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謡集雜曲子》
(唐)佚名
【鳳歸雲】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
去便無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聽砧杵起,塞雁■行。
孤眠鸞帳裏,枉勞魂夢,夜夜飛颺。
想君薄倖,更不思量。
誰爲傳書與,表妾衷腸。
倚牖無言垂血淚,闇祝三光。
萬般無那處,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又】
绿窗獨坐,修得君書。
征衣裁縫了,遠寄邊隅。
想得爲君貪苦戰,不憚崎嶇。
終朝沙磧裏,只憑三尺,勇戰奸愚。
豈知紅粉,淚滴如珠。
枉把金釵卜,卦卦皆虚。
魂夢天涯無暫歇,枕上長嘘。
待卿迴故里,容顏憔悴,彼此何如。
【又】
幸因今日,得覩嬌娥。
眉如初月,目引横波。
素胸未消殘雪,透輕羅。
■■■■■,朱含碎玉,雲髻婆娑。
東鄰有女,相料實難過。
羅衣掩袂,行步逶迤。
逢人問語羞無力,態嬌多。
錦衣公子見,垂鞭立馬,腸斷知麽。
【又】
兒家本是,累代簪纓。
父兄皆是,佐國良臣。
幼年生於閨閣,洞房深。
訓習禮儀足,三從四德,針指分明。
嫁得良人,爲國遠長征。
爭名定難,未有歸程。
徒勞公子肝腸斷,謾生心。
妾身如松柏,守志强過,曾女堅貞。
【天仙子】
燕語啼時三月半。煙蘸柳條金綫亂。
五陵原上有仙娥,攜歌扇。香爛漫。
留住九華雲一片。
犀玉滿頭花滿面。負妾一雙偷淚眼。
淚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
串向紅絲應百萬。
【又】
燕語鶯啼驚覺夢。羞見鸞臺雙舞鳳。
天仙别後信難通,無人問。花滿洞。
休把同心千徧弄。
叵耐不知何處去。正是花開誰是主。
滿樓明月夜三更,無人語。淚如雨。
正是思君腸斷處。
【竹枝子】
羅幌塵生,幈幃悄悄,笙簧無緖理。
恨小郎遊蕩經年。不施紅粉鏡臺前。
只是焚香禱祝天。
垂珠淚滴,點點滴成斑。
待伊來,敬共伊言。須改往來斷卻顛。
【又】
髙捲珠簾垂玉牖,公子王孫女。
顏容二八小娘。滿頭珠翠影爭光。
百步唯聞蘭麝香。
口含紅豆相思語。幾度遥相許。
修書傳與蕭娘。倘若有意嫁潘郎。
休教潘郎再斷腸。
【洞仙歌】
華燭光輝。深下幈幃。
恨征人,久鎮邊夷。
酒醒後,多風措,少年夫婿。
向绿窗下,左偎右倚。
擬鋪鴛被。把人尤泥。須索琵琶重理。
曲中彈到想夫憐處,轉相愛,幾多恩意。
卻在絮衷鴛衾枕,願長與今宵相似。
【又】
悲雁隨陽。解引秋光。
寒蛩響。夜夜堪傷。
淚珠串滴,旋流枕上。
無計恨征人,爭向金風漂蕩。
擣衣嘹亮。嬾寄迴文先往。
戰袍待穩絮,重更薰香。殷勤憑驛使追訪。
願四塞來朝明帝,令我夫婿,免教流浪。
【破陣子】
蓮臉柳眉休暈,青絲罷籠雲。
暖日和風花帶媚,畫閣雕梁燕語新。
捲簾恨去人。
寂寞長垂珠淚,焚香禱盡靈神。
應是潇湘紅粉繼,不念當初羅帳恩。
抛兒虚度春。
【又】
日暧風輕佳景,流鶯似問人。
正是越溪花捧艷,獨隔千山與萬津。
單于迷虜塵。
雪落亭梅愁地,香檀枉注歌脣。
攔徑萋萋芳草緑,紅臉可知珠淚頻。
魚箋豈易呈。
【又】
風送征軒迢遞,參差千里餘。
目斷妝樓相憶苦,鴻雁南來鱗跡疏。
和愁緘去書。
春色可堪孤枕,心焦夢斷■初。
早晚三邊無事了,香被重眠比目魚。
雙眉應自舒。
【又】
年少征夫軍帖,書名年復年。
爲覓封侯酬壯志,攜劍彎弓沙磧邊。
抛人如斷弦。
迢遞可知閨閤,呑聲忍淚孤眠。
春去春來庭樹老,早晚王師掃却還。
免教心怨天。
【浣沙溪】
麗景紅顔越衆希。素胸蓮臉柳眉低。
擬笑千花羞不拆,嬾芳菲。
偏■■■■■■,■■■■■■■。
■引五陵思懇切,要君知。
【又】
髻綰湘雲淡淡妝。早春花向臉邊芳。
玉腕慢從羅袖出,捧杯觴。
纖手令行匀翠柳,素咽歌發繞雕梁。
但是五陵爭忍得,不疏狂。
【柳青娘】
青絲髻綰臉邊芳。淡紅衫子掩酥胸。
出門斜撚同心弄,意恛惶。故使横波認玉郎。
叵耐不知何處去,教人幾度掛羅裳。
待得歸來須共語,情轉傷。斷却妝樓伴小娘。
【又】
碧羅冠子結初成。
肉紅衫子石榴裙,故著胭脂輕輕染,
淡施檀色注歌脣。含情唤小鶯。
只問玉郎何處去,
纔言不覺到朱門。扶入錦■■■■,
■慇懃。因何辜負少年人。
【傾杯樂】
按:此下十二首詞,《零拾》本及倫敦本並缺。
憶昔笄年,未曾離過,生長深閨苑。
閒憑着繡牀,時拈金針,擬描舞鳳飛鸞。
對妝臺重整嬉姿面。知身兒算料,豈教人見。
又被良媒,苦出言詞相誘詃。
每道説水際鴛鴦,惟指梁間雙燕。
被父母將兒匹配,便認多生宿姻眷。
一旦嫁得狂夫,攻書業,抛妾求名宦。
縱然選得,一時朝要榮華,爭穩便。
【又】
窈窕逶迤。貌超傾國應難比。
渾身掛綺羅裝束,未省從天得知。
臉如花,自然多嬌媚。
翠柳畫蛾眉,横波如同秋水。
裙上石榴,血染羅衫子。
觀艷質語軟言輕,玉釵墜。
素綰烏雲髻,年二八久鎖香閨,
愛引猧兒鸚鵡戲。
十指如玉如葱,凝酥體,雪透羅裳裏。
堪嫁與公子王孫,五陵年少,風流婿。
【内家嬌】
絲碧羅冠,搔頭墜髻,寶裝玉鳳金蟬。
輕輕浮粉,深深長畫眉緑,雪散胸前。
嫩臉紅脣,眼如刀割,口似朱丹。
渾身掛異種羅裳,再薰龍腦香煙。
屐子齒高慵移步,兩足恐行難。
天然有靈性,不嫁凡夫。
招事無不會解,烹水銀,
練玉燒金,别盡歌篇。
除非卻應奉君王,時人未可趨顏。
【又】
兩眼如刀,渾身似玉,風流第一佳人。
及時衣著,梳頭京樣,素質艷麗青春。
善别宫商,能調絲竹,歌令尖新。
任從説洛浦陽臺,謾將比並無因。
半含嬌態,逶迤緩步出閨幈。
搔頭重慵憊不插,只把同心,
千遍撚弄,來往中庭。
應是降王母仙宫,凡間略現容真。
【拜新月】
蕩子他州去,已經新歲未還歸。
堪恨情如水,到處輒狂迷。
不思家國,花下遥指祝神明,
直至於今,抛妾獨守空閨。
上有穹蒼在,三光也合遥知。
倚幈幃坐,淚流點滴,金粟羅衣。
自嗟薄命,緣業至於斯。
乞求待見面,誓不辜伊。
【又】
國泰時清晏,咸賀朝列多賢士。
播得群臣美。卿敢同如魚水。
況當秋景,蓂葉初敷卉。
向登新樓上仰望,蟾色光遲迴。
顧遇玉兔影媚。明鏡匣參差斜墜。
澄波美。猶怯怕銜半鈎耳。
萬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
願皇壽千千歲,登寶位。
【抛球樂】
珠淚紛紛濕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
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子細思量着,淡薄知聞解好麽。
【又】
寳髻釵横墜鬢斜。殊容絶勝上陽家。
蛾眉不掃天生緑,蓮臉能匀似早霞。
無端略入後園看,羞殺亭中數樹花。
【漁歌子】
覩顏多,思夢誤。花枝一見恨無路。
心哽噎,淚如雨。見便不能移步。
五陵兒,嬌態女。莫阻來情從過與。
暢平生,兩風措。若得丘山不負。
【又】
洞房深,空悄悄。虚把身心生寂寞。
待來時,須祈禱。休戀狂花年少。
淡匀妝,周旋妙。只爲五陵正渺渺。
胸上雪,從君咬。空把千金買笑。
【喜秋天】
潘郎妄語多。夜夜道來過。
賺妾更深獨弄琴,彈盡相思破。
寂寂更深坐,淚滴濃煙翠。
何處貪歡醉不歸,羞向鴛衾睡。
【又】
芳林玉露催,花蕊金風觸。
永夜嚴霜萬草衰,擣練千聲促。
誰家臺榭曲。嘹亮宫商足。
暮恨朝愁不忍聞,早晚離塵土。
敦煌石窟唐人写卷本。原题《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伦敦博物馆藏卷(斯1441)十八首,巴黎国家图书馆藏卷(伯
2838)十四首,其中《凤归云》二首重出,正合三十首之数。1924年朱孝臧得董康自伦敦抄回的斯1441卷,刻入《彊村丛书》,并作校记曰:
《云谣集杂曲子》,敦煌石室旧藏唐人写卷子本,今归英京博物馆,毗陵董授经游伦敦,手录见贻。原题三十首,存十八首。《倾杯乐》以下佚,目亦无存。集中脱句讹文,触目皆是。授经间有諟正,未尽祛疑。旋从吴伯宛索得石印本,用疏举若干条,质之况蕙风,细意钩撢,复多创获。爰稽同异,胪识如右。其为词朴拙可喜,洵倚声中椎轮大辂,且为中土千余年未睹之秘籍,亟付椠人,以冠吾书,以饷同嗜。倘《倾杯乐》诸佚词得旦暮遇之,俾斯集复成完帙,益幸矣。
1931年,刘复(半农)从巴黎抄回伯2838卷,刊于《敦煌掇琐》。1932年,龙沐勋将这两个残卷合二而一,合刊于《彊村遗书》,《云谣集》一集始完帙如初。1950年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出版,分上、中、下三卷,其中卷即《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即《白云谣》,是传说中西王母的歌曲,典出古小说《穆天子传》。穆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晚唐五代及北宋诗词中,常以“云谣”称美当时的歌曲。皮日休《秋夕文宴得遥字》诗:“高韵最宜题雪赞,逸才偏称和云谣。”陆龟蒙《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诗:“药奠肯同椒醋味,云谣空替薤歌声。”曹唐《小游仙诗》:“玉童私地夸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后唐庄宗(李存勖)《歌头》:“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欧阳炯《花间集序》:“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柳永《巫山一段云》:“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贺铸《浣溪沙》:“叠鼓新歌百样娇,铜丸玉腕促云谣。”敦煌抄本以“云谣”名集,就是歌曲集的意思,表明它是为应歌而编集的。
宋人尊《花间集》为词的鼻祖,《云谣集》发现后,已被证明它比《花间集》成书更早。伯2838一卷背面抄有金山天子之《杂斋文式》,金山国由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建于905年,911年降于回纥。《云谣集》若亦写于此年,比《花间集》要早三十余年。我国词的第一部总集,实际上应是这部《云谣集》。
2015-10-23 13:0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