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恶魔传说 2016-0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世界房屋”概念早已被世界各国用“全球化”一词代替。
  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从而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贸易往来,扩大了国际市场,也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更加走向国际化。这一趋势,不仅逐步推倒着各国的经济壁垒,同时,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有利途径。我们仅从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投资一直保持着相当的规模,就可看出这一趋势对世界经济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所起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工业、科技与艺术的结晶,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大众传播媒介,必然的与世界电影艺术潮流和国际电影市场密不可分,它所具有的艺术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特性,以及多项性的功能属性,都必然地使其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契合,而又与世界整体经济环境与世界电影运作发展趋势互为促进、互为依托。因此当我们试图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时,应当以全球化的宏观视野,用多项的、开放的和立体化的思维方式来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一、对全球化的认识
  全球化开始阶段的根本特征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国家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大规模拓展以及亚欧国家的殖民活动。第二个阶段是,随着二战后美国中心地位的确立,全球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以及以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为缘由,使得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全球化进程可说是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美国霸权逐步减弱,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逐步摆脱以往单一中心主导的特点,全球意识、全球共识、全球行动初见端倪,形成了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局面。
  世界电影经济、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与全球化进程的总体脉络紧密契合。经历了欧洲国家电影的国际性扩张时期、美国电影的霸权主导时期以及80年代以来逐步向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多元化格局转变时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技术革新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新技术的不断发明不仅克服了空间障碍,也为市场的整合与深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市场则为经济生活的扩大、为新技术提供了需求动力。电影产业也不例外。
  由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它不仅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得生产活动更加全球化、促进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各国金融更加相互融合,投资活动遍及全球,跨国公司作用更加明显,经济贸易往来范围更加广泛等;而且还使得跨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人才流动以及维护和促进世界政治体系的共同标准等都更加体现出世界性的特征。
  因此,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现象。
  二、美国电影产业全球化策略概览
  据美国电影协会资料显示:到2000年,美国电影每年在其国内的票房总额已达76.6亿美元,同时还能从海外电影市场得到超过60亿美元的收入。1998年,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既不是飞机制造业,也不是农业,而是影视和音像出版业,出口总收入达600亿美元。美国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像)在国民经济中的排位已从1985年的第11位跃居到第6位。而在录像市场上,美国1997年仅录像租赁一项收入就达96亿美元。特别是,在全球100大音影企业集团中有85%都位于第一世界,而美国的营业总额就高达1100亿美元。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电影业人士就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美国对世界电影市场的占领,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那时的好莱坞制片人就开始注意到了国外市场,并在一些主要的国外市场设立办事处。带着他们的电影,推销着他们的商品、文化和观念走向世界各地。这正如有位学者所总结的:“电影制作技术和叙事手段就是在这样的殖民政治的重要转变时期发展起来的:美国占领菲律宾和古巴;欧洲对瓜分非洲达成一致;美国土着的抵抗被粉碎。随着人权的被践踏,商业文化的出口和殖民权威的建立同步进行……好莱坞专家早在1912年就发现,好莱坞电影所到之处,对美国其它商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1918年),美国电影乘欧洲陷于战乱之际,便逐步取代了法国、英国、德国等传统的欧洲电影基地,形成了国际化的电影市场。这为美国大量库存电影找到了市场。仅在1945年之后的四年里,就有2000部美国电影进入了意大利市场,加之美国远洋船运业的发展,更加速了它对世界电影市场的占领和控制。据美国商业部1939年的报告称,美国电影已经占到了世界电影总量的65%,海外票房收入占到了好莱坞成本回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到60年代,美国一半的电影年收入来自于出口。从60年代起,好莱坞非洲电影出口公司在前英国殖民地的电影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非洲大陆每年约放映350部影片,其中半数以上来自美国。直到70年代,英国和拉美仍是好莱坞最大的出口对象。70到8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后,极大地打击了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电影工业,从而又使得好莱坞电影在拉美的销量急剧上升。而到80年代中期,日本又成了好莱坞的主要海外票房来源。80年代,美国电影在欧洲共同体国家的收入剧增,到1990年,占到了当地电影收入的90%.1994年,美国年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电视、电影和录像制品的出口额占到了80亿,这其中55%来自于西欧。1992年欧洲的音像制品的进口额达到前所未有的37亿美元,而其出口额仅有两亿八千八百万。
  而对于世界上最早制作电影并拥有较强创作和技术人员队伍的国家之一英国来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就开始处在好莱坞的笼罩之下,据资料显示:在1914年,美国影片已占英国市场份额的60%.1918年,英国放映的影片中至少有80%来自好莱坞。到90年代,好莱坞影片始终占英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1994年,英国影片仅获得国内票房13%的收入。虽然在过去的20年里,英国演员及电影创作人员赢得了30%“奥斯卡”的奖项,如,《烈火战车》、《甘地》、《印度之行》等获奖影片,还有像,《四个婚礼与一个葬礼》、《猜火车》、《黄金眼》等获得较好票房的影片,但英国的电影工业迄今仍属于好莱坞一个特定的互补。
  随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由于新兴多厅影院的出现,又由于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变和跨国投资的发展,加之通过传媒私有化进程、西欧统一市场的建立,及前苏联的开放和录像机等视听媒介的普及,都更加提升了美国大片在海外市场的收入,更加促进了美国影片市场的拓展。
  美国拥有“好莱坞”这样世界一流的影业基地,美国电影的制片与发行已趋联合,并实现了高度的集中化和产业化。迪斯尼、华纳等大公司和独立制片公司共同左右着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经营。放映方面,美国较有实力的院线有20多条,其中卡尔迈克等十大院线控制着全国50%以上的银幕(映厅)。美国年产故事影片500部左右,大制片公司平均每部影片投入数千万美元。
  美国电影市场有一个显着的特点:一是,电影的总收入,来自电影票房的只占35%左右;二是,其余的收入,则来自收费电影频道、有线电视、录像和普通电视台。
  好莱坞电影工业始终是在自由竞争的准则下,在对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对观众口味不断变化的适应中,衍生出了一整套应变有序的操作规则。由于生产上的商业性,产品定位上的娱乐性,以及产业理论构架上的商业与艺术的统一协调性,还由于体制环境的宽松性和文化生命上的扩张性,使得好莱坞的电影生产,自然地走上了一条因文化理解而商业娱乐又电影品牌的生产创作道路,具有了广阔的市场视野。
  好莱坞以“行销大于影片”的理念和以大预算、大发行网络回收投资的生产方式,在其电影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电影制作和发行。使得它们的电影创作从一开始就以企划市场为主,配合银幕营销与非银幕营销有条不紊地推出影片,最终全方位地逐级收取着来自各级市场的不同收入。
  三、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基于自80年代末以来,全球网络的逐步形成,以及科技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趋地区化和国际化,而跨国公司在其中起到了纽带桥梁作用,这期间多数国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且随着国际化经营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越来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
  至于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们在近百年的世界电影发展史研究中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工业是世界电影工业中最为发达的一支。其运作模式,可称得上是电影产业化运作的典范。美国影片无论在其本土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控制了世界的电影市场,在历史的进程中,虽也起起落落,经历了市场的一次次洗礼;经历了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介诞生后的恐慌;经历了影视企业间的兼并与重组;跨国运作中的调适与整合;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冲突与融合……但等等的变迁在80年代以前都没有太大地动摇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据90年代初的统计,在世界所生产的4000部故事片中,好莱坞影片只占其中数量的不到十分之一,但却占到了全球票房的70%.据2001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好莱坞的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然而,尽管好莱坞极其成功地渗透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市场,但这些受到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政府和电影工业在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好莱坞挑战的同时,也在吸收、借鉴、比较与调整中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功。
  随着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的兴起,及各国对于电影产业开放度的逐步提高,世界电影贸易已远远不只是一种单边的权利运动,各国在纷纷探索本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最佳路径的同时,也在寻找着走向世界电影市场的妙计良方。如,香港出品的电影不仅在亚洲市场的观众号召力可与好莱坞匹敌,同时也向好莱坞提供武打片、动作片等,在美国及其它世界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韩国的电影不仅在其本土市场已占到20%~30%,(2002年市场占有率达46.7%,销售额达10350韩元,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且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亚洲及国际影视市场;英国的华丽宫廷剧开始与“有质量”的美国本土影视剧平分秋色,抢占了更多的美国影视荧屏,在其本土市场英国电影的上座率也从战后跌入最低谷的1984年的5400万人次提升到1997年的1亿3900万人次;澳大利亚高质量的影片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的一些制作;日本电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受到好莱坞的全面冲击,民族电影只剩下10%的票房份额,但自90年代以来,随着独立制片逐步取代大公司垄断,一大批新人重新整合了制作队伍的结构,以及随之带来的从题材取向到艺术风格的不同,这样又为日本电影赢得了市场,从好莱坞手中夺回了50%的本土市场票房份额。印度电影的“宝莱坞狂热”现象为印度赢得了不菲的海外市场收入(据一个电影厂商的记录,10年前,海外市场为Bollywood电影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10%-15%,现在这个比例是65%)……这正如有学者所总结的:“尽管好莱坞电影依赖其强势力量,正在继续将全世界变成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但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东欧国家优秀电影的不断出现,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也都对好莱坞电影帝国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美国在文化工业领域曾经拥有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了。
  这一趋势,也可从80年代以来,国际间跨国影视集团的兼并与重组,媒体所有权与控制权操作范围的不断扩大,来看出许多媒体业务和制度在其机构方面,都越来越全球化的趋势。
  进入80年代以来,我们看到,日本的索尼买下了美国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哥伦比亚电影电视公司和韩国的三星公司(一个大型的独立制作公司)。日本的Matsushita收购了美国的MCA.
  再看,多媒体领域的世界大亨澳大利亚的默多克,是怎样拥有一个最为多样化的国际性传媒帝国的:1994年他所拥有的新闻集团收购了美国的20世纪福克斯,同时还掌握了福克斯电影制片厂、福克斯网、英国天空广播(欧洲主要的直接卫星广播之一)、电视指南和哈普柯林斯出版社的大部分所有权。此外,他还拥有能转播几个卫星电视频道、BBC、MTV、电影以及针对亚洲和中东大部分地区观众的两个中文频道的星电视(StarTV)。其新闻帝国包括《伦敦时报》、《阳光报》和《世界新闻》。另外,他还正将他的卫星频道从英国空中广播、星电视(Star TV)和福克斯扩张到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
  再看,2005年6月,美国胶片和图像处理巨头伊斯门·柯达公司与欧洲数字投影机供应商巴寇(Barco)公司又达成战略联盟,向世界各地的数字影院运营商提供数字影院系统,声称将为客户提供简单化的打包出售,全球化的服务网络和统一升级服务,以便使两家在未来新的数字革命中求得共同发展。
  等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国际间跨国影视集团兼并、重组、整合、扩张的趋势日益加剧,不仅好莱坞的所有权被全球化所逐步取代,而且当今国际影视传媒业也越来越全球化的发展趋向。
  “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法国制片,好莱坞明星配置、好莱坞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法国融资。《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
  --法国高蒙公司运作经验
  80年代以来,各国电影机构在寻求拓展国际市场,努力与国际接轨的行动策略中,不仅跨国电影制作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在探索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时,各国的开放度也在不断提高,更多地采取了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双赢策略。
  以美国为例,其电影机构开始购买外国的影剧院和发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并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润。1990年华纳公司和联合国际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电影发行集团的建立。美国的电影公司与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就音像制品、有线电视和主题公园等文化产品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生产关系。而这一切可以看作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生产的国际分工的开始。
  这种国际化合作的方式正是依据一种新型国际文化生产分工理论的运作方式:即认为,生产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分工进行。认为制造加工业已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得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更多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化生产也已开始在世界各地重新布局,这种全球分工的趋势也会在创作、营销和信息领域中继续扩展。
  如,英国从自身条件出发,采取低税,采取低门槛的策略,让美国跨国公司进入,甘当配角,做好服务,形成配套的方法,从而使英国电影能够参与竞争,形成品牌效应,与美国电影形成一个特定的互补。90年代以来,英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产业调整,在电影方面起用了一个在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担任过总裁的英国人做经济顾问,提出了一系列应该借鉴好莱坞的地方,并提出英国电影应该跟好莱坞互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成立了国家电影委员会,为英国电影人的投资、发展、吸引国外投资、包括国际电影合作提供一系列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这吸引了很多好莱坞大片都到英国拍摄,从而使得英国的电影产值从过去的前几十位上升到前几位。电影产业也跃升为了英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可为国家创造出大量的外汇。
  其他欧洲国家,所采取的保护本民族电影的自我防御和自我发展措施仍值得借鉴。80年代,虽然美国电影已平均占了欧洲票房销售额的80%,但1990年欧洲国家设立了“鼓励发展声像业措施计划”,该计划在五年里每年提供约4.95亿港元资助发展当地的电影业。这项措施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促进了电影人之间的合作,也为更好地开拓影片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如今欧洲的影片大多是三、四个国家合作拍摄的。
  亚洲国家,如韩国,自金大中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府开放政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企业经营开放政策、并鼓励企业到美国电影界投资。现在,韩国的三星、大宇都在好莱坞投资,梦幻工作室有韩国企业45%的投资。近几年出了一批韩国电影导演新秀,而且都成功地运用了好莱坞的技巧讲韩国人的故事,深受韩国人的欢迎,同时也保护了韩国的民族电影。
  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韩国的电影经济政策和电影文化政策的发展变化,吸引了许多大企业资本的注入,从而也引起了韩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变化,使得电影产量逐年上升,在国内外市场所占的份额都大大提高,出现了“韩国电影的振兴现象”。
  又如印度,除保持本土歌舞片特色的受众市场外,也在向好莱坞输出影片。在向产业化发展方面,印度在几年中拥有了大量的软件人才,电影创作人才及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学院,好多美国大片的数字处理都在印度进行,印度为好莱坞提供了一个技术加工场地。这就是说,Bollywood与Hollywood一样,同样拥有促进电影产业成功的协作方式。
  总之,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在探索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电影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行动策略中,不仅有各自不同的具体保护措施,还更多地采取了合作拍片、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的双赢共享发展策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语)我们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保持个性,又借鉴他国长处,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轨道,在与世界整体进程的互动与交流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是应思考的首要课题。
     (2011.8.19摘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