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猜想2016——谁会让人“万万没想到”

 nizijun 2016-01-07

  不念过往,不惧未来——刚刚掀开2016年的日历,我们更满心期待地猜想着未来将会怎样。送走了充满压力、彷徨、变动的2015,崭新的2016年能够带来多大的期待呢?尤其是对于家电、手机、消费电子、百货、购物中心等行业来说,经历了库存积压、技术迟缓、分分合合的2015之后,2016年仍然充满了未知数。

  猜想2016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万万没想到”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带着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去逐一揭开未来的面纱……

  文/记者  黄启兵

  万万没想到——手机行业谁会最先倒下

  在整个3C消费行业中,手机堪称是最受人瞩目的。但仿佛在一夜之间,智能手机行业在2015年就从充满朝气的蓝海,变成了压力和变数并存的红海。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国内一共生产了超16亿部手机,同比增长2.9%。在智能手机日益饱和、销量放缓的背景下,这并非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2015年底的时候,手机行业频频爆出不利消息,比如锤子手机的代工厂中天信就宣布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而厂家们从2015年下半年就相继调低了销售预期,如小米已经不再提年初的一亿台销售目标,魅族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2000万台销量之后、2016年的目标只是小幅增加500万台,而势头远不如前两年的三星手机,正在谋求产品线转型。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猜想就是:谁会先死?对照当年诺基亚以及更早摩托罗拉的衰败,其实也就在一两年行业形势巨变的转瞬之间。前几年诸多手机品牌大干快上,如涨潮一般趁势迅速崛起;而今潮水渐退,“谁在裸泳”逐渐显现。

  近来,行业内部屡屡爆出“一加手机被OPPO收购”的猜想。一加掌门人刘作虎原先出身于OPPO,种种关系就连OPPO公司在工商局的注册名称改名,都被业内解读为收购一加的前兆。一加方面极力否认。抛开事件本身,从行业侧面角度看,这的确映衬出行业舆论对于未来手机行业走势的担心。

  那些资源实力匮乏、市场逐渐乏力的手机品牌,显然濒临“死得快”的边缘。金立董事长刘立荣不久前就表示,全球手机市场6—10个品牌比较合理,品牌和产品会越来越集中,“适者生存,没办法,你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倒闭”——而谁先抢得“船票”,2016恐怕是个分水岭。

  展望点评:拼低价成为国内手机品牌的一个趋势,如果持续陷入价格泥潭,2016年必然有人要倒下,因为价格战不会带来利润,只会带来“伤害”。 

  万万没想到——夕阳产业借力互联网发光

  相比之下,传统的家电行业一直被冠以“夕阳产业”。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传统家电正在“互联网+”的旗帜下,向“智能家居”转型;而且家电作为家庭耐用消费品,仍然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

  只不过,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家电产品在内,2015年的销售业绩遭遇“寒冬”,中怡康、奥维云网等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均显示,家电整体销量均略有下滑。这也正是空调市场持续一年多在打“价格战”的主因,清库存成了第一要务。

  2016年预计这一状况仍会持续。不过,即便是总体销量下滑,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内部都在升级换代,更为节能的型号比例上升;艺术、健康、智能等功能迅猛发展,产品卖点多元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加快。

  展望点评:“智能家居”只是大趋势,传统家电产品迎合现代消费需求而转型才是正道;谁比谁更聪明,谁比谁就“活得更好”。

  万万没想到——互联网行业上演合并收购战

  热闹非凡的互联网世界,2015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年,携程与去哪儿、美团与大众点评、阿里与苏宁都纷纷“在一起”了。2016年这一趋势只有加剧而不会减弱。原因是:互联网世界经过近几年的“大干快上”,很多应用和服务“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本身就潜藏着“优胜劣汰”的因素;而从互联网行业最为依赖的资本层面看,初期广撒网似的投资也会越来越集中到优势资源,最终回归到相对稳定的业态来,那些带有重复意味的投资显然是要殊途同归的。

  展望点评:合并收购仍将是2016年互联网行业的关键词,因为通过收购能快速扩大版图,只不过,这种急速扩张之下是否会带来虚胖则值得深思了。

  万万没想到——刷脸刷机刷网络就能埋单

  互联网的发展变化,让传统的付钱方式,逐渐转入到手机支付当中。支付宝、微信以及NFC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支付相关的各种应用也风起云涌。2015年岁末,掌管着国内消费支付大权的中国银联相继与两大手机巨头苹果、三星达成了手机支付协议,一旦银联商户参与进来,在支付终端上实现支持,未来手机支付的通道将更为通畅,手机支付的手段也更加丰富。

  这个时候,传统给现金付费、刷银行卡付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刷手机”支付所取代。

  展望点评:卡不在,没关系;手机在,就能埋单。2016年将会是手机支付的重要开端之年,以后埋单只要刷一刷就能搞定。

  万万没想到——虚拟现实VR技术“山雨欲来”?     

  3C消费电子行业,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技术。2016年仍然呈现技术流派之争。在通信行业,无线通信网络将会升级4G+,多条通道并接的载波聚合网络将能够持续提升网速,甚至可以达到600M,而高通、MTK、华为海思等手机芯片的升级,将大大提升手机上网速度;在电视机行业,OLED电视、激光电视、量子点技术等多头并举,市场上乱战连连,厂家正在寻找未来之路;至于智能手环、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虽然亮点很多,但始终未能触及消费者“痛点”,尤其是不能成为手机那样可大行其道的大众类消费电子产品,总体上仍停滞不前。

  而2016年在新技术方面,最新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模拟产生三维虚拟世界的技术)将会进入“元年”,实现在硬件设备、内容服务整个产业链、价值链方面的全线加速度推进。行业中热门的虚拟现实产品,不外乎眼镜、头盔、球形摄像机、头戴式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而一直被视为瓶颈的内容、应用方面,能够凸显VR技术真实现场感优势的3D视频、游戏等在2016年将会日渐普及,乐视方面近期“跟风”发布了VR战略,除了与VR技术公司蚁视科技合作推出149元廉价手机式VR头盔外,重点在于提供VR视频内容和云后台服务。

  未来,VR内容库将覆盖电影、演唱会、教育、旅游、极限运动、新闻纪实、游戏等多个领域,相关领域将会出现大量的第三方内容商联合制作的内容。此外,利用VR技术的现场感,与明星互动将成为VR普及的催化剂。乐视计划在2016年拍摄或直播100场以上的VR Live演唱会,与当红影视娱乐明星打造VR频道、VR综艺节目、VR电影。而后台依靠全4K云技术,将有效解决目前VR观看中的眩晕问题。

  展望点评:VR在过去一年十分热门,但能否就断定这一应用会在2016年爆发?目前还不好论断,因为无论是应用需求、软件、硬件性能等都还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但起码用户多了一个尝试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