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季肉鸡养殖四大诀窍

 昵称30006582 2016-01-08

秋冬季节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非常重要也让很多人疑惑的事情,有时候感觉自己为了养好这批鸡起早贪黑已经很勤奋了,可是最后还是没有把鸡给养好。其实饲养还应加强肉鸡免疫、断喙、饲料以及饲养人员的管理等,因此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透做细,养殖效益才能提高。

  诀窍一:保温通风结合

  秋冬季气候变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

  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同时,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

  诀窍二:谨防氨气蓄积

  秋冬季,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因舍内氨气蓄积,氧气相对缺乏,加上天气寒冷,鸡的代谢率增高,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室内湿度不要过大,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诀窍三:强化饲养管理

  1.科学管好新进雏。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雏鸡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是长距离运输的鸡。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

  2.地面干燥不返潮。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另外,要控制饮水,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但不多供水,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不在舍内贮水,防止垫料吸水,用水管时防止跑水。

  4.饲料营养巧搭配。由于秋冬季气温偏低,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应当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满足其需要,饲料中不过量用盐,防止喝水多,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另外,饲料中含脂率不要过高,否则会使粪便黏稠,落在垫料上易板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