定。这几个规定的意义在于强调了石材防护剂要有长久和稳定的使用效果。 3,石材防护剂的防护机理 石材表面上的水和液体污物会渗入石材,石材背面也存在潮湿的可能性。因此,探讨如何使石材既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又能避免水和其它液体渗入石材内,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突破。 自19世纪中期法国两位化学家合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有机硅化合物开始,人类利用有机硅化合物有了新的开始。在这之前,人们利用硅的形式只限于自然中存在的硅的转化物,像陶瓷、玻璃、水泥等无机硅化合物。进入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有机硅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经过改性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硅聚合物相继推出。也就是自此开始,人们开始把有机硅聚合物特有的疏水性能引入到对建材的防水保护方面来。 有机硅聚合物之所以成为一种理想的防水材料,得益于它特殊的分子结构。这些直链网状结构或环状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低表面张力、小分子结构和良好的憎水性。 对于石材来讲,对其进行防护处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涂刷一种无色、非成膜的具有浸透能力的液体材料来保护暴露在外的石材表面或内在组织免受潮湿和其它液体产生的损害。在前面部分我讨论了石材的吸水机理和水分对石材产生的危害,显然,防水处理必然成为使石材免受水分损害和减少污染的最好方法。所以石材的防护材料应达到这样几个要求:它能使石材的吸水量明显减少,最大程度的保持基材的透气性,深层渗透,耐酸碱,耐紫外线,对人们无健康危害。一些有机硅聚合物材料完全能够满足以上要求,与腊、丙烯酸树脂等成模性涂料不同,这些有机硅材料不会堵塞和封闭石材表面的毛孔,而仅仅是在石材毛孔壁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膜,而整个毛孔还是畅通的。这样,一方面石材表面上形成的防护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它使水无法铺展开湿润石材。另一方面,液态的水也无法通过已形成防护层的毛细孔渗入石材内,这是因为作为有极性的水已无法与非极性的憎水层吸附,尽管相互接触。由此,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尽管石材遇到了水,但是已看不到被水湿润的现象了。除此之外,完全固化后的有机硅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上与天然石英极为相似,因此这种防水剂中的活性物与花岗石有着很好的亲和力,从而使得防护效果表现出异常的耐久性。所以我们说有机硅防护剂对石材形成的保护是目前为止最科学最完美的,如今将氟化物与有机硅聚合物的嫁接,又弥补了有机硅防护剂防油防污性能差的缺陷,使其更加完美。
图, a、b、c是三种不同的石材防护方式。a种防护方法保持了石材的透气性;b种防护方法填堵了石材的微孔;c种防护方法封闭了石材的微孔。 第三节 石材防护剂的分类 1,石材防护剂的主体和活性成分 石材防护和防护剂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于石材也经过了较长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当今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创新的时代,几乎所有能够引用的技术和材料都有在其中体现。简单的讲,各种石材防护剂主要成分可分两部分,其一为活性物,即在石材防护剂中发挥功能性作用的组成物质。其二为溶剂,也称为为分散剂。它的作用是将活性物溶解其中,然后再起一个媒介的作用,把活性物送入石材内部,使其能够与石材结合,形成渗透性保护。 毫无疑问,在石材防护剂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这些活性物。事实证明,有机硅聚合物是一种理想的和成熟的石材防护材料,它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憎水性、性能稳定、耐化学性能较好、分子尺寸和结构理想、能与石材形成有机结合,而且还会保持石材的透气性。现在市面上的石材防护剂大多数品种都是以有机硅聚合物为主体活性成分,如果这些活性成分的配方结构上科学合理的话,形成的防护剂应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防水性较好,效果稳定,渗透性较好,与石材有机结合(化学结合),不会改变石材的外观和透气性。当然,由于防护剂的配方组成涉及技术和成本等众多因素,各厂家各品种的防护剂在性能质量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内在质量指标,如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基于人们对石材防护剂性能更高的要求,有机硅聚合物作为石材防护剂的主体材料选择使用也存在着美中不足,其缺点表现在防油性能较差。随着氟化学和氟材料技术的渐渐成熟,有机氟聚合物也被引用于石材防护领域,它出色的抗油和抗污染性能及耐化学性使石材防护剂的性能相对趋于完美。由此,我们可以通过确认石材防护剂的活性物成分来区分产品的防护功能:有机硅防护产品的防水性较好,有机氟防护产品的防污性能较好,有机氟硅防护剂的防水、防污综合性能较好。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含有有机硅和有机氟成分的石材防护剂的性能是相同的,它与具体使用材料的性能及厂家的工艺配方有较大的关系。 2,石材防护剂的分类 1),石材防护剂按其防护功能和目的可分为防水剂、防污剂两大类。防水剂,就是能够对石材能够提供防水保护,防止石材受到水的损害的液体材料。防污剂,就是能够防止石材受到水和其它液体污物(像果汁、食油、机油、染料等)的损害和污染的液体材料。 2),石材防护剂按其活性物(主要有效成分)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类防护剂、有机硅聚合物类防护剂、有机氟硅类防护剂和丙烯酸类防护剂。 目前市场上的硅酸盐类防护剂主要是以钾基或钠基硅酸盐溶液为有效成分的水基稀释物,这是一种应用历史最早的防水剂。它的作用机理就是涂刷在石材表面后其活性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潮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憎水性的硅醇。但是,这些硅醇仅仅是覆盖在石材表面,是物理结合,依靠这层薄薄的硅醇膜来起到防水作用。同时,我们还从其过程和结构中的看到,在碱性条件下硅醇的形成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在碱性条件下这种具有防水作用的硅醇又降解为可溶性的硅酸盐,从而使其防水性丧失。另外,它不仅耐碱性差,耐酸性和耐候行也差,而且它是强碱性物质,对石材存在潜在隐患,所以我们要慎用这类产品。 有机硅聚合物类防护剂,是由有机硅聚合物配制的防护材料。它的防护机理是涂刷在石材表层上的这些有机硅活性物在毛细作用下进入石材内部,在潮气的作用下生成羟基团,这些羟基团与石材中矿物体的羟基之间重新进行化学结合,从而在石材晶体上形成牢固的网状结构斥水膜层。由于这些有机聚合物特有的物理和化学品性,它们渗入石材空隙内壁后会形成非极性的保护膜,阻止了被水湿润的可能,而且因为它们有特殊的结构,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也防止水泥基层里的碱分向外渗透和侵蚀。因此,这类防护剂具防水性好、渗透性强、耐酸碱、防护效果持久、处理后的石材保持透气性、不改变石材表面色彩等这样一些优点。所以它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好,最科学最成熟的一类石材防护剂。 有机氟硅类防护剂,就是利用有机氟聚合物特有的低表面能特性,使一般液体(无论是亲水的还是疏水的)无法在被处理过的石材表面上铺展浸润,从而起到防水、防油、防污的作用。这种防护产品既有好的防水能力,又有较强的防油能力,通常也做石材防污剂。由于成本等原因,通常这类防护剂主要应用于一些容易受到严重污染的场合,如停车场、医院、餐厅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场合。当然,它在一些吸水率较高的石材上和潮湿的环境中的效果也是突出的。
3),石材防护剂按所使用的稀释剂可分为溶剂型石材防护剂和水溶型石材防护两大类。 溶剂型石材防护剂,就是以有机氟硅聚合物为活性物,以一些石油溶剂或其它化学溶剂作载体配制的石材保护材料。由于这些活性物分子量小,溶剂的溶解性和渗透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这类防护剂也称为渗透防护剂,在欧洲也称为浸渍剂。溶剂型防护剂也叫油性防护剂。溶剂型防护剂最大的优点在于溶剂与原始的活化剂直接匹配,它不会也不需要改变这些聚合物的一些形态和性能,最能体现这些聚合物在防水性能上的优势。另外,这些溶剂能够最大化满足防护剂渗透性方面的要求,也使得防护剂具有重涂性。但是,由于这些溶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易燃性,也给防护剂的储运增加了一些限制。 水溶型石材防护,以水为溶剂配制的石材保护材料。按添加活化剂的不同,又分为硅酸盐类和有机氟硅乳液类防护剂。硅酸盐类防护在前面部分已做过描述,也存在许多缺点,故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典型的去研究,这里只对聚合物乳液类防护剂作些说明。乳化技术使人们对树脂类涂料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环保方面的要求对有机溶剂进行了限制。乳液类防护剂就是将油性的有机聚合物防水活化剂事先进行乳化,再与水相配合得到的防水溶液。它的优点在于使一些性能较好聚合物防水材料应用在水系产品体系里,因而更能够满足人们对环保方面的愿望。缺点就是由于使用乳化剂影响了活化剂原有的一些性能从而降低了防水能力,而且水的助渗作用远没有一些化学溶剂好。另外,现有的乳化技术对如何保持防水效果的稳定性还存在问题。同时,水溶型防护剂没有重涂性,这也是一个天生的缺陷。 另外,水溶性防护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处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使用环境制约,在一些已经营业中的酒店和住宅使用防护剂时,处于环保和安全考虑,要尽量使用水溶性的防护剂。当然,在选择水溶性防护剂时一定要满足防护性能上的要求,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要对石材进行保护。 第四节 石材防护剂的质量评价 1,石材防护剂的质量指标 1),防护剂的产品标示 一种好的防护剂产品除了要有突出的性能之外,它是否有完整、真实的有关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标示也非常重要,它能使你及时的了解这款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了解产品成分组成等信息,你还能对产品的性能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当然,前提是这些产品信息是真实的。另外,仔细观察和分析产品标识,你还会判断这款产品是否是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厂家的诚信状况,因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投机的成分存在。 2),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 这是表达石材防护剂性能的一个基本指标,它表示石材防护剂的防水能力,说明石材防护剂涂刷在石材上后使石材吸水率变化的程度,通常用防水性表示。防水性=(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防护后石材的吸水率)/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x100%。这个指标越高,说明防护剂的防水性能越好。从现有的材料和技术上看,防水性指标在95%-80%应该是比较好的了。当然,由于石材是透气性材料,而且石材的结构密度差异较大,要做到防水性是百分之百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同一种防护剂涂刷在不同的石材上,其防水性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3),石材防护剂的耐碱性 这是表达石材防护剂内在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它表示防护剂涂刷到石材上后,能够抵御碱性物质破坏的能力,也就是石材防护剂的效果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程度,通常用耐碱性表示。耐碱性=(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防护后石材在碱性溶液里的吸水率)/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x100%。这个指标越高,与防水性差异越少,说明防护剂的耐碱性能越好。由于有机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是不同的,而且石材湿铺后水泥所表现出来的强碱性是长期的,所以这个指标成为选择地面石材防护剂的重要标志。石材防护剂的耐碱性指标越高,与指标防水性之间的差异越小,说明防护剂的性能在碱性条件下越稳定,防护效果越好,效果保持越长久。 4),石材防护剂的耐酸性 这是表达石材防护剂内在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它表示防护剂涂刷到石材上后,能够抵御酸性物质破坏的能力,通常用耐酸性表示。耐酸性=(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防护后石材在酸性溶液里的吸水率)/防护前石材的吸水率x100%。这个指标越高,与防水性差异越少,说明防护剂的耐酸性能越好。由于聚合物防水材料在酸性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是不同的,而且石材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面时酸雨的危害是长期的,清洗施工时使用的清洗剂多数也呈强酸性,所以这个指标成为选则外墙石材防护剂的重要标志。石材防水性越高,与耐酸性指标之间的差异越小,说明防护剂的性能在酸性条件下越稳定,防护效果越好,效果保持越长久。 5),石材防护剂的渗透性 这是表达石材防护剂内在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它表示防护剂涂刷在石材上,活性物浸入石材表层的能力。检测这个指标很直观,就是将防护剂在要处理的石材表面上涂刷两遍,24小时后将石材敲断,将断面放在水里蘸,表层没有变色的深度就是防护剂在这种石材上的渗透性。这个指标越高,说明防护剂的渗透能力越好,防护层耐磨损耐擦洗的能力越好,效果越长久。防护剂中活性物的含量越高,涂刷遍数越多,则表现出来的渗透性越强。相对来讲,水溶性防护剂的渗透性会差些。这个指标对于检验石材防护剂效果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6),石材防护剂的防污性 石材防护剂的防污性是其防水性的外延,这个指标表达了石材防护剂除了防水性之外还具有的防止石材受到其它液体污染的能力。这个指标在测试上通常用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液体污染物滴试,像墨水、机油、植物油、染料、咖啡和果汁等。将污物滴涂在做过防污处理的石材上,8小时或24小时后擦净这些污物,然后察看这些污物是否留下渗透性痕迹,看不到痕迹或痕迹轻微,说明这防护剂具有相应的防污能力。测试用的液体污物通常相关标准都有规定,或事先约定。
石材防护剂的环保性,是评价石材防护剂对人类或环境是否有危害或危害的程度。由于防护剂的组成涉及多种化工材料,因此它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也是用户较为关切的一个重要方面。防护剂的环保性,以当前的标准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指标:苯,甲苯合二甲苯以及TVOC含量。这些指标通常可以向防护剂供应商索取或进行检测。 2,石材防护剂的产品评价和质量分析 1),完整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 对于石材防护剂的用户来讲得到一份石材防护剂商家或指定检测机构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是必要的。这份检测报告应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检测报告权威性是指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因为能做这类检测的部门很多,但因其专业性和熟练性,往往同一项目的检测会有差异较大的结果。检测报告的完整性是指石材防护剂产品检测的项目和指标要尽量完整,如果仅做一个防水性项目检测,那么对于分析和判断石材防护剂的综合性能和质量没有什么意义。实践证明,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耐酸性和耐碱性的检测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将这三个指标一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报告的有效性是指防护剂送检样品的有效性和检测报告的时效性。送检样品是厂家送检还是用户抽检,都要有相关说明。由于相关产品标准会不断地更新和完整,厂家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不确定因素,防护剂产品检测报告的时效性和及时性也值得关注。 2),石材防护剂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 得到一份相对完整有效的石材防护产品检测报告,结合在具体石材品种上试用结果做综合判断分析对确保石材防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试用时要重点关注这样几个项目:变色---防护剂是否使石材颜色明显改变?浸泡---在清水或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看石材是否有湿润?渗透性---将试样敲断看防护剂的渗透性。 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要结合防护剂的耐酸性、耐碱性一起来分析判断才会有意义,否则单以防水性指标高低来断定石材防护剂的质量好坏是不正确的和片面的。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指标越高,耐酸性和耐碱性指标与之相同或接近,说明防护剂的稳定性越好,在酸碱环境中效果保持会长久。否则尽管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指标较高,耐酸性和耐碱性指标较低或相差较大,那么实际应用时这种石材防护的效果就会有问题。举例来说,如果一种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是70%,它的耐碱性是40%,耐酸性是40%,在石材用水泥铺装的情况下,那么唯一有实用价值的防护剂指标就是这个耐碱性40%了而不是防水性70%,也就是说这种条件下防护剂的防水性是40%而不是70%。这个例子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因此,仅仅以石材防护剂的防水性或试用时水滴效果或在清水中浸泡来断定防护剂的质量优劣是错误的。实验和实践证明,碱性物质对石材防护剂效果的破坏性是最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现象,在防护性能选择上,在铺装材料上,在铺装方法上,在现场地面或墙面湿度的控制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使石材防护在整个石材应用这个大系统中不出问题。我们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工程中使用了水性的石材防护剂,选样的时候表现出较好的时候憎水性,但石材铺装到地面上,石材很快出现了透水现象,或者石材挂装到墙面上,不到一年的时间防护效果就消失了。这些现象说明了这种以钾基或钠基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性石材防护剂耐酸耐碱和耐候性较差。 关于石材防护剂的环保性,以防护剂的载体是水还是溶剂为依据来断定也是偏面的。我们只能说水是最环保的,我们使用石材防护剂的目的是要在石材上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的防护剂研发和生产环节也在追求效果和环保的完美统一。实际上,市场上多数油性防护剂的有害物质含量都在国家标准限量之内甚至不含有这些标准限制的物质。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效果上去考虑,一方面要具体分析防护剂的成分和性能。 第五节石材防护剂的选择和使用 1,选择石材防护剂原则 了解和分析石材防护剂的质量指标对于选择一款质量好性能稳定的防护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种类和性能选择适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石材防护剂与石材品种的适用性。这是指选择石材防护剂时要注意防护剂与石材的品种、自然属性和结构以及加工工艺相适应。大理石、石灰石、花岗石和砂岩等不同质地的石材与防护剂活性成分的亲和力有差异,亲和力越好,能形成有机结合,防护效果才会持久。另外,防护剂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结构,对于不同结构的石材和疏松程度不同的石材其防护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防护剂选择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石材品种和自然属性及结构。防护剂的生产厂家多有针对不同石材特点的防护剂品种和型号。 石材防护剂与石材应用环境的适用性。这是指选择石材防护剂时要考虑石材的具体使用环境,石材是用在室内还是室外,是在墙面还是地面;是居室还是公众场所,是洁净场所还是易受污染场所。这些条件明确后再有针对性地去选择防护剂。例如,洁净场所的石材可选择普通的防水剂,易受污染的场所可选择防污剂;室外石材要选择耐候性好和渗透性强的防护剂。 石材防护剂与石材安装方法的适用性。这是指选择石材防护剂时要考虑防护剂的性能要与石材的安装方法相适应,石材是挂装还是湿贴,粘材是水泥还是胶泥。例如,用水泥粘贴的石材选择防护剂时一定要注意涂刷在石材背面时是否会影响水泥的粘合力,常规的石材防护材料涂刷在石材背面都会降低水泥浆与石材的粘接力,甚至导致铺贴空鼓。 石材防护剂与具体防护目的适用性。这是指选择石材防护剂时要按石材防护的意图和目的去选择。涂刷石材防护的目的是防水还是防污,是抗风化还是易清洁,明确了防护的目的和意图,可直接与石材防护剂的性能和特点去比较选择了。 2,石材防护剂的使用 了解了石材防护剂的防护机理、懂得了如何比较分析防护剂的质量、掌握了选择防护剂的原则,然后就是要通过使用正确的方法将防护剂使用于石材上已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 1),石材防护剂使用的基本形式 石材防护剂的使用形式按使用的工具分为涂刷、滚涂和喷涂。涂刷就是使用毛刷将防护剂液体涂刷于石材上。滚涂就是使用涂料毛滚将防护剂液体施涂于石材表面,但这种方法和工具仅限于平整的石材表面。喷涂就是使用压力液喷工具(喷壶、喷枪等)将防护剂液体均匀的喷施于石材表面。 石材防护剂按石材作业面分为表面防护、五面防护和六面防护。表面防护,就是将石材防护剂施涂于石材外表面。五面防护,就是将石材防护剂施涂于石材的外表面和四个侧面,干挂石材或湿贴石材一般适用这种形式。六面防护,就是将石材防护剂施涂于石材的外表面、背面和四个侧面,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湿铺石材或潮湿环境下石材的防护处理。 石材防护剂按处理时机分预先防护和事后防护。石材的预先防护,是指石材在没有安装前先对石材进行防护处理。石材的事后防护,是指石材在安装后再对石材进行防护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对石材的防护处理最好采用事先防护处理,无论在防护效果还是施工成本上,事先防护都优先于事后防护处理。 2),石材防护剂使用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明确了石材防护处理的基本形式后,就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和通过合理的过程将石材防护剂施涂于石材表面上。这些基本方法和过程如下: A, 对石材进行预先防护处理时,要先将板材上的灰尘、污物和锈迹等清理干净。 B,对已经安装或铺装好了的石材进行防护处理时,要先将石材表面上的灰尘、胶迹、污物和锈迹等清理干净,有缺陷的石材要先做修补处理。 C,将要防护处理的板材尽量干燥。 D,将要预先防护处理的板材平置摆放依次涂刷。 E,对需要六面防护处理的板材按先背面后正面的循序涂刷。 F,对已安装的立面石材按由上之下的循序涂刷。 G,按产品要求或施工要求或石材特点对石材涂刷防护剂一遍或两遍或三遍。 3),石材防护剂使用时注意事项 A,避免在烈日下涂刷石材防护剂。 B,板材涂刷防护剂时,要及时察看板面。如果最后一遍1小时后 板面还有防护剂残留,要尽快擦拭干净。 C,板材涂刷防护剂后尽量平放干燥,但要避免在太阳下暴晒,48 小时内要防止雨水淋湿。 D,石材涂刷防护剂后要经过足够的养护时间才能铺装。 E,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使用防护剂一定要注意板材的干燥 程度和养护时间。10度以下的气温时,防护剂的养护时间至少要超过7天。 F,幕墙上涂刷防护剂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护剂涂刷三天之内要避免雨 水淋湿。 G,施工场所要通风良好,尤其室内施工时。 H, 施工现场涂刷溶剂型防护剂一定要注意防火,因为现场交叉作业存在许 多的安全隐患。 3,石材翻新和保养时的石材防护 石材翻新打磨时要用许多的水,这些水会沿着拼缝渗入石材内,导致出现湿缝、板材变色、水斑、泛碱和泛黄等现象。有些石材事先做过防护处理,但由于防护剂的渗透层过浅或其它质量原因,这些事先做的防护效果会失效。另一个方面,如果板材表层湿度过大,在抛光或结晶时也会降低出光效果。所以在石材翻新抛光和结晶保养时对石材进行再防护处理是必要。
试用和正式涂刷石材防护剂时对石材防护效果有一个快速、简单、有效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效果的评价与事先对防护剂性能的综合分析对于确保防护项目整体的达标是一个系统保证。 一块石材或一批石材做完防护处理后,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我们就可以对其作一个效果评价,可简要地归结以下方法: 一看,看防护后板材的憎水性(水珠效果),看防护后板材颜色的变化,看防护后板材光泽的变化。 二泡,将防护后的板材放在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浸泡。 三敲,将防护后的板材敲断蘸水,通过断面看防护剂的渗透性。 四污,将防护后的板材表面涂污测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