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宝斋|书法集字——颜真卿行书三帖集联

 文山书院 2016-01-08


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清臣,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豪欧阳修曾评价他:“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后世书家尊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其对后世书法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节用爱人能道国

正心诚意乃修身


如用之皆自明也

苟合矣不亦善乎


向海朝天积夙愿

能行大道近青云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颜真卿行书三帖选取了颜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字帖,即《争座位稿》、《祭侄文稿》和《祭伯父文稿》。此三帖均为颜真卿表达内心真情实感之作,朴实自然。

《争座位稿》又名《论座帖》、《争座位帖》、《与郭仆射书》,为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原稿用唐畿县狱状磓熟纸写就,共七页,秃笔书,有夹行小注和勾改痕迹。此稿本墨迹宋时藏于长安安师文处,安氏据以摹勒刻石,后安家兄弟异?,将其真迹一剖为二,其后又辗转进入内府,自此再无下落,不知所终。惟其刻石今尚存西安碑林,世称“关中本”、“陕刻本”。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为颜真卿50岁时所书。计25行,共230字。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的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祭伯父文稿》(公元758年作),或称《告伯父文稿》,或行或草,刚劲圆熟,与《祭侄文稿》、《争座位稿》为颜真卿著名“三稿”。此稿在用笔上中锋运转,以沉着凛然为崇尚,不取侧锋之妍,故溢盈篆箱气息。且一任纵笔,无意于工拙,不计其布置。然每字活泼圆动,行气贯穿,全篇见礼洒脱。


一别无归

九原相见


哀矜存事常

中有古刺史


尤国车书会极

九天日月齐光


古今失道无人畏

他日不存祸自乱


六合明德年年无争

八方有道世世和平


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

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


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

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



图书简介:


本书属于荣宝斋书法集字系列丛书,本套丛书是应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实际需要编辑而成的。从诸如《兰亭序》、《怀仁集王圣教序》、《九成宫醴泉铭》、《曹全碑》等传统经典碑帖中集取所需之字,将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联语辑成书法作品形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以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和《争座位帖》为范本,集成各种人们平时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联语,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很丰富的参考,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甚至到每个字的出处,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作者简介


吴震启(永昊),1952年生,满族。笔名无为,通心堂主人。祖籍齐鲁,现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协硬笔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文化学院、联合大学和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擅长书法,书法功力深厚,风格高古,气息静雅。兼善四体,尤精楷书、行书和隶书。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和交流。

书法著作《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于1995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媒体和大型报刊多有专题报导。诗歌创作累至三千余首,现已整理成《新世纪黑白丛书——吴震启诗歌系列》24卷。上百首诗歌先后在《诗刊》、《诗神》、《江南诗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澳门日报》、《华侨报》等报刊发表。应邀为台湾180家书局创作嵌名联并书212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电台、《台声》杂志先后专题报导。诗书作品多被国内外收藏。


图书版权页:


作者:吴震启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8

印刷时间:2015.8

版号:978-7-5003-1723-4

所属分类:书法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印张:5

版次:2015.8第1版

印次:2015.8第1次印刷

定价:3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