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物理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一、填空题(共30分)
1. 家用微波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伏,消耗的是 能,它与家中其他用电器是 连接的(选填“并联”或“串联”)。 2. 在图1中,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金属勺子的内能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3.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德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图2所示为进球时,球与球网接触的情景。其中,足球运动速度变小,说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球网网眼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 4. 上海最长的高速公路-----A30(郊环线)全长约200千米。一辆轿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在A30公路上匀速行驶10千米,需 小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驾驶员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轿车的动能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 5. 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2米,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方向应竖直 ,大小为 牛。 6. 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则拉力做的功为 焦,功率为 瓦;若物体重50牛,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焦。 7.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5库,电流做的功为30焦,则通过该导体电流为 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电阻为 欧。 8. 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1)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2) 通过旗杆顶端的定滑轮,向下拉绳可以使旗帜升起;(3)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其中, 为物理现象, 为物理规律。(均填序号) 9.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0.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沙,将总重为1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5(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沙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5(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5(a)可知: ; (2)由图5(b)和(c)可知: 。
二、作图题(共12分)
1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2. 重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13.在图8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14. 在图9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三、计算题(共20分)
15. 质量为2千克的热水自然冷却,水温下降了5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X103焦/(千克·℃)]
16.篮球巨星姚明的蜡像摆放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显要位置,若蜡像的体积为0.15米3,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X10-2米2。求:(1)姚明蜡像的质量m。(2)站立的蜡像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ρ蜡=0.9x103千克/米3)
17.在图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2安。求: (1)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 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1的最大电流I最大。 (4) 改变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如图10(b)和(c)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四、实验题(共10分)
18.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 盘中,砝码应放置在 盘中。
20.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把高为0.2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入A、B两种液体中(ρA<ρB),并用力F1改变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如图12所示。他们利用仪器测得力F1和圆柱体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A
表二 液体B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7、8与9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3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 (3) 请将表一和表二填写完整。 (4) 甲、乙两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甲同学计算了F3与F1的差值,分别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学计算了F3与F2的差值,分别为20.0牛、20.0牛、20.0牛和22.0牛、22.0牛、22.0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是个定值。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 ,乙同学的分析 。 (均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
五、本大题分为A、B两组,请在选定组的括号内打“√”。选 A组的考生答B组不给分,选B组的考生答A组不给分, 两组同时选择或同时不选,以A组为准。(共18分)
请在选定组的括号内打“√”: A组( ) B组( ) A 组(第21-24题是单项选择题) 21.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 A.35℃。 B. 37℃。 C. 39℃。 D. 42℃。 22.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 A.白金项链。 B. 塑料瓶子。 C. 玻璃茶杯。 D. 橡胶手套。 23.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一定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 )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25.用如图14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毫米,所测的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 26.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所用小灯是额定电压为“2.5伏”和“4.5伏”中的一个。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2安。过了一会儿,小灯突然熄灭,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都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12伏,则电源电压为 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欧。他换用一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接入电路,重新进行实验,当小灯正常发光时,滑片的位置恰好在变阻器的中点上,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则小灯的额定电压为 伏,额定功率为 瓦。
B 组(第21-24题是单项选择题) 21.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 0℃。 B 25℃。 C 50℃。 D 75℃。 22.如图16所示,右侧同学能分辨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2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7(a)和(b)所示。经过10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 甲在乙前面1.2米处。 B 甲在乙前面3.0米处。 C 乙在甲前面1.2米处。 D 乙在甲前面3.0米处。 2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5.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打出的纸带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相同,距离间隔 相同。(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障,请判断故障可能是 (选填“L短路”、“L断路”或“R断路”)。 (2)为进一步确定判断是否正确,请从电压表和导线中选定一个接入电路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图18中画出。 (3)若第(1)小题的判断正确,则接入所选器材后,闭合电键S,灯L (选填“亮”或“不亮”),电表的示数情况为 。 200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 理 部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