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火花、烟标祭屈原

 老刘tdrhg 2016-01-07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僧文秀的这首《端午》,道出了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方寸、火花、烟标中慢慢品味《离骚》、《九歌》等传颂千古的诗篇,追思屈原的爱国情怀,别有一番意义。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对内主张选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自尽。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洋溢着爱国至诚的诗篇,他感情真挚,想象丰富,神话传说运用得法,结构严整,民歌风格浓郁,在现存的《离骚》、《九歌》、《天问》诗作中,都熔铸了他那爱国主义精神与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以及遭受排斥和打击的悲愤感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一篇闪跃着爱国主义光辉的浪漫主义杰作。我国于1953年纪25《世界文化名人》和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 》都有屈原的形象(图1、图2) , 图3为我国台湾发行屈原邮票)。

      上世纪70年代湖北麻城火柴厂上世纪70年代出品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套花共8枚(其中两枚见图4、图5),主版以线描塑造了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诗人形象,副版则配有《九歌》中的“东君”、“山鬼”、“少司命”、“湘君”、“湘夫人”等人物图案。

     上世纪80年代江苏南通通燧火柴厂和天津火柴厂分别出品的“古代诗人”和“中国古代诗词”套花中均有“屈原”火花(天津火柴厂出品的“屈原”火花见图6)。两枚火花的副版上均印有《离骚》的诗句,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著、不屈,他那种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让人敬仰。

2002年,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古代诗人”套花中的“屈原”剪纸火花(图7),简洁几刀就剪裁出了一个性格鲜明、刚正不阿的屈原形象。

     广元火柴厂出品的《中国古代文学家》套花之一“屈原” 火花,用典雅庄重黄色衬底,清新亮丽地勾画出屈原的形象,画面笔墨酣畅淋漓,人物刻画帷妙惟肖,颂扬了屈原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怀(图8)。

湖南平江火柴厂上世纪70年代出品的“屈原”套花,采用虚实对比的布局、简洁夸张的造型,展现了不同姿态的屈原。火花上,屈原或仰天长叹、或捧简凝思、或忧心如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图9 )。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涪陵地区火柴厂曾出品了一套“历代诗人”火花50枚,第一枚“屈原(战国)”火花设计精美细腻,构图简练饱满,线条灵动飘逸,人物栩栩如生。但遗憾的是,设计者由于疏忽,将《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印到了火花中,实属张冠李戴(图10 )。

     此外,北京、湖南长沙、云南大理、四川资中火柴厂分别出品的“中外文化名人”、“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古代诗人”和“中华名人”等套花中均有“屈原”火花。有的火花配有屈原的生平文字介绍,图文并茂,让人喜爱;有的火花诗画相配,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卷烟厂以端午节为题材,出品了多种烟标,如上世纪50年代天津恒大卷烟厂出品的“五五”烟标,主版图案是屈原全身像,副版图案是一条乘风破浪的龙舟;常德卷烟厂在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屈原”烟标,主版图案中屈原身穿楚国大夫官服,身形如松,右手握着剑柄,扭头怒目而视,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诗人形象(图11、图16) 。

       上世纪90年代郴州卷烟厂出品的“屈原”烟标,主版图案是一个由两条龙支撑的圆月,中心是戴冠佩剑的屈原,他昂首伸臂,像在向天询问(图12 );等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主要活动,在已出品的烟标中,有很多展现了龙舟竞渡的场面,如山东临清卷烟厂出品的“龙舟”烟标,主版、副版图案都是一条古代的大型龙舟(图13);广西富川卷烟厂出品的“龙舟”烟标,主副版图案上都有两条龙舟,龙舟上,八组划桨手组成的团队正在奋勇划行等(图14)。

在这些烟标中,上世纪70年代长春卷烟厂出品的“端午烟”烟标(见图15),令人珍爱。这枚烟标纪念屈原的理念特别突出,它与郭沫若先生的历史话剧《屈原》有着紧密的联系,烟标的主版图案为刚直不阿、性格鲜明、正气凛然的屈原像,直接说明了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副版图案为婵娟像,婵娟是《屈原》中的女主角,屈原的女弟子,最后为救屈原而牺牲,被郭沫若先生称为“道义美的形象化”。

     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我们仍用传统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是要让我们和后辈继承和弘扬屈原精神,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

 方寸、火花、烟标祭屈原

方寸、火花、烟标祭屈原

方寸、火花、烟标祭屈原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卷烟厂以端午节为题材,出品了多种烟标,如上世纪50年代天津恒大卷烟厂出品的“五五”烟标,主版图案是屈原全身像,副版图案是一条乘风破浪的龙舟;常德卷烟厂在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屈原”烟标,主版图案中屈原身穿

       在这些烟标中,上世纪70年代长春卷烟厂出品的“端午烟”烟标(见图16),我特别珍爱。这枚烟标纪念屈原的理念特别突出,它与郭沫若先生的历史话剧《屈原》有着紧密的联系,烟标的主版图案为刚直不阿、性格鲜明、正气凛然的屈原像,直接说明了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副版图案为婵娟像,婵娟是《屈原》中的女主角,屈原的女弟子,最后为救屈原而牺牲,被郭沫若先生称为“道义美的形象化”。

       这些烟标,承载着屈原才华横溢、忠贞爱国的故事,寄托着人们对屈原无限的怀念。又到端午,欣赏这一枚枚烟标,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情操和崇高品格,跃然纸上,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我们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刊于《金竹邮讯》2015第6期(总21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