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标GB30000系列解读之氧化性固体

 百战归来 2016-01-08



在上一期中,合规化学主要为大家解读了“急性毒性”的相关技术内容。在本期中,我们将带大家了解GB30000系列中的另一项重要物理危害——GB30000.15:氧化性固体。

氧化性固体是指本身未必可燃,但是通常会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在标准中,根据危害程度的高低又将氧化性固体分为3个小类。

那么是如何对氧化性固体进行分类的呢?分类标准/方法是什么?标签要素有哪些?有哪些常见氧化性固体?使用时需注意哪些?在下文中,合规化学网为您一一揭晓。

一、分类标准

在GB30000.15中,氧化性固体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联合国TDG《试验和标准手册》(第5修订版)第3部分34.4.1试验方法O.1进行,如表1所示。




然而,在2015年新发布的《试验和标准手册》(第6修订版)中,氧化性固体危害分类方法新增了一个O.3的标准,同时在现在联合国GHS制度以及TDG规章范本中也均已采纳该新增试验方法。与老的O.1方法相比,新方法主要差异体现为以下几点,如图1所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国内标准的滞后性,目前国内标准暂未采纳新增的试验标准,因此国内企业在对物质或混合物进行氧化甄别性试验时(尤其是危化品登记用途时)需依旧采纳O.1标准进行试验。


二、标签要素

依据GB30000.15标准要求,氧化性固体的GHS标签要素如表2所示。



三、示例列举

在《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除去第2828项,氧化性物质总计174个条目,其中氧化性固体共计156个条目(类别1物质为15个,类别2物质为107个,类别3物质为34个),氧化性液体共计18个条目。不难发现,目录中氧化性固体占氧化性物质总数中的绝大多数,达到了89.66%。合规化学网在此给大家列举几个常见氧化性固体,如表3所示。


四、注意事项

1) 氧化性固体虽然不属于爆炸物,但是不代表其无任何爆炸风险(大量储存或在某些极端条件下也有爆炸危险),在日常操作、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需格外注意;

2) 在进行氧化性固体试验时,应使用所提供形状的物质或混合物进行试验。当进行供应或运输目的时,物理形状不同的批次需分别进行试验,从而准确判别其危险类别;

3) 氧化性固体在任何使用环节,均需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任何涉及使用该类物质的人员均禁止吸烟,不得使用明火或进行加温处理;


4) 避免接触可燃性物质,避免接触还原剂。需与不相容材料进行隔离处置;

5) 在生产过程中,需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等;

6) 在处置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规章标准,不得擅自与其他类型物质进行混合处置;

7) 企业在氧化性固体的经营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需根据法规/标准要求,制作合规的SDS报告及标签,同时需在产品包装中张贴对应包装标记。


如您有相关技术咨询或需求,欢迎联系合规化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