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迷恋产品方法论,脚踏实地执行这8个步骤就好

 昵称30010376 2016-01-07


文章来源/笔记Bang

作者/lj神经刀

持续了几个月的方法论培训,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累,心理累,生理累,当然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很多,概括起来就是“如今思考问题,都会按照方法论的体系想问题,而很少出现拍脑袋的情况”。至于问我方法论是否掌握精通,我明确告诉你,才刚起步!接下来,就来说说对方法论几个重要节点的看法吧。

原始需求收集。对于原始需求,我想说的就是,踏实记录,杜绝篡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大部分人都会犯这个错误,总喜欢加油添醋,喜欢加入主观观点,但往往就是这一些主观的因素,会使产品走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记载吧,如果你手头慢,用录音,最实在。

一、目标用户分析

分析目标用户是为了确定我们的产品是为谁而服务的,目标用户只有一类。具体做法:先通过调研、访谈及结合原始需求确定这是一类怎样的人。再通过细分维度,如基本属性、生活习惯等等进行详细区分,再逐一打标签。这里要注意,打标签切忌相互冲突,因为,一旦冲突了,就意味着你的分析有问题的。很喜欢一位老产品所说的话–打标签要慎重,因为每当你定义一类人意味着你在砍掉其余的人。

(截取部分属性分类)

二、干系人分析

所谓干系人,就是既得利益相关者,分析干系人的目的是通过找到他们的动机、期望来发现需求。干洗人的分类总体上有项目发起人、用户、客户、提供方、合作方、权利机构、项目团队这几类。找到其中的利益关系,分析其动机和期望是否满足和需要满足(牵扯到重要度的问题,如果是重要度低的,那么满足其需求就没那么重要了)。

(截取部分干系人分类)

三、竞品收集

这个过程主要是海量的收集到对产品有直接或者间接参考价值的竞品。利用精准的关键字(一定要精准)在各大市场都可以找到。另外,还可以通过如知乎、最美应用等有知识沉淀的网站找寻竞品的身影。我想说的是,要将创意最大化来寻找竞品,所谓的竞品可以是实体的,比如我要做计算器app,那么线下的计算方式有哪些?实体计算器、算盘、纸质计算等等就可以成为你的竞品,给你带来全新的启发。

四、竞品选择

啥是有参考价值的竞品?主要分为几类,直接竞品(即与产品完全相似)的产品、核心功能相似的竞品、交互相似的竞品、风格相似的竞品(服务于同一大类相似的目标用户),选择对竞品,你就成功了一大半,这至少确定你的设计不会低于平均水平!

五、竞品拆解

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拆解竞品的意义在于提炼功能模块,若出现好多个竞品都有的模块,必须纳入你的功能清单。拆解竞品的关键在于分维度,分好了一、二层级,后面的自然也就调理清晰啦,竞品到底需要拆解多细?我的理解是根据对你的设计价值到底有多大,拆解到已没有参考价值的程度,那就无需再拆了。具体细节今后再慢慢阐述。

六、情景罗列

前面做的工作保证了你的产品不低于平均水平,那么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情景是很关键的。首先,情景的基本5要素为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附加一个道具)。不断的罗列之后做排列组合,整成标题(如张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带来什么后果)。

(截取部分情景分类)

七、 情景描述

通过情景罗列,得出了许多情景标题,在所有标题中选择你认为重要的场景,即频繁发生,经常困扰的事项进行详细描述。这里的描述必须是靠谱的,接地气的描述,不能自己虚构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场景,那样毫无意义。描述的细节,需要体现肢体动作、情绪等等,在这期间,你也许会发现很多新的需求和功能点。

(截取部分情景标题)

八、 功能清单

这是最后的一步骤,也是最终的产物,将之前的所有步骤的输出物整合,形成一份功能清单,这份功能清单需有明确的模块,大功能层级。这里我就不再详细阐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