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中医方剂汤头歌诀(75)

 儒杏书斋1910 2016-01-08

常用中医方剂汤头歌诀 

1、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千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2、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行气化痰郁自舒。

3、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4、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5、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6、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补气活血经络通。

7、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肠痈初起少腹痛,脓成未溃亦可尝。

8、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革,冷风顽痹屈能伸。

9、丹参饮: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气滞血瘀两相合,瘀散气顺保安康。

10、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茶,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水归火宁水生木。

11、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表寒里热哮喘尝。

12、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13、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14、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归山甲俱,大黄桃红煎入酒,损伤淤血总能祛。

15、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16、固经丸:

固经丸用龟版君,黄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17、桂棱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胞宫淤血全可散

18、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19、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20、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21、黄土汤: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22、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23、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发汗解表兼理气,寒热头痛胸闷松。

25、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

25、健脾丸:

健脾参米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26、胶艾汤: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27、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28、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29、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30、麻杏甘石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

31、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32、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33、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34、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35、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36、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37、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38、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9、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数,参苓龟壳同龙骨,菖蒲远志加当归,补骨宁心健忘除。

40、缩泉丸:

缩泉丸治儿尿频,脬气虚寒约失灵,山药台乌加益智,糊丸多服效显明。

41、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草半归,前胡桂朴姜枣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42、血府逐淤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43、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44、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45、实脾散(实脾饮)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46、芍药汤:

芍药大黄与槟榔,苓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47、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48、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49、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与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

50、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51、天麻钩藤仗: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52、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及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53、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

54、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55、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及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56、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57、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58、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59、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米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调经再把丹栀入。

60、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藏,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6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62、泻白散;

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喘咳,肺中伏火用之宜。

63、泻黄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64、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65、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66、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67、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囊,胃热阴虚相为病,牙痛齿松宜煎尝。

68、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69、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0、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71、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72、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73、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74、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萎合成方,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75、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术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眩润畅急煎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