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龈交穴割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肛门疾病124例
2016-01-08 | 阅:  转:  |  分享 
  
医外治杂志2011年4月第21卷第

龈交穴割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肛门疾病124例

韦远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呜县中医医院,广西武呜530100)

关键词:肛门疾病;龈交穴;割治疗法;耳穴贴压

中图分类号:657.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1)02—0047一O1

笔者于2002年~2010年间,对124例月T门疾病患者进行龈

交穴割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

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患者中,男81例,女43例;年龄l7岁~62岁,

平均39岁;病程1d~4a,其中I期内痔42例;Ⅱ期内痔53例;

肛门术后疼痛29例。痔疮均为发作期,所有病例均具有便血、

疼痛、瘙痒等临床表现。

2治疗方法

2.1龈交穴割治法

暴露龈交穴,局部消毒,用消毒止血钳夹在位于上唇系带

中部的米粒样突起处(即痔反应点),用12号手术刀迅速做

0.3em~0.5cm的半月形切除,随之用消毒干棉球压于唇下止

血(反应点为多个者,选1个最明显的做穴位割治)。

2.2耳穴贴压法

取穴:耳穴肺、大肠、肛门、直肠下段、神门、交感、皮质下、内

分泌、肾上腺为主。如便血明显者加脾,瘙痒加胃及瘙痒部分相

应穴。将耳背皮肤常规消毒后,取中背中段静脉用针迅速刺之,

使之自动出血5滴~10滴,用干棉球压迫片刻。疼痛剧烈加牙

痛点、痔核点;每次选穴4个~5个,两耳轮换贴压,每隔2d~

3d换1次,5次为1疗程。操作方法:先用圆头探针在选穴范

围内点压寻找耳穴痛点(敏感点),即为病变反应点,也是治疗

部位。点压寻找耳穴痛点(敏感点)须用力轻重一致,痛点以患

者有痛、麻、酸为标准,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放于

0.5cnl×0.5mm胶布中心,选贴在穴位上,每天按压4次~5

次,以耳廓出现酸、麻、胀、热等反应为度。

3治疗结果

参照《痔的诊断及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痊愈:便血、

疼痛、瘙痒、痔核完全消失,正常生产劳动无异常感觉,计95例,

占76.61%;好转:疼痛、瘙痒消失,便血明显好转,痔核未完全

消失,计25例,占2O.16%;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计4

例,占3.23%。总有效率96.77%。

4讨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全身

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经络沟通人体内外上下、联络脏腑组织

器官和运行气血精津,把人体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病理条

件下,经络成为病症的反应系统¨。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

《难经》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灵枢》言“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医学心悟》日“见微知著”。人体局部的病变往往可以通过全

·47·

身的病理变化表现出来。龈交穴属于督脉,该穴位于上唇系带

与牙齿移行处,是督脉的止穴,也是督脉、手阳明经、任脉等经脉

的交汇穴。任、督两脉皆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任脉经阴阜,

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咽喉,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止

至龈交穴,与督脉相会;督脉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进入脑

内,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达上唇系带处。根

据经络学说,上唇系带龈交穴痔反应点位于督脉,肛门部亦处督

脉,在诊断肛门疾病时,可以通过检查上唇系带龈交穴的变化来

判断。正常人龈交穴系带,表面光滑,无赘生物附着。人体患肌

门疾病时,龈交穴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赘生物,

其表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这就是“痔反应点”。当痔核炎症期

充血水肿,甚至血栓形成或感染坏死致剧痛时,此反应点更为明

显。故于龈交穴进行割治可达到有效治疗肛门疾病的目的。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之所以能行使听觉的功能,是十

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血灌流的结果,说明全身经脉与耳部

有密切的联系。现代医学根据耳廓的详细解剖标本,进一步证

明耳廓与人体各部位存在着生理性的内在联系,因而在患者生

理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反应规律。人体各个脏器和各个部分在耳

廓上都有一定的“代表区”,并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分布在耳

穴上。人体患病时,耳廓上即出现相应部位的敏感点,即是耳穴

贴压法治疗肛肠疾病的理论所在。本组所选耳穴,肺主一身之

表,合于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压迫肺穴有镇静止痛作用;肾上腺

穴能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有止痒抗过敏的作用;皮质下穴能

调解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故能止痒止痛达到消炎作用;内分

泌穴调解内分泌紊乱,起到抗过敏作用;再配神门镇静;肛门、大

肠、直肠下段镇痛、止血。随症加减,可舒通经络,调节内分泌,

配合割刺治疗清热解毒,祛瘀行血,达到治疗目的。

本治疗方法遵循中医的整体观,以中医经络为理论基础,治

疗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的

优势,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家兴谷孝令.观察上唇系带诊断痔瘘的体会[J].辽宁

中医杂志,1984(12):21.

[2]方云鹏.观察上唇系带诊断痔瘘[J].中医杂志,1962(4):

29.

[3]张强,陆金根,曹永清.应用上唇系带龈交穴诊治痔疮

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24:2091—2092.

收稿日期:2011—02—19

修回日期:2011—03—18

本文编辑:张慧芳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