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汉青的马甲 2016-01-08

春夏秋冬 张国荣 - 陪你倒数

从小奶奶最疼爱我,她最看重时节。

上了年纪后,每到节气前后,

她都会腰酸腿疼到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所以,从小在我的心理意识中,

节气都是特别神圣的一种随季的生活准则:

春分一到,天就暖了;

白露一到,天就凉了:

每个节气都对应着气候变化,非常准。

——节选自朱伟《微读节气》

立春正月节

立春要嚼萝卜"咬春"。萝卜叶其实本也名"菘",开紫花名"紫花菘";根名原为"芦菔",俗传简为"萝卜"。为什么吃萝卜?因为它是一冬风霜生甜之物,形若冰玉,理气和中,甘甜正是入春需补之物;甜后所含微辛,又隨应了春气勃发。明朝文人杨慎夸"萝卜上场,医者下场",有点夸张,却不无道理。

雨水正月气

雨水节气。读周邦彦的"越调春雨",上半阕是:"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pei,旗端流苏,泛指旗),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忆,自怜幽独。"雨帘如飘拂青玉之旗,真有想象力。

惊蛰二月节

惊蛰节气。范成大当年有“初惊蛰”词:“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鹁鸠逢春雨才鸣急——“疏疏春雨,鹁鸠唤起春眠”。浥是沾湿,燕支是胭脂——“临窗拥髻愁难说。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

春分二月气

春分,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就到霏霏雾雨杏花天了。杏花先开于桃李,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春色便都被唤醒,杏花烟雨因此是最美的意境。还是喜欢晏几道这样的句子:"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朝云信断知何处。"

清明三月节

未见清明雨,烟如缕,清明已过。清明一过,便是暖蒸香透天气。清明节前烟纷飞,细风吹雨弄轻阴;清明节后柳风骤,风暖晴热,春便到了匆匆将谢时节。海棠桃李已然褪色,蜂群飞至,蝶影流连,燕雏呢喃,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晚春最后的美景,便是“柳絮尚朴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了。

谷雨三月气

谷雨,谷雨节气后,熏风染林野,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了。伯劳就是劳燕分飞中的“劳”,“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惆怅得很。戴胜是头顶美冠的鸟儿,戴胜拂桑,戴胜鸣桑间,早起就花满地了。谷雨过后,蝌蚪变成青蛙,到了入夏,该是“黄昏烟雨乱蛙声”了。

立夏四月节

立夏。夏是看云、待风、听雨、赏荷的季节。春去来几日,流目夏云生,倏忽便就嵯峨了。春花红,夏云白,野含时雨润,山杂便夏云多;野云低渡水,檐雨便细随风。而云雨烂漫中,流虹蛙鸣,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就啭黄鹂了。此时,槐香暗度,绿苔新酿,堤边柳浪斜穿之中,便是满衣风洒绿荷声了。

小满四月气

小满,"小有盈满"。樱桃红了,青梅杏小,稻水漠漠,麦风却已冉冉。描写麦风的句子,我最喜欢徐凝的"燕支颗破麦风秋"。"燕支"显然是白居易诗中"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所指的荔枝。"燕支颗破麦秋凉,多美呵。"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应是芒种节气了。

芒种五月节

芒种时节螳螂生,伯劳鸣,反舌无声。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其实处处都是诗意横生,稍稍梳理一下,便觉趣味无穷。给“百科”加些色调吧——几乎所有的“百科”都那么枯燥无味。

夏至五月气

夏至,昼晷至极,由此夜长梦多,"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了。夏至一阴始生,蝉感阴而鸣槐枝,萤喜阴而递晚香,汗流虽开始浃背,但轩窗刚栖白云,转眼就"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骤雨残虹交替,豪爽洒脱至极。而紫霞红衬之后,好风徐来,飘鹞吾裳,草露月中繁,虫鸣思不喧,断云流月更美。

小暑六月节

农历五月最后一天,要道别仲夏,明起进入季夏了。五月天长日短,绿树拥满炎氛,草浪就溢透了烟霞。五月黄鹂啄紫椹,新樱熟了,麦黄茧成蛾,菡萏就发荷花了。五月江深草阁寒,池盼冻雨,山映火云,便窗含紫霭。五月夏云浩荡,片云头上黑,便有闪电痉挛,骤雨疾驰,月出雨云之中。能不忆五月如诗?

大暑六月气

大暑节气,读晏殊当年消暑的蝶恋花词:"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忪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雨后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莺从扇中惊飞?"的的"

立秋七月节

立秋。秋是成熟季节。秋天为高,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秋光为清,晚来高树清风起,夜雨染成秋水碧,朝阳再借胭脂色。秋水为长,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月似潇湘。秋色为重,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秋吟为醉,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

处暑七月气

处暑后,秋雨频临,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梧桐雨过,长薄秋烟飘散,秋容就一天天淡,晓气便一天天清了。所谓秋晶澄回壑,霁色肃明林,夏衣临晓薄,秋影就入檐长了。秋风白,秋野明,满目秋光似镜,就夏思残,秋怀动了。此时虫沸声才美——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多空灵。

白露八月节

白露第三候“群鸟养羞”。羞就是美食:“馨而夕膳,洁而晨羞”,“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早餐称“晨羞”,很雅。后来才将此羞为馐。所以,“养羞”就是储藏食物,准备过冬。《夏小正》:“九月丹鸟羞白鸟”,这里的“白鸟”是蚊子。鲍照的“玄武藏木阴,丹鸟还养羞”就出于此。

秋分八月气

秋分节气。秋分后,冷露无声湿桂花,鲤鱼风起芙蓉老。农历九月风称"鲤鱼风",此时卷帘芳桂余香尽,留下残荷难藏鸭,疏雨暗池塘。秋分后,几家稻熟几家麦香,风逼柳凋,芦荻始飞花了--送君别有九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水绕芦花月满船的意境极美。芦花千里霜月白也美,但那是寒露后的景像了。

寒露九月节

寒露,紫菊黄花风露寒。寒露与霜降是晚秋最后两个节气,寒露后,秋声乍起梧桐叶落,冷风淅淅疏雨潇潇,黄栌苦竹就都有愁意了。此时露寒烟冷蒹葭老,日暮纷纷惹客衣,月照石泉金点冷了。而晨起芦荻花多触处飞,天外就有征鸿寥唳,雁阵匆匆南飞了。再过半月,就该满地落叶无人扫,喔喔晨鸡满树霜了。

霜降九月气

霜降,青女丁宁结夜霜了。薄情青女为霜,这“丁宁”是她带来的别秋音讯,“一梳残月伴新霜”、“碎霜斜舞上罗幕”都很美。此后,宵露珠零,风刀碎剪,可怜青青草,一夕生意尽,喧天鸦诉寒中,虽仍有枫丹草白、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之美色,却是落叶声催,枯草霜花白,秋野日疏芜。严冬即将叩门了。

立冬十月节

立冬。冬夏两字的部首都是夂(zhi),像走路姿态,后脚跟前脚,冬在上,夏在下,象征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底下两点,丶(zhu)是断句的顿号,代表“有所绝止而识之”。冬因此是静思的季节,四季到此终了,新岁自此孕育。冬日烈烈,飘风发发,烈烈是冽冽,发发是风声:“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小雪十月气

小雪节气。小雪是轻薄轻盈翩翩在树隙间起舞的雪,所谓片片互玲珑,烂漫乍寒之中,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小雪于是飞扬还无需定处,迷濛又徘徊,盈回又依恋,乍微而席地,萦满便无风了。戴叔伦诗:“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十一月节

大雪节气,又到王维所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时。咏雪诗,李商隐有“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是小雪。白居易的“散面遮槐市,堆花压柳桥。四郊铺缟素,万室甃琼瑶”,大雪了。还是李后主的“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更有味道。

冬至十一月气

冬至,夜长昼短,古人这一天要祭祖,然后彼此贺冬。“其夜,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主家宅光明,攒火围炉,合家共坐,以助阳气”,与除夕守夜差不多了。北方人爱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其实,《燕京岁时记》的说法也是“冬至馄饨夏至面”,因为馄饨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正应合冬至一阳初生。

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节气,阳气躁动,阴气拼命阻击,天气因此将进三九严寒,最冷时节。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曙光射寒色,鸡犬都寂无声了。此时参差皆寒吹,寒鸦都难栖身,夜寒就雪连天了。所谓“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但皎皎有风前玉树,盈盈有月下冰魂,雪消平野晚烟昏时,寒香一树梅了。

大寒十二月气

大寒节气,春的脚步近了。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已到探春时节,柳梢梅萼分明了。那早春孕在严寒之中,是先到垂杨,后到梅花。波拂黄柳梢,风摇白梅朵,细禽啼处,戾风就软了。而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春就该染着梅香、穿过柳丝,含羞着踮着脚尖来了。

-End-


内容来自: 央美艺术品 ID:yangmeiyishupin

本期文字来自朱伟微博。动图来自中国插画家Oamul的24节气插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