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人绝句鉴赏之五

 山爷wzs0718 2016-01-07


宋人绝句鉴赏之五

陈友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第四名进士,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节度判官公事、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知县。舒州(州治在今安徽潜山县城)通判、江南东路(在今江浙一带)刑狱。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初,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逝于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对诗歌创作用力甚勤,现存诗约1600首。杨蟠说他“于诗尤极其工,虽婴以万务,而未尝忘之”(见毋逢辰大德本序引)。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河北民》、《白沟行》《登飞来峰》、《泊船瓜洲》、《梅花》、《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商鞅》、《元日、《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金陵怀古四首》《郊行》等。

  王安石散文主张“以实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其政论文直接为变法服务,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如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以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体现出犀利透辟、反复剖白、深中肯棨等特色。其书札文,议政论学居多,长于说理而感情色彩不浓,如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答曾子固书》。但其哀祭文则与之相反,感情浓郁、真挚、深沉,如《祭欧阳文忠公文》、《祭王回深甫文》等。姚鼐曾说祭悼之文“后世唯退之(韩愈字)介甫而已”(《古文辞类纂·序目》)。其记叙体散文不多,但立意深远,卓有度识,不专主叙事,而在于借题发挥,因事明理,如《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等。

  王安石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其代表作有《桂枝香·金陵怀古》、《浣溪沙》、《南乡子》、《渔家傲》、《菩萨蛮》、《千秋岁引》等。其《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总的来说,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如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亦如此。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0160101_001

  古人有一些登览诗,它的主旨并不在登览的本身,而在于从中领悟出某种人生哲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属此类。只不过《登鹳雀楼》意在说明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所以要继续登攀;《登飞来峰》则说已站到了最高处,故能高赡远瞩,无所遮碍,重在表现胸襟和气度。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山东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诗人在鄞县(今浙江宁波)任满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在登临中写下此诗。诗的首句点题:“飞来峰上千寻塔”,先交待登临之地点一一飞来峰和峰上的千寻塔。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这也是为下面的极目远眺和抒发感慨作好铺垫。按登览诗的常规作法,下面就应描绘登临中所见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如实地描绘登临者东西瞻望所见之实景。唐代另一首著名的登楼诗一一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也是如此;“下窥指高鸟,俯听若惊风”一一写俯视时所见所闻,“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一一写极目远眺;“青松夹道驰,宫观何玲珑”一一写注目细看。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却一反常规,他不但不去描绘登临时的所见所闻,相反却去描绘一个登临中没有实见的传闻:“闻说鸡鸣见日升”。作者为什么要特意选择自己并未见过的这一景致呢?我想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年龄、理想、抱负有关,诗人当时只有三十岁,胸怀大志,朝气蓬勃。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有“矫世变俗之志”(《宋史.王安石传》),在任鄞县令时又多有作为,很受朝廷赏识,鄞县任满不到半年即提为舒州通判。此时正是诗人踌躇满志、风帆正满之时,所以唯有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就象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柳永的名调“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样,都是他们各自的处境、心绪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当然,诗人在此也是巧妙地化用了前人诗句。传说泰山日观峰是“鸡初鸣时见日出”,孟浩然的《天台诗》也云“鸡鸣见日出”。宋人喜欢以才学为诗,但象王安石这样融前人语如己出还是不多见的,这也是王安石绝句的一个重要特色。

  以上两句是叙登临之事,描传闻之景。下面两句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议论,只不过它仍然是采用描景的形式。“浮云”,喻谗邪小人;“遮望眼”,指谗邪避明。汉陆贾《新语·慎微篇》云:“故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日”。在王安石之前的一些诗人,也常在诗中对这种恶势力托物讽喻,但调子均比较低沉,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遮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柳宗元的《柳州城楼》:“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惟有王安石在诗中豪迈地回答:“不畏”!这“不畏”二字,把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胆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执政后给神宗皇帝所上的奏章中曾提出有名的“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且不管旧党怎样反对,他始终不屈不挠地推行新法,看来,这种精神在他早年的《登飞来峰》一诗中即已露出端倪。那末,诗人又何能“不畏”呢?回答是“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又是个双关句。从表面上看是说他站在千寻塔上,浮云在其下,故能极目远眺,不为所遮,实际上是说他在政治上能高瞻远瞩,认清潮流所向,实质所在,因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为一些小人的干扰而罢休。这首诗看似描景咏物,实则是在揭示一个人生哲理,是一首哲理意味很浓的登临诗。据南宋李壁《王荆公诗文笺注》所称,飞来峰上起初根本没有塔,后来虽有座小塔,所见也不远。可见这首诗意在阐发上述人生哲理,并不在于观赏风光,描摹景物。诗中的这些景物是诗人着意选取出来为上述主题服务的。它们或是传闻,或干脆就是诗人的想象,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今日的宋塔在飞来峰下而不是飞来峰上,亦可作为侧证。

20160101_005

杭州灵隐寺侧飞来峰和飞来峰下今日宋塔


附 录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

  荆公专好与人立异,其性然也。王介与荆公素好,因荆公屡召不起,后以翰林学士一召即赴,介寄以诗云:“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盖讽之也。公答以诗,即云:“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登北高峰塔》云“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又《咏石榴花》云:“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晏元献(按:宋初宰相晏殊)有题上竿伎诗:“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挂骇旁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公与文潞公(按:王安石同朝大臣文彦博,封潞国公)同过其题,潞公为低徊,公又题一绝云:“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何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可见其处处别出意见,不与人同也。(以上亦见《石林诗话》)。

  晚归金陵,题谢公墩(按:东晋名相谢安当年居处)云“我名公字偶相同(谢安字安石),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或谓公好与人争,在朝则争新法,在野则与谢争墩。又咏诗云:“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则不惟出而专朝廷,虽邱壑亦欲专之矣。(以上亦见瞿祐《归田诗话》)。

  今即其生平得意句论之,公尝以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为高妙,遂仿之,作“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以为不减杜。试思少陵此二句,本已晦涩难解,不可以出自少陵,遂不敢议。乃荆公更从而效之,几似“山”能“扪虱”,“鸟”能“挟书”,成何语耶?咏明妃句“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则更悖理之甚。推此类也,不见用於本朝,便可远投外国。曾自命为大臣者,而出此语乎。晚年又专求属对之工,如“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作水波,尚有“汉水鸭头绿”之句可引。“鹅黄”则新酒亦可说,岂能专喻新柳耶。况柳已袅袅垂,则色已浓绿,岂尚鹅黄耶。又诗云“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又改云“未爱京师传谷口,但知乡里胜壶头”此不过以“谷口”、“壶头”裁对成联耳。“岁晚苍官松也。才自保,日高青女霜也。尚横陈”亦不过以“苍官”、“青女”作对。此皆字面上求工,而气已恹恹不振。惟《芥隐笔谈》记:荆公在欧阳公席上分韵,送裴如晦知吴江,苏老泉得“而”字,已押“俟我著乎而”,荆公又押云“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又云“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此较有笔力,然亦可见争难斗险,务欲胜人处。《陈后山诗话》云“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皆有意见好,非如杜子美奇、常,工、易,新、陈,自然无一不好也”戴植《鼠璞》云“王介甫但知巧语之为诗,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但知奇语之为诗,不知常语亦诗也”。

题西太乙宫(二首选一)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落日荷花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王安石喜欢写绝句,《临川集》中有绝句五百多首。这两首《题西太乙宫》则是更为少见的六言绝句。六言绝句始见于建安时代的孔融和曹丕,唐人六绝以王维的《田园乐》二首最为著名: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溪烟。
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这两首绝句把辋川春日的胜景,村民的质朴、主人的闲适描绘得生动传神。胡仔夸赞说;“每哦此句,令人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此间也”(《苕溪渔隐丛话》)。到了宋代,传颂最广的则是王安石的这首《题西太一宫》。陈衍《宋诗精华录》曾把此诗誉为“压卷”之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比起唐人六绝,即使是王维的《田园乐》来,也决不逊色。

  西太乙,即西侧的太一宫。当时汴京(今开封市)有两座太乙宫:在今开封西南的八角镇,称作“西太乙”;一处在今开封东南的苏村称作“东太乙”。太一宫为祭祀太一神的道观。太一神是汉族民间尊奉最高神祗,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天神贵者太一”。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即今天的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历代著名的太乙宫很多,汉代是在长安翠华山下太一宫,遗址今仍存(见《太平御览》卷一七三引《汉宫阙名》)。北宋汴京的太乙宫分为两处;南宋临安的太乙宫亦分东西两处:东太乙宫在今杭州新庄桥南,祠五福太乙神;西太乙宫在西湖孤山,安奉太乙十神帝像。(见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

20160101_006

开封太乙清玄宫

  《题西太乙宫》是王安石于熙宁元年(1068)重游此道观时即兴吟成的题壁诗。原作两首,所选为第一首。第二首诗为:“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王安石随其父王益到汴京,曾游西太一宫。三十二年后,安石奉神宗之召由江宁晋京准备实行新法,又途经西太一宫。当年随父同来的这位十六岁的少年,现在已是个四十二岁的中年人了。家庭多故、父母双亡,又加上事业上无所建树,所以在重游太一宫时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流露出忠君与思亲、进取与归隐往复交织的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正是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故此诗题虽名曰“题西太一宫”,而诗中并没有对宫观本身进行描绘、咏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太一宫外醉人的、充满着水乡特色的夏景:岸上的柳丛绿得发暗一一这是眼前之景;树丛的知了呜叫不停一一这是耳中之声。这两者都具有很典型的盛夏特色,只有盛夏,柳叶浓密,才会绿得发暗,正因为绿得发暗,才会只听到鸣蜩,却看不见知了,这就越发显得柳叶深深、绿得发暗了。这样视觉形象与听觉浑然一体,更给人一种盛夏的浓绿和宫外原野的寂静感。

  如果说第一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上着笔的话,那末第二句“落日荷花红酣”则是在此之上又加拟人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把荷花比作美人是大有人在的,如王建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李璟的“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等,但王诗中不但把荷花比作美人,而且是个喝醉了酒的美人,这似乎更胜一筹。因为这样不但可见美人轻盈之态,而且可赏美人娇艳之色。形体之上再加色彩,当然更觉袅娜动人。那末,这“红酣”之色从何而来呢?这固然由于荷花本身的娇艳,但与落日的斜射也密切相关。那如血的夕阳把它的余辉涂抹在粉红的花辦上,当然更增添了红润的色泽感,这种近似醉后的酡颜也更使人目炫心醉。这一、二两句不但状物称意、对仗工整,而且在布局上也别具匠心。“柳叶”一句写岸上,“荷花”一句写水中。柳高荷低,高处一片绿暗,低处一片红酣,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如临其境的立体空间感受。据南宋洪迈云,“柳叶鸣蜩绿暗”原为“杨柳鸣蜩绿暗”临川刻本改“杨柳”为“柳叶”,“其意欲与‘荷花’为切对,而语句遂不佳”(《容斋四笔》卷七)洪迈认为改得不好。实际上,如上所述,“柳叶”确比“杨柳”好,我倒是以为“临川本”用的是王安石后来修改后的诗句。安石善于锻句,不断修改,其“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一个著名的事例。

  诗歌前两句是对景物进行具体的描绘,纯以名词巧妙组合,色彩对比鲜明,三、四两句则是概括对西太一附近景色的总体印象,集中抒发诗人的感慨。诗人总的印象是“三十六陂春水”。三十六陂是西太一附近一个陂塘的名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三十六陂是“潴[zhu]水为塘”,水源则是古萦[ying]河之水。但诗中写的景色是夏季,诗人为什么又称此为“春水”呢?我想可能是由于陂水明净就象是江南春水。另外强调“春水”也好与下句的“白头”形成对比,更好地抒发诗人客愁伤老、思乡怀乡的人生感慨。王安石在江宁住过多年,诗人曾多次咏歌过江南的陂塘,如“一陂春水绕花身”(《北陂杏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北山》)。眼前的“三十六陂春水”当然要引起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更何况现在已是白发新生,思乡之情自然更深了。五代词人韦庄描绘人们对江南的留恋时曾写道:“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杜甫劝老大无成的李白及早还乡时也曾说:“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些诗句的内涵都被王安石吸收到“白头想见江南”这六字之中。所以这当中既有由眼前之景而引起的对故乡的怀念,也有抚今追昔、事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至于有的注家说这句是“期望实行新法后,三十六陂将会出现象江南那样的好年景”,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诗人的意趣所在是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江南山村水郭,与政治改革无涉。在诗人心目中,眼前所见更像是南国水乡的风光。由真入幻,触景生情,语意简明而含蓄。

  这首诗受到历代诗家的盛赞:此诗《题西太一宫》一问世,就震动了当时的诗坛,名诗人苏轼、黄庭坚等都有和作。苏轼的和诗写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七月,当时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宫,见到壁上王安石的旧题“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西清诗话》),并写了两首和诗,这就是《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诗中回忆了两人的友谊,懊悔当年未听安石劝其归隐的忠告,并对失去了知己和友人感慨不已。

  黄庭坚写了四首和诗。其中《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风急啼鸟未了,雨来蚁战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看北成南。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于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

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
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

叹羹不如放鹿,乐羊终愧巴西。
欲问老翁归处,帝乡无路云迷。

  黄庭坚在诗中将人间的一切是非论争看成是触蛮氏的蚁战,提倡准《易》和“放鹿”,表达自己一生信奉的道家情思;“论诗终近《周南》”和“帝乡无路云迷”则分别表达自己“中庸和平”的诗歌创作主张和归隐之志。其中“真是真非安在,人间看北成南”两句则是鄙薄“看北成南”的世俗偏见,为荆公的遭遇深抱不平。黄庭坚和苏轼都是王安石政治上的反对派,但他们在和诗中对安石都能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寄予深厚的同情和哀悼,这固然说明苏、黄等人实事求是的为学精神和豁达公允的政治家风度,同时也说明了王安石的人品。

  晚清诗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则称此诗是“绝代销魂,荆公(王安石)诗当以此二首压卷。”。这首诗之所以好评如潮,我以为其最成功之处就是对色调的运用。我们不妨同上述的唐人王维《田园乐》作个比较,作为“诗中有画”的画圣王维在这首六绝中是很讲究色调运用的:春天,本来是个抽象的季节概念,诗人通过萋萋芳草把春天涂成绿色;夏天,本来是炎热的,但由于长松蔽日,却使人由荫而寒;桃花,本来就很娇艳,诗人又让其辦带宿雨,更显得娇姿欲滴;柳树,枝叶本来就很茂盛,诗人也让他染上溪边的水气,就更显得“染柳烟浓”了。诗人通过萋萋芳草,落落长松,含雨红桃,带烟绿柳,不但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田园风光图,而且还渲染出一种恬淡幽雅的隐居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再来写孩子的幼稚,仆人的闲散,不就更能衬托出主人的出尘脱俗!于是,一个高雅而恬淡的隐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由此看来,在色调与情感、意境的处理上,王维确是一位高手。那末王安石呢?他在《题西太一宫》这首绝句中也有出色的色调运用。绿到发暗,红到近酣,诗人在此用的是重墨浓彩,这不光是在形象地再现夏日景象,而且也在含蓄地告诉人们:大自然虽正处在最火爆,最浓烈的季节,但它的背景却是落日,这一切光线、色调都来自近黄昏的夕阳,因而就在景物上带上一层迟暮、近乎悲壮的色调,这个色调与诗人老大无成、思乡怀亲的内心世界是合拍的。从结构上看,“绿暗”,“红酣”与江南相通相连,与“白头”相对、相衬,这样就在总体和内涵上构成了诗人思想的两个侧面:既陶醉于眼前之景,又难禁怀乡之情;大自然的浓烈美景与事业的白头无成。因此,从《题西太一宫》这首绝句来看,末诗在色调的运用上并不减唐人高处。

下面再说说两位宋人对王安石的看法,已不是仅仅对此诗的评价,而是对安石一生遭遇深抱不平,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

  一位是与王安石同时的张舜民。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也是苏轼的友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他写过四首《哀王荆公》,为为荆公的遭遇深抱不平。其中第三首更是有力抨击世人的趋炎附势,感叹世态炎凉: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官》经义的重新训释,即有名的《三经新义》开宋代义理之学代替汉唐传注经学之风,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荆公新学”。一个月后神宗皇帝为此诏颁天下,将《三经新义》颁赐给宗室、大学及诸州府学,作为全国学生必读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于是天下文人皆弃汉唐郑玄、颜师古、孔颖达等人的注疏而以|《三经新义》为师。王安石又著有《字说》,以汉字的音、形来解释万事万物之理,其中有许多穿凿附会之处,但有司在科举中以此书为解释依据“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后来新政既罢,此书遭禁而湮没不传”。《三经新义》也被弃置不用。张舜民诗中说的“奇字新经志不成”即指此事。“奇字”指的是《字说》,“新经”指的是《三经新义》。“去来夫子本无情”则是指王安石的出处进退并不是为个人打算。下面两句则是抨击世人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王安石当权时,士子们弃汉唐旧说而以《三经新义》为师,《字说》亦曾盛行于当世,多为士大夫们音注训释和引用。但王安石罢相后,这些“江湖从学者”,又一个个讳言自己是王安石的门生。

  另一位是王安石的门生陆佃(1042—1102),他的作为可为张舜民诗“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两句,做一个很形象的反面注释。陆佃字农神,号陶山,越州山阴人,北宋著名的经学家,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封吴郡开国公,赠太师,追封楚国公。他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祖父,王安石的门生。年轻时家贫,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履(穿着麻草织的鞋子)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学于王安石。王安石任宰相时,曾询问这位门生对新法的看法。但陆佃不趋炎附势,如实回答:新法并不是不好,但推行的效果不好,而且推行中官吏还扰民。王安石很吃惊:“怎么会这样呢。我为推行新法与吕惠卿(按: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新法的具体执行者,与王安石情同师徒,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且也征求过外面许多人的意见”。陆佃说:“你为人乐为善,古所未有,但外面人认为你听不进别人意见,你怎么能听到真话呢?”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第二天,王安石当面告诉陆佃:“确实存在扰民的情况。我问了吕惠卿,吕辩解说,就是‘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我已派李承之到淮南一带去调查了解了”。哪知这个李承之是个趋炎附势之徒,回来报告新法“于民无不便”。本来王安石是最了解学生陆佃的抱负和才能的,曾打算好好地提拨陆佃一下,这样一来,王安石以为陆佃不满新法,便安排陆佃去做管理经术方面的闲事,让陆佃去坐冷板凳。

  但当王安石失势,归隐钟山后,那些过去炫耀过自己与王氏关系亲密的人都讳言与王家的关系,本是王安石学生的,也不承认自己受业于王安石。陆佃则不然,王安石去世后,他率领学生去给王安石求僧念佛,还在灵前哭着祭奠自己的老师。陆佃参与修撰《神宗实录》,多次在讨论会上与范祖禹、黄庭坚发生争执,争得面红耳赤,他肯定了王安石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贡献。后来陆佃出任江宁知府,一到江宁,立即去王安石的墓前拜祭。这种在王安石显赫时不随波逐流,更不套近乎。王安石被黜退后不落井下石,反而则以学生身份哭祭,并为老师的历史地位与当权的元祐党人抗颜庭争。这种正直堂堂的品格对陆游的影响极大。

20160101_002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附 录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

  《西清诗话》云“王文公(按: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见东坡《醉白堂记》云:此乃是韩、白优劣论。东坡闻之曰:不若介甫《虔州学记》,乃学校策耳。二公相诮或如此,然胜处未尝不相倾慕。元祐间,东坡奉祠西太一宫,见公旧诗云:“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

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七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荆公《题西太一宫》六言首篇也。今临川刻本以“杨柳”为“柳叶”,其意欲与“荷花”为切对,而语句遂不佳。此犹未足问,至改“三十六陂春水”为“三十六宫烟水”,则极可笑。公本意以在京华中,故想见江南景物,何预于宫禁哉。不学者妄意涂窜,殊为害也。彼盖以太一宫为禁廷离宫尔。

哀王荆公(四首)北宋·张舜民

门前无爵罢张罗,元酒生刍[chú]亦不多。恸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
乡间匍匐苟相哀,得路青云更肯来?若使风光解流转,莫将桃李等闲栽!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江水悠悠去不还,长悲事业典刑间。浮云却是坚牢物,千古依栖在蒋山。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熙宁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正式实行新法,到熙宁七年已经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安石由于力排众议,推行新法,搞得“群疑并兴,众怨总至”(王安石《乞解机务剳子》),又加上熙宁七年时他“疾病浸加,不任劳剧”,所以不顾神宗皇帝的多次挽留,六次上书乞解机务,要求离职还乡。同年三月,神宗终于免去他中书门下平章之职,改授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这首诗就是他赴江宁途中泊船瓜洲时写的。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秀丽春色,表达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急迫心情。

  诗的一、二两句是叙事,写自己从汴京顺着运河返乡的经过。京口,即今镇江市,在长江南岸,瓜洲,又叫瓜埠洲,在长江北岸,与镇江市隔江相望,是大运河与长江汇流处。诗人站在瓜洲古渡,望着一水相隔的京口,思乡之情尽含于“一水间”三字之中。《古诗十九首》中表示相思的名句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白居易的《长相思》也是从汴水写到瓜洲,所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王安石在此是不着痕迹地化用了这些古典名句,这也是宋诗“以才学为诗”的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安石在鎔铸经史上的功力。

20160101_003

今日的瓜州古渡

  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则是以镇江为观察点,说镇江与钟山之间距离也不远了。诗是想象的艺术,它是以跳跃为其节奏上基本特征的。诗人站在瓜洲,却从京口向钟山望去,这当然是一种悬想,也是节奏上的跳跃。诗人的故乡虽在江西临川,但南京是他的第二个故乡。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曾做过江宁通判,随定居于此,死后就葬在江宁的牛首山。江宁是安石父母庐墓所在,又是这次赴任之所和晚年归宿之处,所以他急切盼望早日赶回江宁,而且离江宁越近,心情也愈加迫切。诗人用“一水间”、“数重山”等偏正词组,不但准确地画出了瓜洲、京口、江宁三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而且暗含“近、快”二字,表现出诗人思归的急迫心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再加以描景和抒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个人人称赞的名句,它不但生动地描绘出春天来到江南的盎然景象,而且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到家乡的无限欣喜之情。须知,诗人这时尚在瓜洲,他不写眼前的江北之景,而专说“又绿江南岸”,这说明他的目光所向仍是前面所叙的京口、钟山,他眼中只有江南,心中只有故乡。据洪迈《容斋续笔》所载,为了这句诗,王安石进行了相当艰苦的文字锤炼:“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改‘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当然,“绿”字这种用法,并不从安石始,唐诗中早巳屡见,如丘为的《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蓟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王安石本人在一些诗作中也屡用“绿”字,如“春风过柳绿如缫”;“山从树外青争出,水回沙边绿半涵”,“缫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但《泊船瓜洲》中这个“绿”字自是不同凡响,它不但是全篇警策,而且也胜过前人的若干“绿”字。首先,它把不见踪影的春风转化为鲜明的形象,而且又如此充满生机,这是“到、过、入、满”等字所办不到的。其次,“又绿”的对象是“江南岸”,既写了大江,又写了大江之南的山川沃野,境界阔大、气势雄伟,相比之下丘为的“已绿湖上山”’常建的“主人山门绿”就显得画面倡狭了。再次,这个“绿”字与《楚辞》“芳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暗中关合,自然引起下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思来。这种鎔铸经史“以才学为诗”的本领,是前人诗笔所不及的。“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进一步抒发“近乡情更切”的急迫心情。诗人在瓜洲夜宿,隔宿还要渡江,至京口后仍有一段旅程,所以尽管故乡遥遥在望,但也不是即刻可到的。诗人问明月,何时能返故乡?这似是问句,但无须回答,明月也不可能作答,只不过用来表现诗人急切的乡思罢了。这句诗的意思虽简单明白,但近年来有的注家却生出不少岐义。有的说以明月“喻神宗”,因此“照我还’并不是指还乡,而是指还政,表现出王安石希望重返朝廷,继续推行‘新法’的愿望”(《宋诗欣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55页),这恐怕是望文生义。首先,以月喻君在古典诗词中未曾见,在王安石诗中只有以月喻已、以日喻君的,如《咏月》:“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诗人说自己象月亮一样追随着太阳一一神宗,但上有浮云下有蛟龙虎豹,要分光与民也不容易,这是在慨叹他施行新法之难。王安石大概还不至于悖谬到一会用月喻己,一会又用月来喻皇帝。其次,如前所述,王安石是自己多次要求辞职的,不存在神宗不信任“被免职”、“热切地盼望皇帝再予信任,召他回朝执政”这种心理状态。据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熙宁七年三月,王安石六次上书乞解机务蒙准后,神宗又遣吕惠卿传旨留安石在京师以备顾问。同年又遣使至江宁传宣抚问并赐汤药,王安石之子王方患病,神宗得知后又遣御医张谔前去治病。一年后,安石又被召进京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见,说“还”是盼望皇帝再予信任回朝执政是没有什么历史根据的。再次,从整首诗的结构来看,前面三句都说思乡还乡,最后一句忽然冒出个“还朝”,意思与前三句相忤,在诗意上也说不通。所以我们认为此诗主要是描绘江南的秀丽春色,表现了诗人近乡更思乡的急切心情。

20160101_00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因为诗句构思的如此精妙,字词锻造的又如此精粹,所以,宋代诗坛上就有人刻意模仿。如南宋著名的太学生陈东的《题吴公辅庵》:“京口瓜洲一水间,秋风重约到金山。江山自为离人好,不为离人数往还”。刘挚之子刘跂:“青春白日坐消难,须著人间比梦间。

  八公山下清淮水,明月何时照我还”(《学易集》卷四)。诗人自己对此也很得意,不止一处提到此诗并加以运用:如《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下有序云:“旧有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下有下有仿作三首:

老于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钟山只隔数重山。
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王安石集》卷二十八)


附 录

洪迈《容斋续笔》卷八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学易集》卷四 宋·刘跂

青春白日坐消难,须著人间比梦间。
八公山下清淮水,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吴公辅庵 宋·陈东

京口瓜洲一水间,秋风重约到金山。
江山自为离人好,不为离人数往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