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简单的拼布手艺

 待花时个人收藏 2016-01-07

      图:黄宇诗(右)第一次来到杨红的工作坊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女红”,在中国有?数千年歷史,刺绣、缝纫、拼布、编结及纺织等都归“女红”类别。据说,拼布手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与中国北方地区,其后流行于美国。比起繁复多样的中国传统“女红”,拼布或许更“信手拈来”,然而,随?拼布手艺流传发展,后经日本将其发展成系统化及制度化的教学课程与师资培训方式,现今,日本手艺普及协会拼布资格培训,成为了世界拼布学习者的公认指标。/文:周怡、陈惠芳 图:蔡文豪

      杨红便是热爱及追捧拼布手艺的其中一位。约十年前,她也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因为孩子,辞去了工作,相夫教子之馀,她闲来开始找活干,刺绣、编织、丝网花和?花都玩过,一次偶然,在书店看到台湾某老师的拼布教书,发现那些碎花布,竟能做出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而后便开始了拼布自学阶段。

      可用亦可赏

      缝衣针、线、碎布,这些简单的材料,经过个性化的拼缝,能够造就各式各样的拼布作品,如今的拼布用品,除了日常生活品的实用性,更多了艺术的内涵,一件件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生活艺术品,在DIY潮流的波澜下,拼布在日本、韩国、南亚以及台湾,早已广泛流行。

      拼布在内陆的发展还是起步阶段,台湾相对发达,上海于前年举办了“国际拼布节”,香港的拼布发展,起步最晚。

      “那时候,在香港很难找到老师和拼布材料。”杨红回想自己开始自学的时候,都是收集市面能买到的教科书,“香港根本没人玩拼布。”也难怪,在这样紧迫的生活空间,少有人能坐下来,静静地一针一线恍若古代的慈母。

      而杨红经过几年往返于香港和台湾的学习,现在她已取得日本手艺普及协会颁发的讲师证书,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坊“妙布可言”,同时开班授课。

      虽说拼布比“女红”更简易,但它毕竟也是个细活。“细心和耐心是必要的。”无论小到杯垫,大到床垫被子,拼布製作的第一步,便是构图和颜色搭配。此外,最重要的还是对拼布手艺有?浓厚的兴趣,“我自己就几乎是沉迷,常常做到不愿睡觉。”

      材料方面,杨红介绍说,拼布所使用的布料,基本上是日本或美国进口,日本的布料适合手缝,美国的适合机缝,香港并没有专门生产这些布料的厂家。

      巧藏造者情

      来到杨红的工作坊採访,乘学生还没下课,记者走马观花地欣赏了一圈工作坊内的拼布作品,手袋、挂饰、布垫及各类小品,可爱、精緻。试问价钱,杨红说,很多人都这么问,“我可以教你们製作,但是我不卖它们。”

      市场上,一些拼布作品的价格不菲,一个简单的拼布布包,根据布料和手工,至少就要上千元,或许有人会想,倒不如买个真皮的,而在杨红及拼布爱好者眼中,它们不只是拼布,“它们是我情感的一部分。”

      已经取得手缝讲师的证书,杨红现正继续攻读机缝证书,面对工作坊里一件件作品,她更欣慰的是教会了更多人拼布手艺,她还希望,未来能够和学生们一起举办师生作品展,让更多人认识拼布手艺,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