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被盗古墓图片,西安古墓被盗出土文物

 水晶苹果的 2016-01-07

地处黄河中游的石楼县,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中晚期,现为全国三个殷商出土方国之一。该县文物局局长曹哲源称:“在石楼随意刨开一块黄土都有可能找到文物。”因此,石楼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正成为盗墓者聚集的“圣地”,“每个乡镇都有一支专业的盗墓队伍,盗墓行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当地有民谣:“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石楼的文物部门却因为资金、人手短缺而无力保护。

一个盗墓者的死亡,山西被盗古墓图片,西安古墓被盗出土文物:
 

山西被盗古墓图片,西安古墓被盗出土文物

杨存民死了,死在他正盗挖的古墓中。

石楼县古乡村村民李双龙是知情者之一。

2008年6月27日中午,李双龙向记者回忆起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005年12月初,杨存民带着他的一个熟人找到风水先生李双龙,组成了一支盗墓队伍;12月14日,他们带上洛阳铲(一种探测地下古文物的工具)和铁锹到周围山上埋有大量古墓的石楼县麦家沟村踩点。

晚上10点左右他们挖到了一个已经被盗过的古墓,里面只剩下一些残瓦碎片。杨存民并不甘心,他开始挖墓穴周围的土,看是否还有文物遗留。

突然,李双龙感觉脚下一沉,周围的土塌了下去,杨被埋在了下面。当外面的两人手忙脚乱地把杨存民挖出来时,他已断气。

被盗墓现场

记者在曹哲源和文管所所长李大勇的陪同下,赶到义碟镇。今年正月里,李大勇在巡查中发现了一个刚被盗的汉代砖墓,当时留下的洞可能还存在。

“春季时,在石楼县任何一个乡镇都能轻易找到这样的洞,但之后大多被种庄稼的老百姓回填了。”李大勇告诉记者。

果然,当我们到达被盗墓地时,洞已被回填并种上了玉米,但该处与周围相比明显下陷,且土质较新。

在当地一位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山道而行;一路上随处可见瓦罐的碎片,甚至还有一些类似人骨的东西。李大勇说此处叫琵琶垣,属于商周遗址,应该有很多古墓。

在山顶的一处土堆旁,记者看到了一个盗墓者留下的洞,洞口大约有1.5米长、0.7米宽,成长方形;洞深3米左右,洞壁光滑,垂直而下;洞底部侧面有个能转进一人大小的开口,里面就是墓穴。曹哲源指着洞口说:“足见盗墓者水平非同一般。”

记者环顾四周,一个仅仅100多平方米的地方,竟然被挖了5个洞。
 

山西被盗古墓图片,西安古墓被盗出土文物

文物部门无力保护

2008年6月22日,石楼县公安局的一次技术防卫检查,要求包括县文物局在内的被检查单位有监控系统和双人值班等,检查完文物局后,工作人员对值班的李大勇说:“你们文物局什么都没有。”

这句话算是说到李大勇的心里去了。

记者在县图书馆内的一座两层小楼内看到了蜗居在两间房内、面积只有40平方米左右的县文管所。打开两扇简陋的大门,里面的一间便是文物仓库。一些古代的青铜器和瓦罐摆放在地上。李大勇说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一方面,这几年老百姓都懂得了文物的价值,从地里挖出文物后不再上交了。”曹哲源说,从1995年开始,文物局就再未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另一方面,县文物局原有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被调到市博物馆借展。”

更多资讯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