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蓝色 追寻诗歌 免费关注: lzl00707 ▎春天的不相识的女子 作者:阿拉贡〔法国〕 翻译:徐知免
在市场角落上我遇到一双眼睛 那奇异的凝眸在梦想什么
啊雨后巴黎的心 在扑扑跳动 下了这么多雨她还觉得快乐吗
小溪泉水中间多少花枝 逝去了更无一点颜色
我永远望见那昂丹的长堤 和神女躞蹀的帕尔姆人行道
黄昏的淡漠者和辚辚车辆 夜色的面纱和无数惊险奇遇
人们朝三一教堂走过几步 这犹豫时刻众人纷纷离去
在圣—拉萨尔火车站的尘嚣中间 为什么这双邂逅的眼睛会流泪呢
啊巴黎巴黎你不再歌唱 你侧过头去脚步踉跄
现在是点煤气灯和轻率地行动的时候了 这些街心公园充满了喁喁情话
现在是点煤气灯的时候了你还没有点 你还没有点而巴黎却已沉默无言
〔诗人简介〕 路易·阿拉贡(Louis Aragon,1897-1982年),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小说家。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大小作品百种以上,在西方广为流传。毕业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当医助。因作战勇敢而被授予勋章。战后参加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1927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31年出访苏联,转向社会现实主义。曾多次参加法共中央机关报《人道报》编辑部的工作。1937年任法共刊物《今晚报》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获军功勋章。法国沦陷后,转入地下参加抵抗运动。1953~1972年任《法兰西文学报》主编。1957年获“列宁和平奖金”。写有诗集20余种,小说10多部、文艺理论、杂文和政论集多种。主要作品有诗集《断肠集》、《埃尔莎的眼睛》、《蜡人馆》和《法兰西的晓角》等;小说《法国人的屈辱和伟大》、《现实世界》等;散文集《巴黎的乡人》。《共产党人》;文艺理论集《司汤达之光》、《论诗》等。曾获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大学“荣誉博士”称号。作品译成中文的有《共产党人》、《阿拉贡诗文钞》。
〔诗歌赏析〕 人们是基于什么理由忘记阿拉贡的,这一点我并不清楚。需要介绍他一点点的身世背景的话,我乐于告诉大家一点:这个私生子有一个当警察局长的爹。他的母亲名叫玛格丽特,在十七岁时被这个警察局长诱奸,此后,他的局长父亲为了自己的名声而逼迫玛格丽特把阿拉贡当作弟弟来养。一战中阿拉贡走上战场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不清楚那一刻他的内心感受。 阿拉贡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迷上了超现实主义,和布勒东等人打得火热。二十年代末,他成为法共的一份子,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超现实主义写作。相反,因为与来自苏联的艾尔莎相恋,阿拉贡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在加速,《镜中的艾尔莎》、《艾尔莎的眼睛》等,就是这种疯狂的爱情速度的记录。如果不是出于一种炽热迷乱的癫狂之中的话,一般人甚至很难把这两首诗朗读好。当然,我更喜欢他的另一首诗《40年的理查二世》,这首诗写于二战时法国沦陷的日子。 我们回头来看看这首诗。这首诗写到了巴黎,是这个春天的不相识的女子出现的空间环境。我们都知道,巴黎的另一个名字是花都。这是一个欲望浓妆艳抹的城市,也像所有的现代大都会一样,是一个令人感伤失落、时刻制造悲剧的城市。对于不相识的人,我们总是知之甚少,即使它是一个女人。雨中、黄昏、灰暗的大街,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即使你在其中生活了几十年。你怎么描述这种疏远和冷漠,都不为过。也许正因为如此,你看到美丽的青春颜容,便更容易想到“逝去”,这就是时光和一个叫花都或叫别的什么的城市时刻制造的悲剧。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诗人在那个黄昏的街头有了爱,一种疏远的、陌生的、甚至可以说是苟且的爱。你可以换着花样描述和评价这种爱,但是它以诗的方式,永远地在这个世界上了。这是一种温暖而悲悯的感知。 作为一个和您一样的普通读者,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就上述所有文字而言,我并不是要告诉您这首诗有多好。有时候我们并不因为一首诗“好”而读它,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喜欢。(阎海东)
嘉宾自我简介: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来自广州大学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邓硕。我喜爱有声语言创作的过程,喜欢声音变幻带来的感受,也希望在这个平台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多学习,历练,盼大家喜欢我读的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