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等到高考当前才去悔悟,不要等到孩子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去改变。因为时间总是过去的,在我看来如此;如果不去做,我的后尘依旧如此。——题记 我是个失败的家长,耽误了孩子一生 我得承认我是个失败的家长,所以只存在教训。虽然从来都是要强,但是在孩子高中生涯我是不尽责的。我觉得我自己的失误,也放纵了孩子的三年,导致于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孩子在高考中完败,自己关着门睡了三天,而我也哭了很久很久,于是我在反思自己的失职。 在高中这三年,只关乎到孩子的生活问题,觉得学习的东西完全就是孩子和老师的事情,我不该过问。在孩子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我完全不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直到高三面临高考才参与进来,发现孩子在高一高二这两年的学习中存在很重大的问题。 虽然说学业是孩子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如何父母也能有所了解,及时在孩子出现状况时,做出提醒或者帮助调整,这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出于父母的自责,有些时候都在看和学习经验文章,提升自己的觉悟性,不过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虽然再反思什么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至少能警醒其他家长,挽救其他的羔羊。所以啰里啰嗦地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希望能引起一些深思和讨论。 高一知识点多,孩子要掌握自己适应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其实每一学年,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对待方式。因为在各学年知识分布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孩子的状态表现出来也是不尽相同的。简单来说,会出现这些情况: 高一,知识点多。很多知识都是刚刚起步,要学习要知道的知识点非常之多,而且这也是刚出门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受。非常忙碌,要学的东西多要做的题目多。高一也是适应期,是孩子适应学校,适应老师,适应各种学习环境的时候,简单说就是磨合期。 在这个阶段里,会有一些孩子感觉学习比初中吃力许多,但是初中表现情况好的孩子在这里也会出现相同的状况,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优势。这也就为何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初中成绩很好,一到高中就感觉不行,感觉跟不上节奏呢? 高一掌握自己适应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沉浸自己初中的学习方法中固守尘埃,要学会调整。适应调整,这是核心关键词。是我们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或许有家长会说,既然高一有很多孩子吃亏在不适应上,那么高一应该会让孩子们拉开距离了吧? 其实不然,高一的时候真的是差别不大。想想,知识点那么多,学科压力也很大,很多人刚进入高一,还存在着新鲜劲和学习的动力,虽然有些吃力,但是依旧在力挺。所以真正的说,这一年只不过有些人表现的吃力些,有些人轻松些,但是差别真心不大。 高二才是磨练人的开始,两极分化呈现 进入高二,这才是磨练人的开始。前面说过,高中前两年基本上要上完三年的课程,在高二这个节骨点上,学习压力依旧很大,再加上进入高中各学科课程的渐进期,也就是说后半部分。知识难度依旧不像进入高中那个时候,高二知识的重点难点就相当多的。 再加上进入高二之后,很多孩子表现出学习上的冷淡和松懈,也就是说进入疲倦期。在学科知识重,重难点多的情况下,只要有轻微的松懈,那掉队可不是平常的节奏。更何况,在高一学习方法和环境磨合期过后,真正磨合的怎么样,本年度就要开始体现出来。 对知识点把握快,对老师讲解理解快的同学,此时就要彰显优势。高二的孩子就要开始进行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秀的,会坚持着优秀,学习成绩不够好的,此时如果还没有进行调整的话,只能是下滑、下滑、再下滑。出现两极分化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 高三是考学生、考家长的一年 高三是考学生,考家长的一年。高三考点多,大家也都是奔着最后的高考而去,目的是相当的明确。前面说过,高三要把自己的知识形成知识网。在高三三轮复习及九月起点考、二调、四调及各种调考模拟考的轮轮攻击之下,此时还没有形成系统知识网的话,那就有点可怕。 在一次次的考试和模拟中,老师会把高考考点融会贯通进去,让大家在实战中巩固和掌握。三年学习中的考点都会汇聚到这一年,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只有系统化知识点才能不会忘记,不然的话,复习后面的忘记前面的,复习前面的,忘记后面的。 经过高二一年的沉沦,两级分化之后,高三在考试的考验下,真可谓是上天入地的感觉,有些孩子在高中进校时表现差不多,但是到了此时是天上地下的差别。这自然与前面两年的学习是分不开的。高三能不能逆袭,我觉得还是能,但是还要看你底子如何,恒心有多大? 不然你凭什么跟人家来拼呢?就凭你说的一两句打气的话?那是自然不够的,底子还是可以恒心确足,逆袭高三的可能性是非常大。不要放弃,不到最后一刻,你虽然可能赢不了你们当初进校相当的同学,但是至少你可以逆袭你的过去和曾经,那也是进步。 保持好精力,有足够学习动机和目标,这是第一步 至于在走好高中三年的行程中,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这是父母要时刻关注的,也是所有家长应该重视的。在我遇到的家长或者孩子问题中,总会问到这样的问题: 可能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而学?周恩来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然在当前来看,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极之又少的人还有这种观念。更多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胜,进入好大学,为将来找个好工作做铺垫。这应该基本上是所有人的目的所在。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找个好工作作为终极目标,似乎没有太大的概念,现在很多孩子衣食无忧,好工作并不是迫在眉睫的,部分孩子是没有那种紧张感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提倡孩子利用寒暑假提前进入社会感受一下工作的压力,一个是让孩子吃苦变得坚强,一个是让孩子提前感受社会压力,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时间说长似乎不长,但是说短似乎也不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动机,很多人是在消沉中度过,等到高三当前,甚至是高考当前的时候,才突然醒悟,我要考个好大学,那个时候似乎有点晚了?保持好精力,有足够学习动机和目标,这是第一步。 在孩子高中三年中,父母要做的是陪孩子、督促孩子走好每一步,在出现状况时及时的帮助孩子调整,甚至有些时候帮孩子参考和选择一些道路 高中三年不是只有进校,和高三高考一年,它是一个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老师和父母都充当着必要的因素,谁都是缺一不可的。 很多妈妈在孩子进入高中之后,选择了全职,来照顾孩子起居生活。这种选择很多人觉得是不必要的,我觉得根据自己家庭来做选择。只要你能做到陪伴,其实全职否,并不重要,因为陪伴不是让你分分秒秒死盯着,那样谁都会反感的。 陪伴不是陪着生活,我更看重的是陪伴学习。生活的东西谁都能做到,但是这些方面的促进却是其他人所做不了的。如果遇着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那么更加的体现父母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