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解读:熔断暂停利好股市 明日或现大力度反弹

 zyqzcy 2016-01-07

  搜狐证券讯 据证监会1月7日消息,三家交易所发布通知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搜狐证券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决定对股市的影响。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刚表示:今日熔断后,各方都在期待监管层暂停或完善熔断机制的措施。如今确认暂停熔断,对股市是利好消息。预计经过两天的调整后,明日市场会出现大力度反弹。不过,若反弹力度过大,指数更容易出现破位下行,在人民币贬值、基金调仓压力下,行情的持续性将有待验证。

  中期来看,预计监管层将对小盘股抛压进行化解,再加上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房地产、有色等行业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望带动新的投资者入市,预计将带动一波新的行情,股市将实现探底回升。

  从长期看,投资者对市场不能过于乐观,但也不必过于悲观,毕竟中央对证券市场顶掉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预计5—10年间,中国股市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何诚颖认为:取消熔断机制可能是当前市场所期待的,毕竟4天内频繁触及阈值意味着这一机制的推出可能欠缺深度论证,投资者已对其效果产生了严重怀疑。如果短期内继续触及熔断阈值,甚至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实际上A股的涨跌停限制已经是防护风险的一道隔离墙,再引入指数熔断机制难免有画蛇添足之感。

  从A股的熔断设置规则来看,5%和7%的阈值并非难以触及,在今年夏季的股灾中超过5%的日跌幅就超过了20次。但在没有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即使出现大跌,买卖双方的博弈使得市场仍能在多空分歧中保持一定的成交量。而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引入熔断机制实际上很可能在跌幅不到5%的时候就引导出一种触及阈值的预期,从而使这种预期很快自我实现,这就导致股市微量大跌提前收盘,非常不利于市场交易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发挥。大多数投资者也认为,熔断并不能减少波动,与A股的t+1交易制度和涨跌停制度也相矛盾。因此,取消这一制度应该是及时的。

  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郭峰:从今年第一周连续两天熔断来看,很显然这个制度并没有达到预计的稳定市场的效果,反而由于磁吸效应而加速下跌。从成交量就可以看出,周四1800亿的成交量,就使得两市蒸发了3.5万亿市值,很显然这是非理性、非正常的状态。熔断取消后,股市将回到自身运行的趋势。

  郭峰认为,股市经过恐慌性下跌接近探底,3100点已接近去年十一时跳空缺口位置,沪指在3100点附近已进入超卖的过程,有技术反弹需求,熔断暂停后,短期恐慌性会有所减弱,指数预计会展开快速报复性反弹。

  不过,反弹高度不太乐观,因为尽管短期无量反弹将得到遏制,但毕竟沪指跌破3500支撑后,在大小非解禁、注册制、人民币大跌等不利因素的压制下,预计会在3100点到3500点进行箱体震荡。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知错就改,这也是一个试错、纠错的过程。

  知名私募投资人但斌:为此感到庆幸,看样子领导还是能当即立断,听取市场的声音。现在至少消除了流动性隐患。

  【相关解读】

  资深金融人士:监管层暂停熔断机制很正常

  熔断机制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必然有诸多好处,市场和投资者均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过程。与此同时,出现制度和规则的调整甚至暂停,不断适应市场的新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在经济发展节奏和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新制度的出台和不断调整节奏也可能会加快,不宜过度解读和纠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