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嫁给了薛蟠 她还是颗珍珠

 真友书屋 2016-01-07


诗性的香菱

文 / 暄和


香菱的呆

其实更接近大智若愚


香菱与芳官、藕官、蕊官等人斗草,荳官手里有个“姐妹花”,香菱便说自己手中的是“夫妻蕙”。


香菱解释: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因被荳官笑话,说她是想薛蟠了,连个花也扯上“夫妻”。在晚间的夜宴里,香菱又抽到一枚“并蒂花”的花签,诗云:连理枝头花正开。


常在一处的姊妹里,除了守寡的李纨,唯香菱是成过亲的,此为“夫妻蕙”和“并蒂花”表面的意思,未尝不是曹公的障眼法。通常认为香菱最终是被夏金桂折磨致死,也有猜测,致死的结局并非原意,香菱最终情归宝玉。因为有“呆解石榴裙”的一节,跟麝月梳头有着相似的含义。按下不表,单说香菱的人品。


宝玉有“歪论”,说女儿未嫁之前是珍珠,嫁人之后光彩尽失,是颗死珠了;再老些,更变得不是珠子,是鱼眼了。香菱给了薛蟠,“呆霸王”是什么样子都知道,过得去就不错了,哪敢说幸福。“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落花》,下接一句:妒花风雨便相催。朱淑真也是个婚姻生活不幸、抑郁早亡的才女。这后一句恐怕才是花签的真意。


然而,香菱却从来是“珍珠”的品性,有着温润的光彩,即便“生平遭际实堪伤”。从小被拐,在呵斥打骂里长大,好容易有了个见了她立马转变性取向的男子要娶她,半路偏又给薛蟠抢了去。本名甄英莲,意“真应怜”。就这么一个似乎早该被多舛的命途折磨到油尽灯枯的姑娘,仍通体散发得了风露的、“不是花香可比”的清香。



87版红楼梦的香菱


香菱本性具足地相信美好,相信远方和诗。她的相信不是叶公好龙似的,而是苦志地学。“香菱学诗”是书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黛玉让她先读王摩诘、老杜、李青莲做底子,再读“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香菱当真废寝忘食、如痴如魔。一段时间后,黛玉听她对诗有了些见解,给她布置了作业。香菱先作的两首都不甚满意,然“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为众人称赞,不仅好,且立意新巧别致。尾联“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暗合了自己身世。古人说“诗言志”,这一点最是难得,有了“志”,再锦上添花不为过。


宝钗说“呆香菱之心苦”,给香菱一个“呆”字;黛玉却说香菱是个极聪明伶俐的,这就很能看得出两位对香菱诗性的态度。在众人旁观香菱思诗的时候,宝钗不失时机地要“教导”宝玉:你有这个心,学什么不成。宝玉在心里给了个喝喝哒。而黛玉面对香菱的求教,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真心地在帮助她,两人到底有相近的地方。香菱也不是真的“呆”,选老师就是个明证,为何不选距离近的宝钗,而要找黛玉呢?可见香菱内心亦有分证。


香菱的呆,其实更接近大智若愚。坎坷命途里,她似乎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从未有过反抗,可这何尝不是她的智慧。更可贵的是,她又始终保持着欣赏美的勇气,怀着一颗诗性的心,所以到八十岁,她也还是颗珍珠。


当然,诗性没什么“用”,跟学问一样,没有也能生存,却不一定是真的活着。

点击图片阅读


宝钗是牡丹



湘云是海棠



探春是玫瑰



黛玉是芙蓉



李纨是梅花



麝月是荼蘼



袭人是桃花

……

这是作者暄和的 群芳歪解 专栏

花红柳绿 持续刊登




植物录 / 笔记 / 食源 / 花花世界 / 疗愈与美容 / 花草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