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一个小镇上,有着大大小小的泉眼三十几处,因其泉眼遍布,且总体水流量较大也被誉为北方第一泉镇。这里的水流量及水温是鲟鱼养殖得天独厚的理想场所,因此在这风景秀丽的小镇上便有一位晋商与鲟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马志(化名)。 马老板的养殖场依托水流量大,水温条件适合鲟鱼养殖生长,经过七八年的发展由原来的小规模养殖变成如今年产鲟鱼100万斤、鱼苗200万尾左右的大规模养殖场,且利润连年增长。 随着养殖鲟鱼的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出现了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的鱼贩子对鱼品质的要求及筛选更为严格甚至苛刻,其中包括鱼的肉质,品质,口感,风味等等方面,同时也出现了鲟鱼地域性的价格差异和本地市场鱼难卖的现象。 虽然养殖场得天独厚的水源,但水中气体含量很高,死亡率较高,如果想长途运输到兰州,银川等地市场卖个好价格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马老板找出原因后,首先想到的是架设增氧机曝气,让气体充分挥发,并严格按照鲟鱼养殖的操作流程来科学管理:定期消毒;定时、定量投喂,可还是不能解决鲟鱼的死亡率和耐运输能力。 “就一直这样在家门口那么点的小市场上混口饭吃?”这时头脑灵活的晋商马老板开始思考渔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环境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开始想到通过投喂营养更丰富,更全面的饲料来改变鱼的体质来达到鱼体抗病能力强,耐运输的能力呢? 于是,他开始更换饲料的品牌来试验鱼的耐运输能力,在一次一次的试验,又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他终于成功了--“天邦”牌标准鲟鱼料的使用让他看到了 “养的好不如卖得好”的观点是没有错的;终于可以解决了他的鲟鱼长途跋涉卖到他垂涎已久的兰州,银川市场。 做为精打细算的晋商,马老板认为“天邦”牌标准鲟鱼料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一、5个月的养殖周期即可从0.26斤长到1.47斤上市,饵料系数也低至1.17,做到斤鱼饲料成本5元左右,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饵料系数,利润随之而来; 二、成活率是养殖的关键,是决定利润多少的关键因素,成活率高了利润自然增加; 三,运输成活率方面得到了大大提高,即使运到银川,兰州等鱼价较高的地方也无伤亡现象,赢得了西北鱼贩子的认可,同时鱼可以卖个好价格便增加了利润。 |
|
来自: 昵称10744611 > 《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