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12--桂

 昵称10375948 2016-01-08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12---桂...

                                    2016-01-08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一);梁章鉅;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独秀峰在桂林市中心;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二);梁章钜;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盂简题名;上联,贤守遗区,指颜延之;雄藩旧馆,指此是明靖江王府;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三);王维緘;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一)

梁章鉅

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独秀峰在桂林市中心。山麓有读书岩,南朝宋颜延之任桂林太守时曾在此读书,写有《五君咏》(五君指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宋元祐年间,郡守孙览遂在岩前建?五咏堂?,后被毁,清道光时广西巡抚梁章鉅重建,刻《五君咏》于石,并题此联。舜洞,在桂林市北虞山西麓。尧山,在桂林市东郊。鸿轩凤举,语出《五君咏.向常侍》:?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鸿,鸿雁。凤,凤凰。古人认为同是美鸟,常用以喻君子之德。轩、举都是飞翔的意思。据《晋书.向秀传》:?(嵇)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按嵇康、吕安都是当时大名士,向秀却愿做嵇康打铁的助手。又和吕安在山阳种菜,引以为荣。上联写景,谓独秀峰巍然挺拔,登峰远眺,可以尽览舜洞、尧山以外的景色。下联抒怀,登堂怀念历史上的贤人,人们在景慕咏叹之中获得精神境界的提高。上联写景是陪衬,重点在下联?鸿轩凤举?一句。作者和他的同僚重建五咏堂,旨在景仰昔贤,有如向秀之附骥于嵇康、吕安,感到识拔、提携的光荣。联语怀古思贤、写得典雅而情景交融。 (蒋竹荪)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二)

梁章钜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盂简题名

上联,贤守遗区,指颜延之。他曾任桂林太守,在此处读书。

雄藩旧馆,指此是明靖江王府。下联,叔齐作记,指唐人郑叔齐,著有《独秀山新开石室记》。孟简题名,唐代平昌人孟简,字几道,工诗文,据传独秀峰刻石即其所书。联语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非梁氏老手,不能为此联。 (吴关镛)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三)

王维緘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故人

上联大意:万物创造者本来没有私心,却把烟波缭绕的美景移来,使这里开辟了新境界。造物,创造万物者。《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下联大意:內心领悟不必远求,就在此佳山好水中,仿佛可以见到古贤人之风貌。会心不远,《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也。?故人,指南朝宋桂林太守颜延之,他曾在此读书,赋有《五君咏》,宋元祐间郡守孙览建?五咏堂?以为纪念。联语由远到近,由外到內,写景怀人,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扣景切题的佳作。 (商启予)

桂林七星公园栖霞寺

石古苔痕厚

岩深日影悠

公园在漓江东岸,以七星岩之溶洞闻名,乃桂林著名风景区。栖霞寺在普陀山腰。此联有一种闲适、空灵的意境。石古岩深,故苔痕厚而日影悠,全出自然,不假雕凿。由古石、绿苔、深谷、日影,构成了一幅自然界古朴的图画,读之有恬静怡人之感。 (王明珍)

桂林叠彩山白云堂

陈少岩

钟磬出林和石籁

风泉绕屋送秋声

山在城北漓江之滨,一名桂山,又名风洞山。山石层层橫断,如彩绸锦缎相叠,故名。声音是景区的轻音乐,本联着重写出了景区之声。出句写钟磬声在山林间回荡,与岩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唱和。对句写秋风飒飒声与清泉潺潺声相合奏,绕着白云堂飘拂。全联展现了叠彩山的勃勃生机。联语中?钟磬?对?风泉?,是器乐之声对天籁之声,?出林?与?绕屋?是动宾词组相对,都十分工稳。 (王明珍)

桂林叠彩山风洞(一)

张祥河

漓江水绿招凉去

常侍诗清赏雨来

山风洞在叠彩山明月峰山半,由前面的叠彩岩与后面的北牖洞组成,似一葫芦,南北宽大,中间狭小,前后贯通。盛夏时洞外炎暑逼人,洞内则凉风习习,?洞锁烟霞六月寒?,极为惬适。作者是诗人,善于驰骋想像,既重组了客观景物,也改变了语言结构。出句扣景点写风:凉风被漓江绿水招引而去,?招?字使绿水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对句扣住历史人物(山有唐代桂管观察使,后任散骑常侍元晦的清赏处遗迹)写雨:好雨为欣赏常侍的清诗而来。此句语序应为?雨赏常侍清诗来?,为与上句?漓江水绿?对仗,作了变通。 (余心乐)

桂林叠彩山风洞(二)

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此联写炎夏季节游人游览风洞的感受。上联说进入洞门,凉意沁人心脾,真是?别有天地非人间?;下联说对大自然这一赐予,人们不禁产生由衷的喜悦。联语既写出了风洞的?清凉?,又表现了游人的?欢喜?。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随景生,十分简洁传神。 (王明珍)

桂林南薰亭

蒋绮龄

山从衡岳分来,数云外芙蓉,画本都收眼底

水向苍梧重汇,听江头琴筑,元音犹在人间

南薰亭在桂林北极路东、虞山舜祠左侧。《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薰亭?,即据此命名。此联写桂林南薰亭山水风光。上联从山写来。桂林地处越城岭以南,都庞岭以西,附近诸山多与衡山关联,所以说桂林诸山是从衡岳分来。芙蓉,荷花,桂林市西群峰环绕中的西湖上遍植荷花,景色十分秀丽。登亭眺望这一带如画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下联从水写来。苍梧,即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境内,湖南的湘江和广西的漓江在苍梧汇合。筑,古代弦乐器,形如琴,十三弦。桂林北舜山上有古迹?韶音洞?,相传舜曾在此奏韶乐。闲坐亭上,可听到江边有人弹奏古韶乐之声。联语描绘景物从远到近,有声有色,能紧扣景点特征写来,因得含蓄隽永之致。 (吴关镛)

桂林普陀精舍

马君武

城东佳景,常绕梦魂,叹半生飘零,遂与名山成久别

岭表旧都,屡经历乱,望故乡英俊,共筹长策致升平

普陀精舍,在桂林城东普陀山上。楼台岩洞众多,山水奇美,如此?佳境?,不免令游子魂牵梦绕,感叹起?半生飘零?的身世,别恨绵绵。上联就是通过这种离情别恨来衬托?城东佳境?的秀丽。下联写久别重逢时的愿望。岭表旧都,指桂林。这里景色美好,但人事不谐,历经战乱,激发了作者与父老乡亲共谋大计、使家乡康乐升平的抱负。英俊,犹言英杰,指家乡父老。联语一唱三叹,感情真挚。 (张君宝)

         桂林月牙山小广寒楼;王力;甲天下名不虚传;冠寰球人皆向往;小广寒楼因?月牙?而名;阳朔公园;王大令;簪山带水最奇处;风户云梁独上时;阳朔公园在阳朔县城内,四面环山,中有溪流如带,独;写;阳朔画山;春在江山上;人入画图中;桂林阳朔漓江中,九峰相连,耸立江滨,临水石崖,平;壁上石纹交错,远看似一幅巨大壁画,近看山壁,则如;藤县访苏亭;梁章鉅;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

桂林月牙山小广寒楼

王力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若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连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宴庆升平

小广寒楼因?月牙?而名。上联放眼空阔,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各地名山胜景相比,点出桂林山水的奇、幽、雅、佳、高、穆、妙、故, 而后归结到激奋起人的精神志向?倜傥豪情?。下联紧扣桂林的具体名胜,一路写来,令人应接不暇。连用了振衣、探隐、寄傲、放歌、泛舟、 品茗、赏雨、赋诗等不同的表情动词,故自然?引起来联翩遐想?,而后归结到农、士、工、商的升平景象。全联表达了对祖国山河,尤其是桂林风光欣慕之情,歌颂了河清海宴,各展鸿图的大好形势。全联以四字句为主,连用排比,有强烈的抒情气息。

阳朔公园

王大令

簪山带水最奇处

风户云梁独上时

阳朔公园在阳朔县城内,四面环山,中有溪流如带,独秀、西郎、钟灵三山耸立其间,山上有放鹤、会仙、卧云三亭,景色奇丽。上联抓住空间来

写。要选择山如玉簪、水如罗带景色最奇的地方观赏。簪山带水,意谓山似美女的碧玉簪,水像青绿色绸带。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下联抓住时间来写。要在清风拂户、白云绕梁的时刻,独自登临。云梁,云气绕梁。作者提出游览此园最理想的地点、时间。用语十分空灵含蓄,富有诗意。 (蒋竹荪)

阳朔画山

春在江山上

人入画图中

桂林阳朔漓江中,九峰相连,耸立江滨,临水石崖,平直如削。

壁上石纹交错,远看似一幅巨大壁画,近看山壁,则如一群骏马,形象栩栩如生,因而称为画山.清代画家曾赞云:?山以画为名,画白天公设,人间老画师,到此寸心折。?出句说,漓江弯曲如带,环抱座座青山,春色即在江山之上。对句化用明代廖学古《咏阳朔碧莲峰》?人家都在画图中?诗意说,山名画山,引入游赏,游人尽入画图之中。联语通过春之活动于江上、人之介入画中的奇想的描写,寓静于动,极言阳朔江山之美,画山之秀。 (余心乐)

藤县访苏亭

梁章鉅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亭在藤县藤江江月楼旁,宋代苏轼贬官琼州时,曾在藤江泛舟题诗。后

人在此建亭纪念,亭内有苏轼戴笠蹑屐画像。孤臣,指孤忠之臣,谓忠心耿耿却得不到朝廷信任。扁舟留句去,指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乘小舟途经镡江,夜半赏月作《江月》诗,有“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句。镡江即藤江,相传唐有招抚使乘舟坠剑于水,故又名剑江。过客,过路主人。“空江”句是吊古,古人已去,空江独流,向谁弹我心曲?本联以“我”对“公”,表达了作者对苏公的崇敬与怀念。 (曹云岐)

藤县访苏亭

姚若虚

万里赴琼儋夜起江心弄明月

一亭抚笠屐我从画里拜先生

全联不写作者登亭所见,而紧扣亭名深意写所想所为。上联写苏轼贬官琼儋路经藤州 ,在藤江泛舟题诗。?万里?一词充满了深切同情,?夜起江心弄明月?则写出了苏轼的旷达与洒脱。访苏亭内有苏轼戴笠蹑屐画像,下联一个?拜?的动作,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苏公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联中写的所忆所为,其实是所有登亭人的?规定动作?。

广西桂林桂山书院联:

桂林无杂木

山水有清音

梧州观鲤亭联:

禽鸣听悦耳

鲤跃视神怡

这是一副回文联。观鲤亭在梧州北山园内。

梧州冰井

金武祥

冰井留铭且喜诗人足千古

云山如画恰宜冷地作重阳

冰井,是唐朝容管经略使元结寄理梧州时,在城东发现的一口古井。其水甘寒若冰。因与隔江火山遥遥相对,于是起名为?冰井?。元结并作了?冰泉铭?刻碑立于井旁。?冰井泉香?是 梧州?古八景?之一。

宜山白龙洞联:

石达开

挺身登峻岭

举目点遥空

宜山燕子岩燕来亭

李彦章

四面虚亭看万壑交流千岩竞秀

二分春到正小桃开后双燕来时

宜山黄山谷祠

查礼

忠孝振纲常,党籍偏名,气节宛如东汉

文章垂宇宙,诗家衍派,门庭别启西江

黄山谷祠,宜山城中,始建于明。

柳州鹅山联:

鹅岭梅香刚吐蕊

龙城柳色尚含烟

鹅山,在柳州市郊,唐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常登此山游赏

柳州柳侯祠

杨翰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柳侯祠,在柳州市柳侯公园罗池边,始建于唐长庆元年。

柳州柳侯祠

杨季鸾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柳侯祠始建时称罗池庙,自宋徽宗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后,即为柳侯祠。上联十分同情柳宗元才福不能兼有,被贬永州、柳州的不幸遭遇。 并用贾谊被贬长沙、韩愈和苏轼被贬到万里之遥的潮州、儋州做烘托。

        下联则写柳宗元的影响;鸡斗山联:;鸡斗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鸡斗山,桂林名胜之一,在阳朔境内;南宁水月庵山门;五蕴皆空离诸色相;六根俱静了却尘缘;桂平西山;孙中山;苍梧偏东,桂林偏北,惟此地前列平原,后横峻岭,左;乳泉有亭,吏隐有洞,最妙处茶称老树,柳纪半青,文;上联写西山的地理上的位臵与形势,下联写西山的风光;桂平西山李公祠;人偕皎日秋霜撑持南斗;天

下联则写柳宗元的影响。说柳宗元的故乡河东郡以及他的任所永州、柳州因柳宗元而各自名传千秋。全联叙事论理可信,感情真挚。

鸡斗山联:

鸡斗山上山斗鸡

龙隐洞中洞隐龙

鸡斗山,桂林名胜之一,在阳朔境内。这是一副回文联。

南宁水月庵山门

五蕴皆空离诸色相

六根俱静了却尘缘

桂平西山

孙中山

苍梧偏东,桂林偏北,惟此地前列平原,后横峻岭,左黔右郁,会交二十四江河,灵气集中枢,人挺英才天设险

乳泉有亭,吏隐有洞,最妙处茶称老树,柳纪半青,文阁慈岩,掩映一十八罗汉,游踪来绝顶,眼底层塔足凌云

上联写西山的地理上的位臵与形势,下联写西山的风光和人文特色。充满赞美之情。

桂平西山李公祠

人偕皎日秋霜撑持南斗

天与清风明月管领西山

李公祠,在广西桂平西山松涛中,始建于唐末,祀唐朝御史

桂平四王亭联:

八表被光荣知南方现代策源革命地

四方争响应挞北虏当年起义揭竿时

四王亭,在广西桂平城。

肇庆星岩书院

李恢垣

七石碧巉巉终古星芒垂北户

一轮光皎皎此间月色满西江

合浦还珠亭

伊秉绶

太守昔称廉千载还珠传威事

使君重起废一亭流水喻澄怀

广西合浦,汉代为合浦郡。

荔浦周将军庙

余应松

当蜀魏吴之交扰攘一时能择主

附刘关张而后偏裨千古竟相传

荔浦周将军庙,在广西荔蒲县,祀三国时蜀将周仓。

广西全州湘山寺

到经堂着意诵经不必细谈家务

登佛殿诚心念佛何须闲说别人

        凌云水源洞水晶宫

陈凤楼

流水碧无情,是谁悟彻源头,收拾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 空山青有色,何日凿开洞口,点染些落日芳草, 武陵仙境问津来

凌云水源洞水晶宫,位于水源洞东厢,乃一石坊

昭平黄姚古镇楹联选萃:

黄姚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古镇方圆3.6平方公里,奇峰耸立,古木参天,溶洞水深,清溪环绕,景物古朴。素有山水岩洞多;亭阁楼台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人们都说,黄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有人统计,黄姚现存历代诗人赞美黄姚的诗篇186首,楹联197副,牌匾50多块,其中有光绪皇帝亲赐的满汉文对照的圣旨牌匾,有被《中华名匾》一书收藏的?且坐喫茶?名匾。古镇内还有明清时的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镇内留有韩

愈、刘宗标的墨迹,其中亭阁式的古戏台为目前广西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古戏台。那小桥流水,那诗赋楹联,那书画牌匾,充满着文采风流的书香气息,同时也折射了黄姚人世代崇尚诗书礼乐的良好习俗。据史料记载,从清康熙至光绪年间黄姚就出了11名举人。整座古镇,就是一部完整的桂东居民文化史。

(1)古镇东门楼外联:

川达三江直绕遇珠海姚溪雄吞西城

楼成五凤特耸出螺峰文峡关键东门

此联描绘了黄姚古镇的地理优势和门楼的雄伟气势。

(2)古镇东门楼内联:

明月照山间月移山影行人往

清风飘云际风送云踪去复来

此联描述的古镇风清月明,山清水秀,犹如人间仙境。

(3)古戏台联

前台第二道台柱联: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

观其色人焉瘦哉仍须功以心思

前台后柱联:

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奏升平乐

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

戏台的匾额:?可以兴?。

据说,清朝乾隆年间当地居民准备集资对古戏台进行一次重修,事前征求黄姚古镇最有名望的举人林作楫意见,他随口而出?可以兴?。古戏台修建完成后,镇上群众请他撰写一块匾额,他随手就写下?可以兴?三个字。?可以兴?这三个字出自:孔子的《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联与匾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充分地表现了林举人用笔的寓意:一是古戏台可以兴修,二是黄姚歌舞升平,兴旺繁华。对联疏朗、流畅,洋溢着欢乐。

(4)文明阁第二道山门外联:

春入水愈响

秋高山更清

横批:有声门

此联描写天马山、文明阁春秋两幅画卷。春天,春水泛起,昔日蜿蜓轻柔的河水变得欢畅奔腾,波涛阵阵;秋天,秋高气爽,天蓝地远,更显山的苍翠清晰。真是一幅山水美景。难怪乎黄姚享有?小桂林?、?梦境家园?的美誉。

(5)真武亭联:

清乾隆举人林作楫

外联:

别有洞天藏世界

更无胜地赛仙山

        内联:;山停水峙鱼鼓浪;春华秋实鸟争鸣;真武亭在龙畔街的兴宁庙外;这两副对黄姚古镇山水风光作了高度精辟的描述;
 

内联:

山停水峙鱼鼓浪

春华秋实鸟争鸣

真武亭在龙畔街的兴宁庙外。匾:“且坐喫茶”

这两副 对黄姚古镇山水风光作了高度精辟的描述。包含赞 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