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八件

 待花时个人收藏 2016-01-08

“京八件”就是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为清宫廷御膳房始创,流传至民间。以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新开发的“京八件”产品选用了玫瑰豆沙、桂花山楂、奶油栗蓉、椒盐芝麻、核桃枣泥、红莲伍仁、枸杞豆蓉、杏仁香蓉等八种馅料。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京八件
  • 主要原料: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
  • 分 类:京味糕点
  • 口 味:八种口味
  • 特 点: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

简介

京八件正在加载京八件

京式风味糕点。为清宫廷御膳房始创,流传至民间。以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一般做成扁圆、如意、桃、杏、腰子、枣花、荷叶、卵圆等八种形状。 有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太师饼、椒盐饼、枣花糕、萨其玛等。

红花绿底的纸包装糕点盒,用纸绳捆扎并附有红色“门票”,在北京消失了五十余年的“京八件”礼盒,今天重现在稻香村门店。

传统

民俗专家告诉记者,旧时北京人探亲访友讲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又分为“硬皮八件”、“奶皮八件”和“酥皮八件”3大类。

京八件正在加载京八件

“京八件”原是清朝皇室王族在重大典礼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品,后来从宫廷传到民间,因其味道香醇、造型美观,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钟爱,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京城百姓礼品往来的首选。附在匣子上的红色“门票”上注明商号名称和糕点式样,既喜庆又实用。

在民俗专家王作楫先生的记忆之中,1947年以后,这种礼品糕点就慢慢见不着了。需要说明的是,与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点心匣子”相比,这种盒装糕点的包装和“内容”都更为讲究。
稻香村今年推出的“京八件”礼盒装有椒盐饼、太师饼、白萨其马、枣花酥皮和印着福、禄、寿、喜的糕点,都是正宗的京式点心。不过,在原料的配比上更符合现代人对绿色、健康、保健的要求。

大八件

传统的“大八件”共分以下八种,就是:

京八件正在加载京八件

1.象征幸福字的福字饼。

2.象征高官厚禄的太师饼。

3.象征长寿的寿桃饼。

4.有方形带有双“喜”字的喜字饼。

5.有象征财富的银锭饼,是椒盐咸酥馅。

6.是像一卷书的卷酥饼,也是椒盐咸酥馅。

7.有谐音“吉庆有余”的鸡油饼。

8.还有枣花饼,可能寓意年轻的夫妇早生贵子,而且要有男有女花搭着生。

共八种,分别为福、禄、寿、喜、财、文等,既文雅又形象地把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现出来,这就是“大八件”名称的来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