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遇一份见解很棒的个人阅读书单

 真友书屋 2016-01-07


书单分享
偶遇一份见解很棒的个人阅读书单

分虚构和非虚构类


和各位馆友分享




虚构类


骆以军《女儿》

骆以军启动了虚构的大机器,同样是许多短篇连缀成的碎布样长篇,这是在虚空里造景,读骆以军要重点享受意象奔涌而来的瞬间窒息感,因为很多意象也是在书写过程中偶然产生,然后一次次加诸涂层色块产生的。骆以军书写他遇见过的女性、读到过的女性、对女性的想象等等。女性是欲望的承载体,母体的替代,总能在男人最脆弱最破碎的时候给予他们治愈和修补,让他们获得安慰。对于女儿的幻想,是每个男人心里的梦。




皮埃尔·加斯卡尔《死亡的时代》

作为法国战俘被抓入德国集中营的加斯卡尔,因为懂德语而成为掘墓队的一员,他见证了德国对乌克兰犹太人的迫害,也思考战后苏联的极权主义,小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回忆录在死后出版,从法西斯极权延伸到苏维埃极权,作为亲历两个历史时期的见证者,白描手法写出死亡枯燥下的恐怖。死亡是枯燥的存在,掘墓是日常的生活,作者的身份让他时不时得以旁观,他不是受难最惨的,他却看到运送犹太人的火车,看到发善心被调走的德国牧师,看到逃亡的士兵,他每日暗自在暮穴中留下食物,白天收获感谢的纸条。回忆录是对小说的补充,在被苏联解救之后,几十年间重新回到流放地,作者发现他们当初立下的墓碑已经被乌克兰当作强调民族自主的工具,上面的二战日期截止到乌克兰解放而非苏联胜利,表面的恭顺暗地的背叛,乌克兰也出现了不少变节者。苏联集权是法西斯的延伸,但西方看不见。





蒋晓云《掉伞天》

蒋晓云对男女关系的把握凌厉得吓人,最长的一篇《姻缘路》,清晰追求婚姻的大龄女青年,奋不顾身地放弃京都大学而回台湾,被前男友甩了遇上小五岁的追女好手,享受恋爱甜蜜的同时依然奔着结婚的目的,可对方分明是希望轻松的,她来,就不和前女友暧昧;她要分手就以此追回前女友来。《掉伞天》里的蒋晓云太聪明,聪明得让人绝望,因为将男女之心思看得太透彻,每个人都是怯懦地聪明着,给自己留好余地,不全身心投入,随时准备撤出情感投资,因为计算着得失的利润,同时感到缺少安全,情感不能带来安全,只能带来将自己交付出去的风险,因此每个人都在演戏,且情难自已地扮演着自己。蒋晓云的少作就触及到当前大陆现实的情感问题:女人害怕年龄耗不起而追求婚姻,男人觉得拼事业太现实而不敢保证爱情,每个人都在情感中计算得失,生怕有一点点伤害,张爱玲笔下的男女毕竟是富裕的,蒋晓云的男女哭过苦过却还得上班上学挣钱养家,所以在爱情中就要保证最大限度的收益。蒋晓云笔下的人物热络络地生活在人群中,他们很擅长在人事规则中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谙熟人情规则,因为太熟悉了,蒋晓云偏偏点出他们内心对这种游戏的怀疑和自己虚伪的厌恶,别人不走心地扮演着,自己也得配合,在这种角色扮演中妄图扮演出“爱情”的模样。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巴托比症候群》

巴托比症是一种拒绝写作的症状,这本小说用随笔的形式八卦患有此病的大师们,本身就是一次好玩的文学典故展览,他们为什么在盛名之时停笔?引人深思。作家们在写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局限,用文字不可能概括世界,在万事万物面前人太渺小,文字越写会越变得虚无和虚伪,所以虽然心怀写出那本大书的愿望,可越写却越发现离心中的目标更远。马塔斯喜欢将个人放置在文学典故中,营造的是一种对话的场,说明文学的功能,什么功能?记录下我们的失败,以及对命运的无法措手,但就在满载失败感的人生中,作家们无意间写出了自己的成功。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似是都柏林》

马塔斯穿越在文学的典故和建筑中,他构筑了喜爱这座城市之人最惬意的理想,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建造出文学的另一座城,马塔斯用亦真亦幻的记录与小说杂糅体写出自己在巴黎的游荡,租住在杜拉斯的公寓,和文学名人交游,在巴黎体味着先贤大师的味道,有些情节也揉进了《似是都柏林》里,比如在纽约的感受。宅男们来到一个富含文学典故的城市里,却发现依然无法逃离心中的失败感。这些宅男独具执念与迷恋,这可以从马塔斯小说的“囤积癖”特征体现出来。《巴托比症候群》《巴黎永无止境》和《似是都柏林》三部小说都层层叠加了各种绵密的文学典故,甚至盖过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它们是建构这些小说的砖石。文艺的梦做完了总要面对现实,离开西班牙的日子终究要到来,文艺不能当成一切,还是要回到现实继续生活。这些文艺宅男哀叹完自身志业的不存之后,究竟有没有获得现实感呢?至少他们最后还是回来了,回到现实,落到地上。《似是都柏林》的里瓦在幻梦中见到了他渴望的天才作家,同时获得了启示。相比《巴托比症候群》的轻松明快,《似是都柏林》就显得有些晦涩,外在的显性情节随时都会被更强大的思绪之浪淹没,这是对步入年老和衰落,不仅是个人身体,还是文学世界整体衰落的一次哀歌,并且学会如何处理这必然的失去与孤独,如何获得勇气,因为这些文学典故就是里瓦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抵御的武器.




伊恩·麦克尤恩《甜牙》

这本书关于一个读小说的任务。供职于军情五处的塞丽娜要受命资助一位小说家出版反共作品,她发现自己迷上了这个小说家和他的小说。喜欢读小说的女主要怎样和小说家对话呢?当小说家认真创作小说时,他的情感投入在创作过程里,也投入在创作的人物上。在《甜牙》中,小说家黑利将心爱的人写进小说,与她携手在虚构中共度余生。我想这正寄托着作为小说家的麦克尤恩内心最理想的爱情方式。他真诚地虚构,并且相信他的虚构能够打动读者,这就是小说家的真实之爱。最后一章照例反转,作家知道塞丽娜的身份可是不揭穿,他要从她的视角写一部正在进行的长篇。这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的爱情故事,他们真诚地相爱与做爱,塞丽娜很认真也有点笨拙,或许是爱情让她太在乎,没有其他小说里一种自以为是的洋洋得意,最后被反将一军。这部小说的转折充满柔情。老男人最迷人,能谈文学的老男人更加迷人。





马洛伊·山多尔《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两本书的结合,《尤迪特……和尾声》续写了男女主人公的部分,讲的是阶级鸿沟不可跨越的现实。男主人即使落魄住到贫民窟,依然能够在已经有了小钱的女仆情人面前展示出尊严,说话的口吻让他忘不了自己是个下等人。财富丧失,文化损毁,但贵族心里还是有不可毁灭的东西。《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里对于爱情的讲述真是很深刻,每一句话皆富有诗意,拉着手散步只是生活,但真正的爱情是奋不顾身的……彼得爱上尤迪特,但她只是利用他。三个角度讲出一份爱情,跨越阶级限制,让我想到安娜卡列尼娜,但这更多是从哲学层面为自己解释,为什么能够感受到炽热的,教人死亡的爱欲……“男人只是活着、渴望、相识、恋爱,然后结婚,跟一个女人一起经历爱情、生育与死亡,然后他的眼光随着街上出现的美腿游移,有时因为一个发型或一股唇边吹出的炽热气息而毁灭”。《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将爱情刻画得现实极了,爱情总会陷入厌倦。读起来丝毫没感觉它是匈牙利小说,好像写的我们现在。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退隐,也不是怪癖,是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状态。《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写得真好,纯议论,探讨人生,命运,孤独等话题,孤独是一种命运,必然有的,写得很有味道,沉静哲思。





马洛伊·山多尔《一个市民的自白》

一战后柏林的浮糜生活,让马洛伊也成了风流子,他每晚都搂着不同的女人,中产阶级的女孩将电话给他,来德国一周就花完了父亲给的三个月生活费,不过没有关系,他可以向当地银行预支,这是银行和市民阶层的愉快合作,自有父亲替他还清。他出入咖啡馆,写文章,阅读,沙龙...马洛伊的《一个市民的自白》中体现出他的阶级焦虑,他认为摧毁婚姻的不是爱情的冷漠,而是阶级仇恨,他自己也为母亲的家庭出身普通而焦虑,很久都不愿和他们来往。家族中出过几个有趣亲戚,想做屠夫而肄业的,在婚礼上偷偷溜走而爽快地宰了一头牛,红光满面地回来,和妻子孩子盛装打扮接待马洛伊一家。《一个市民的自白》才写到25岁,游历欧洲最后回到匈牙利的马洛伊,选择了写作,父亲去世,他感到一阵窒息的自由,其实并没有其他自由,只有爱和顺从的自由。他是这个阶层荣耀的见证者,今天的写作者,都想为身后的时代留下见证,见证在那个世纪里,曾经高唱过理性的凯歌。是的,这就是价值。





约翰·威廉斯《斯通纳》

钱钟书的《围城》和戴维·洛奇的《小世界》注目于调戏教授们的丑态和私心,显出他们的滑稽与尴尬,叙述者永远比人物高看一层。《斯通纳》就现实得多,不再是旁观者的逗趣,而是亲历者永远赶不上趟的无助。斯通纳似乎什么也没有获得,但他知道自己愿意为什么奉献自己的信念,愿意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斯通纳包裹着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失败感,而他的精神,是我们都想成为的淳朴素人。我们需要一些纯白的小说,描绘和我们境遇相似的人,让他们的感受定定切入我们内心的困苦和孤独,因为解释是最好的慰藉。《斯通纳》的氛围很安静,安静到有些压抑,因为文字带着一点点“隐蔽”的欲语还休。失落的经典被重新发现,从销售仅千本到销量几十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斯通纳》在五十年后成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一则传奇,名人纷纷撰文推荐,带着点悲壮,也有些解气,既遗憾彼时读者的眼光,又欣慰于21世纪的读者终于读懂了约翰·威廉斯写在字里行间的心灵独白。怎能读不懂呢?我们每个人都是斯通纳。《斯通纳》之所以打动我,就在于它能够写出这样失败的人,真的将缠绕周身的失败感和无力感写了出来,一个人拥有差不多的一切,却发现自己还是虚无,斯通纳,一个中产阶级的精神探索者,他的精神不满足现实,但他是行动的弱者,他自有不敢直面真相的地方,但也有自己最珍视的价值,他知道自己爱什么。被动,苍白,无力,这是阅读《斯通纳》的感受,在六十年代,这样现实主义的文字不会受到欢迎,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失败感,他不是一个英雄,试着坚持过但没坚持到底,在生命的任何一个缺口,他都可以奋力一击成为一个传奇,但他会在最后一刻缩回来,为着更加现实的考量。所以斯通纳是我们的影子。





唐娜·塔特《金翅雀》

《金翅雀》是古典小说的范儿,大段聊天颇有陀翁的话唠,关键是情节又那么迅猛,《金翅雀》开篇即是母亲带领十三岁少年西奥游览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教导颇有《追忆似水年华》里艺术家埃尔斯蒂尔为年轻的马塞尔讲解“观看之道”的味道,母亲最爱的画是《金翅雀》,但西奥的思绪总跑到别的地方,《金翅雀》就在这样一个有些失衡的开篇中悄悄启动了它的神秘力量,让情节随即急转直下。一个单纯的少年在世界游历,经验各种人与事,最后经过一系列巧合、欺骗、身份的变易、神秘的赎金、富有的收养者、下层的小混混,经过激烈的追杀,主人公最终回归平静与命运和解。这是狄更斯小说的底色,也是这部《金翅雀》的关键词。《金翅雀》带着的神秘力量让它在几百年后,西奥的生活里有了宿命感。金翅雀讲述艺术的救赎,我看也有艺术的神秘感,这些巧合带来难以预测的命运,中间急转直下,让人大呼过瘾。正如普鲁斯特所说“一件我们从前观望过的东西,如果我们再次看到它,会把我们从前注视过它的目光连同当时把它装得满满的所有形象送还我们”。西奥在《金翅雀》里看到了母亲,它就像母亲的灵魂,带给他启发与安慰。在历险中,艺术战胜了现实的虚无和时间的易逝,带着母亲的爱,让西奥明白了不朽的意义。
















非虚构类



史蒂芬·奈菲/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梵高传》

《梵高传》主要有两条叙述线索:梵高的失败和其他人的成功,梵高无法被周围人接纳的窘境,他对艺术观念的执拗对他人的伤害,一方面是梵高在其中渐渐形成的艺术观和这种观念催生出未来最著名的代表作,但在满满的失败衬托下,它们显得未知。《梵高传》的戏剧性在于,梵高的失败和其他人正常且辉煌的成功对比,高潮是他割了耳朵,弟弟提奥却获得了乔的应允结婚,一个即将进入高等市民的稳定生活,一个却遭遇此生最严重的精神危机。即使死前巴黎艺术界对他的发现,也让他感受到满满的失落和无力。梵高不是圣徒,但他是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人。读过《梵高传》,感觉真是字字珠玑,也并非每本非虚构都能达到此种水平,因为它的材料很丰富,论述很精彩,就不是简单将传主生平日记书信连缀起来这样简单,对于传主的成就,著作者也必须有专家高度才能给出评价,否则只是干巴巴引用别人的评论而已,这两个因素构成《梵高传》的精彩,读完怅然若失。“人们时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一定生来就知道自己擅长某事!他一定知道他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我身上,一定藏有某种潜质,但那又会是什么?”梵高在信中呼唤道。《梵高传》中,在神话的迷思被澄清,更多真实被揭开后,梵高还是那个梵高,幻觉会消逝,但崇高永存。《梵高传》澄清了梵高神话的诸多方面,这是否折损了他的神话色彩?我想并没有。无论多么艰苦,梵高始终不改艺术探索的坚定和自信,虽然因为他执拗和疯狂的性格,让别人对他充满厌恶,也让他的艺术之路走得苦难而艰涩,但他最终留下了善良,也留下了他最深的信仰。他的艺术是面向未来的,未来也终于认出了他的天才。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

读完《小说机杼》要再读一遍,是一本妙书,就像伊戈尔顿说詹姆斯伍德有着听小说的“金耳朵”,真的是能听见小说里那些细小的幸福的东西,这些东西通过细节,对话,意识,比喻等方面从文字里渗透出来,非心思安静清明听不到的,小说世界是最接近现实的,它不是被陈词滥调遮蔽的常规,而是努力贴近真相。“我最高兴看到的比喻,疏远之后能够马上连结,后一项做得漂亮,就能藏住前一项。结果是小小的震惊,马上变成一种非如此不可非的感觉。”《小说机杼》如是说。举例:拉姆齐夫人的“门的舌头缓缓伸展到锁里”,其中“缓缓”体现了她小心翼翼拉门的动态,这就是炼字啊!让人感到真切的实感同时无法代替。人物活起来最难,小说喜欢写一些静态画面中的人物,所以很多小说喜欢一个个画面却感到僵硬。《小说机杼》告诉我们这点,它向我们展示出小说中不易发现的部分,这是因为阅读小说是私人的但又有传承。





乔纳森·弗兰岑《如何独处》

在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人该如何学会独处?弗兰岑在《纠正》之前经历过作家的窘境,卖不出去小说生活困顿,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婚姻又不顺,但写出《纠正》成为飞跃,登上了《时代》周刊,之后的《自由》和今年的新书更是吸引关注,这本文集最晚完成于《纠正》出版不久,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原生态的弗兰岑。《如何独处》是弗兰岑对混乱的世界如何学习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书,他感叹当今电视取代了小说,严肃的阅读不再多见,但也明白这是大的趋势。数篇文章关注好几个主题,共同点是对世界的混乱描绘,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处处皆有的言论与声明,每人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一个物品都有自己的历史。科技消费主义是诡雷,现代科技的大众性已经剥夺了小说的独特感,最好的小说永远是地域性的,但当小说家面对一个平面的世界,如果他还关心现在,该怎么办?弗兰岑将小说分成作家尊重型和读者尊重型,他自认为是后者,读威廉加迪斯的小说虽然痛苦却充满敬意,因为他能囊括战后的美国社会,富有严肃的智慧,能够认真看待。作家尊重型带有阶级性,读者却认为要和作者形成契约,让人能够读出娱乐读懂,有时候懂是需要能力的,它们并不冲突。在五光十色的信息流里,书店和严肃小说可能确实无法承载曾经有过的辉煌了,曾经是社会的反射,是文化交流的地方,现在前者被影像取代,而且更加快捷;后者则有更多地方可以实现。严肃书籍不会消失,因为对人类的思考需要书籍。阅读严肃小说,去书店买书,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众。他写出的东西必然会落伍,他在场的时候必然已经不够用,如何在光怪陆离的世界独处,辨明一些说法,弗兰岑愤怒又焦虑地写出这本文集。





谢海盟《行云纪》

夜读完《行云纪》,侯导的拍摄真是精益求精 ,谢海盟也秉笔直录,并不掩饰拍摄遇到的麻烦。侯导很霸气,对于每一个镜头都要求完美,并不告诉演员怎么演,而是让他们自己发挥,也会跟拍休息时的群演,光影镜头都特别讲究,从置景到外景。盟盟的文字有乃父之风,旁观、冷静、直书,不多评价,而让故事自己说话。





纳博科夫《俄罗斯文学讲稿》

读《俄罗斯文学讲稿》,纳博科夫讲述旨在向读者分享阅读带来的愉悦和激动,他推崇细节的艺术“细节的结合使感官产生火花,一本书才能获得生命”,他画出安娜车厢里的样子,吉蒂滑冰时的衣着,网球在当时的打法,托尔斯泰那个世界的完美承载着纳博科夫的伤感。纳博科夫对《安娜卡列尼娜》分析得最多最透彻,细致到每个人的称呼意味着亲疏远近的不同,以及其中涉及的物品和事件的背景知识,比如读什么报纸这么细。更是分析了小说里的时间并指出列文的要比其他人慢一点,梦境和火车等意象暗示了安娜的悲剧,甚至小到她儿子玩的火车玩具。纳博科夫谈文学总是娓娓道来的犀利,不喜欢陀翁觉得更像剧作家,又太冗长,作为小说又碎片化,感伤和滥情严重,因此几部作品都是匆匆掠过。对托尔斯泰赞不绝口,一边引文一边点评安娜真是太过瘾,纳博科夫是细读文本的大师,不用宏观大词,而是发现微观细节,从中提炼出作家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生活方面,因为虚构一个几近真实的非虚构世界是作家最高的能力。




约瑟夫·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

刘文飞的译本读起来真舒服,封面紧蹙眉头的作家。布罗茨基的散文缓缓道来又精确严密,写流亡作家的状态,悼念诗人好友,回忆童年的战利品,刘文飞的译序很详细,布罗茨基只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就被称为英语文坛最伟大的散文家之一,这是他的终结作。我喜欢读布罗茨基清醒的文字,他明白现实的缺漏但又冷静地分析,让读者感到还有挺多值得继续的理由。分析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作者和读者是平等的,这一平等是意识的平等,它能以记忆的形式伴随一个人的终生。朦胧或清晰,早或晚,恰当或不恰当,都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悲伤与理智》,真是清醒的好散文,无论是谈诗还是大学毕业的演讲,都充溢着浓浓的爱与关心,呼吁美国社会要重视诗歌,最好平价多印几百万本,告诉大学生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完美,但还是要走下去,同时少责怪他人,因为这会让责任感缺失。呀!怎么能这么清醒地说出这么准确的话!





迈克尔·莫斯《盐糖脂》

食品公司通过行销策略让我们购买更多的垃圾食品,有时它们推出健康食物,目的也是因为消费者希望这样,它们的食品很可能占据一天中食用糖盐和脂肪的几分之一,仅仅是一包薯片或者一个汉堡。但是否购买以及吃的选择权在我们,而且它们的高层都不怎么吃自己的产品。糖有极乐点而脂肪没有,因此人们会在无意识中摄入更多脂肪身体却不会提醒,隐藏的脂肪比油汪汪的脂肪更容易过量摄入。食品工业如何诱人购买?食品行销和食品一样重要,为此自助研究所探查人们的口味,每一种商品的开发都基于千百次的大量实验。青少年是消费重点,儿童比成人更喜欢吃糖,吃糖能够给我们带来奖赏感,因此食品工业永远在追求美味。广告上故意模糊糖的存在,甚至“能够提升智力”。本书读后,不觉对手边的零食开始警惕,因为享受快感的同时,脂肪的地雷也在悄悄埋下。





伊恩·布鲁玛《零年》

欢腾、饥荒与复仇,二战后的第一年,人们忙着恢復自己的人性,同时挥洒自己的非人性。欲望增加,和盟军的爱情变得普遍,这导致性病和私生子数量的增加。报复性的强奸和破坏乃至种族屠戮同样出现,集中营存活者用同样手段报复德国人和通敌者,食物变得珍贵,黑市上香烟成为了硬通货。每一页都是瞠目结舌的数据,战后的左右派斗争,双方都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报复,这在世界各地接连发生,无论是宗主国和殖民地,还是同盟国与轴心国,马来西亚的华人共党和马来人政权,希腊的纳粹政府和左派游击队,大量的数据掩埋了死去的普通人,反犹主义依旧盛行,在暴力面前都是同样。零年,1945年,这个欢乐的胜利日,但整理胜利的代价同样触目惊心。




戴维·希普勒《穷忙》

读《穷忙》看美国的穷人,他们的工作方式,领取救济金,混乱的生活,低价的时薪,经济压力在哪里都同样喘不过气。相比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可能过得还不错,但根本上是心理无法认同未来的希望,缺少教育文凭带来上升渠道的匮乏,觉得自己存在感底下,无法应对各种账单倾向于麻痹自己……《穷忙》写美国穷人,但更体现出美国的穷人保障体系,托管部门会聘请律师维护他们申请救济的权利,研究机构会发表贫穷和健康以及心理状态的报告,事实确实有正相关性,长期的贫困是风险因素,它是一种“全职工作”,带给人对未来无望的沮丧,贫困家庭的孩子发生智力底下和心智障碍的比重也更高。与其说这是一本让我们看到美国穷人的书,不如说它更详细地提供了美国穷人可以获得什么福利,很多时候也是自己造成的贫困状态,但在诗书传家的中国人看来,教育几乎就是立身之本,有些贫困也是不认同教育能改变现状的观念导致的。《穷忙》写美国的穷,我们也在穷忙,但是相比美国的贫穷保障体系能够让穷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贫穷心理更多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造成每个阶级都觉得不安,无论贫富。




A. 司各特·伯格《天才的编辑》

《天才的编辑》中说看作者的访谈就能知道他的水平,因为流水不会高过其源头。访谈是聊天的轻松形式,其实暗设玄机,但这玄机不一定是为了逼出作者的“无能”(因此要处处轻巧地跳过),有时是访谈者为了安全,选择比较大众的问题。作者是老实回答还是也回以埋伏(不说怎么看得出来呢!)这些经典创作者之“人”的一面,他们并不敢保证自己在创作经典,反而时刻被自己的失败感折磨,因为有些东西是得不到的。帕金斯生了五个女儿却最想要儿子,他问海明威生儿子秘方,海明威开玩笑要以生女儿秘方交换,海明威焦虑于自己的男子气,嫉妒福克纳的才华,又特别希望得到承认。读《天才的编辑》,多的是帕金斯与三位大师级作家的交往,但他们各有自己的问题,菲茨杰拉德的酗酒,泽尔达还有精神病,他不得不一次次预支自己的稿酬,并且为时尚杂志写不菲的短篇小说,帕金斯想让他尽快沉下心好好写长篇。海明威自大傲慢,对评论家的讥讽十分恼怒甚至直接动手,终其都被焦虑困扰。一个好编辑在于鼓励作家,帕金斯对林拉德纳的发掘让他开始写短篇小说,海明威从无名之辈获得出版。一个好的编辑在于将“半经典”塑造成经典,这本书讲述帕金斯如何用手术刀样的笔法,将这些性格迥异的作家通络起来,为他们作品的经典之路对症下药。原来天才不是天生,而是实打实苦功造就的。




经原作者同意,云端图书馆获得授权。未经授权,不能转载,否则举报举报举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