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yzsr273 2016-01-08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蒲池村隶属庄子乡,也算做一个地域边寨的小山村。我是专程去拜访蒲池村的,不仅是它雅致的村名诱惑着我,更诱惑我的是现存的古老历史文化。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那天我从白田村出来,去蒲池村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正值大雨时分,大约滂沱20分左右,便雨过天晴了。来得急,去得也快,山里阴霾密布时看着可怕,尤其那电闪雷鸣,因站在东山之巅,那雷鸣声如在头上炸响一般,比在平川听到的雷声要响得多,可怕的多,可怕的胆战心惊。那闪电在眼前上窜下跳,更如一可怕的怪物,无遮无掩大有随时抓去自己的危险。我当时都不敢在汽车里坐着,因汽车是铁的容易导电,又没雨伞,山高荒野想寻个避雨处都没有。开始只是雷声大作,雨并不大,我在外边站了有一分多钟,忽又想起,汽车橡胶轮胎是绝缘的,大雨来临时我便又启动了汽车,慢慢地向山下走去,雨刷开到了三档,依旧刮不去如倾倒的雨水,就那么在模糊的视线中慢慢地前进着。虽觉轮胎是绝缘,但对当头可怕的雷声,眼前乱飞的闪电,还是慌慌的不安。当云开丽日时,因是山区没有污染,天是天,云是云,朗朗的蓝白分明。山经过大雨的沐浴,更显明丽而高洁,一切庄重又十分可爱了。山里本就空气好,雨过天晴之后,那空气鲜得使精神十分的清爽。我想困盹颓废之人,身处如此清纯的世界,定会精神抖擞的。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现在就山里的村寨,也很少有土路了,基本上是水泥路、柏油路,雨大雨小并不影响汽车行进。说是专程去拜访蒲池村的,但我还是扫了去蒲池村沿路的七八个村子,不然不会是在下午3点多才进了蒲池村。虽是榆次境内,来一次也不容易,所以去蒲池村路过的村寨也不想错过。我谨慎沿山而下,当下到沟底时,看到了拥挤在一个盆底的蒲池村时,我把车停了下来。我是不喜欢直接进村的,只要是在高处能看到村子的全貌,总是要扫一扫,品一品。

    虽是沟底,但未完全下到底,村口还算是高处吧,蒲池村自然一览无余。我不知道蒲池村名如何来历,凭我对村的安点,周围的自然环境,心里已有了个大概。四周高山,村在圆弧盆底,分明如一个池子。蒲池村生在黄土高坡,村名却没有黄土之韵。有池必有水,那么水在哪里呢?蒲字是一个草木的代名,也是一个人的姓氏,难道蒲池中曾有过蒲姓人家?带着一丝疑问又驱车直下,当来到村中央时,一些人正在搭建舞台,看情形是要唱戏了。

来得正是时候,舞台口对着一座庙的山门,一座很有气势的庙。戏台对着庙门,分明是老百姓娱乐的同时,主要是给庙里打坐的神圣唱戏,不然偌大的场地,舞台口完全可以朝向任何一方。村里唱戏舞台剧场该是热闹的地方,却没有一个孩子,一个年轻人,中年人只有寥寥几个。不尽在想,几千年的村庄,日后靠什么来延续?

山门前的台阶上坐了好多老耆耄耋之人。衣饰简朴古风存。一个个朴实慈眉善目的脸可敬的同时,心里一乐,这下省了我游村寻访了。我绕至舞台的右边,看清了整个山门的面貌。山门拾阶而上,因一时疏忽,尽忘了数一下有几阶台阶,但凭粗略的印象,好像有7阶左右。庙,确实与耳闻称奇没一丝夸张,太令人激动了,在边塞的小山村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寺庙,实在是一件幸事。庙,砖木结构,庙周围的护墙是石头砌的,与石阶一般高,宽出有二尺左右,上边置个小凳,尽可观得舞台上剧场的动静。木雕粗旷飘逸,具有大唐风范的斗拱让我惊奇外,更让我惊奇的是一座四方形高耸单立左边的钟楼,这种格式的庙,我在榆次还是头一次见。我目测了一下,最少有二十米高。我还是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向庙前的那块文物保护石碑走去。文物保护石碑是榆次区竖的,上面写着“圣寿寺”,并没有标明哪朝哪代建的。

山里大概很少来陌生人吧,还是大雨后的下午,好多疑惑的目光注视着我。当我要拾阶而上时,一个擞擞有神的老人向我走来。以老人的面相猜,如此红光满面体壮腰圆,顶多也就是个六十几,结果迎上一问,807,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常规式地寻问了我一番后,便随着我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并如导游般带我走进了这座在榆次地面上罕见的寺庙,可以说在榆次农村、包括城市,按建筑风格来讲,它的工艺,它的建造历史,寺庙的完整。蒲池村在历史上确实是个不凡的村子,不凡在它的历史文化,比我道听途说的还要宏大。一个蔽塞的小山村,尽有七八座如现存的“圣寿寺”规模较大的寺庙,当年村里一定很有钱,不然不会连大村子都少有的寺庙。老人一番感叹:可惜了,日本人拆了大部分,不然蒲池村的寺庙在榆次也能数得上。不是老人胡吹,就现存的圣寿寺,原滋原味,古色古香,那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殿,木雕斗拱,气势磅礴,设计之巧妙,进殿拜佛时,由不得你把头低下来。圣寿寺主要供得是三世佛,(过去佛、东方琉璃药师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佛、啊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未来佛、弥勒佛)(四大天王)据省文物局考证,建于明代初年,但老人说建于唐代,明代初年是在旧得基础上翻修的。大殿的门两边有几块清代石碑,有乾隆、道光、光绪年间,上边记载着翻修寺庙的年代与捐资人,碑基本完好,但字迹已模糊不清了。还有一块不是青石,是尚好的砂石,看来这块碑年代久远了些。只可惜,只留下上边小半截,两条飞龙盘绕着一块四方石匾,上有几个字,“圣寿寺禅院重修复碑记”。一座不小的四合院,连说话,带观赏,大约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当我问及村名的来历、村里出过什么大人物、大财主时,老人兴致勃勃地接着又讲了起来。

蒲池村南山上有一股泉水,虽不大,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泉水透明甘醇,历代村民就靠这股泉水休养生息,解放以后这股泉水才消失的。因泉水从南向北流进村子,村前有好大一片空地,略低于村子,形成了一片湖泊,里面长满了蒲草,所以取村名——蒲池村。蒲池村名是后改的名字,最早的村名叫圆通村,因何叫圆通村,这与村子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村里300多人,最早的姓氏:白姓、彭姓、蓝姓,后有阎姓、李姓、王姓、张姓、牛姓、郭姓,这些姓氏从何而来,老人不知,村里也没有记载,但阎姓老人还是知道一点。阎姓兄弟三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不清楚,落在蒲池村的是老二,老大落在了南流村,老三落在了南王村。阎姓兄弟三个同时出走一个地方,焉何分落三个村子,其内情老人还是不清楚。关于李姓的说法,蒲池村北二里路有个西赤土村,村里也有一个李姓老人,与蒲池村的李姓老人有了争议。蒲池村、西赤土村,各说是榆次地区李姓的祖先。这两个村的建村历史,两位李姓老人都说建村有两千多年了,两村建村早于唐朝,榆次地区的李姓出自蒲池村、或西赤土村,也有可能的事了。武则天灭唐建周,有榆次的两个大将,李长凝、李长沙兄弟俩,但这兄弟两都出自榆次老城的雏形地长凝村,这说明李姓在榆次地区的早。李姓起源于河南鹿邑,鹿邑古称苦县,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姓的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李姓是中国大姓,历史上出过58位皇帝,唐朝李为国姓,是一个非常显赫的望族姓氏。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蒲池村历史上没有出过什么大富豪,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官,那些规模型的七八座寺庙,都是历代村人集资修建的。清朝中期,村里出过一个八品官名叫阎茂,这是村里历史上最大的官。阎茂蒲池村人,三十岁的那年,他正在地理下西瓜,不知道从哪来的商人打扮的几个人。当路过阎茂的瓜地,一行几个下了马,问着阎茂道:我们一行口干舌燥,能否把你的西瓜卖我们几个吃?阎茂说道:尽管不识客人,但山里人过客吃东西从不收钱的,想吃多少吃多少。阎茂说罢,即刻把刚下的西瓜搬来几个,让这几位过客包吃了一顿。这几位过客吃完西瓜看阎茂执意不肯收钱,一个老爷摸样的人把自己的草帽从头上摘下,送到阎茂的手中说道:看你种西瓜雨淋日晒的头上也没有个遮挡,这顶草帽送给你全当作个留念吧。厚实的阎茂觉着就是顶草帽,也算不上什么贵重物品,便欣然留下了。阎茂虽收的是一顶草帽,但他看着比金子还珍贵,除了出门走亲戚偶尔戴一戴,下地从不舍得戴。

一日榆次老城赶集,阎茂挑了一担西瓜来到老城卖。阎茂虽是个山民,但出门的衣饰还是很讲究的,便戴了那顶做工讲究的新草帽。来到老县城,他在衙门对面找了一个摊位,摆开了西瓜卖。忽然东门处一声铜锣响,原来是太原的知府来榆次县衙巡视。这个知府进了东门便下了轿子,对开道的衙役说不要骚扰百姓,当来到县衙门口,榆次县令早在县衙门口恭候了。知府大人正要进县衙时,无意中回头一扫,看到了阎茂头上那顶与众不同的草帽,便狐疑地来到阎茂瓜摊前,很客气地问着阎茂能否把草帽让他看上一看。阎茂心虽诧异,但官府要看也不敢说个不字,小心翼翼地把草帽摘下来送在了知府的手中。知府大人看了许久,又把草帽还给阎茂问道:这顶草帽从何而来?阎茂看大人一脸和善,但还是多了认真,慌不择言,磕磕巴巴,好一整才把草帽的来历,一伍一拾地给知府大人说了个备细。知府大人听后,很客气地又与阎茂说道:你得西瓜我全买了,跟我去县衙坐坐吧,况且已午时该是吃饭的时候。阎茂一个庄家人,哪敢进县衙的门,还是官府邀请,便推三推四不敢跟随进县衙的大门。这位知府大人满脸笑容,再三以诚相邀,阎茂无奈,战战兢兢地跟随这位知府大人进了榆次县衙。

进了县衙后,果真招呼的阎茂非常热情,阎茂更是诧异的忐忑不安。我一介山民,知府大人怎如此对我?难道这顶草帽有问题?心疑难解,慌得满头是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满桌子好酒好菜,尽没有吃出是什么味来。知府大人问着阎茂,你道送你草帽的是何人?那是刑部郭大人,是敝人的叔叔。山乡得果艰辛,如此舍得,好人那,你可愿意做官?我已跟县令张大人说好,在县衙给你谋个八品官的差使你看如何?不管阎茂如何的推让,但最终阎茂还是留在了县衙,做起了专管土地的八品官。阎茂因草帽走运做了官,从此便被人称——阎草帽了。

故事讲完之后,老人又领着我到庙的后堂见了庙里的主持。主持是位中年比丘尼,当我走进他的禅房时,有十几个男女居士正在念经。这位主持很健谈,抱负远大,她来到蒲池这个蔽塞的小山村不为别得,就是为了想修复在榆次这座少有的圣寿寺。这座庙很有文化价值,任由岁月的话可惜了。我与这位中年主持谈了有一个多小时,她那颗出于对历史文物的珍惜之心,对佛的敬仰之情令我感动。我往佛案上恭恭敬敬地放了一百元,虽说不多,也算是为榆次这颗历史明珠的恢复做一点贡献吧。众人柴火焰高,我想“圣寿寺”,这座古老的文明会从新焕发光彩的。

                  2013611

[转载]蒲池村之行(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