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路客运行业面临一场“产品变革”

 wq031 2016-01-08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消费需求的升级以及体验升级将本质上摧毁或者再造行业。

新经济面临到的挑战将更大。诺基亚的崛起基于数字移动电话的巨量发展,而用户对智能手机需求升级将诺基亚拉下帝国王座。而DVDVCD播放器更是由于电脑以及互联网播放器的发展而销声匿迹。

在道路客运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坐大巴出行逐渐成为'体验生活'的一种渠道。消费者已经适应了私家车的环境,适应了高铁环境的时候,大巴车厢已经成为用户最后的选择。在消费升级场景下,巴士与轿车,高铁,航空的车厢争夺战将持续上演。

道路客运行业将面临着一场产品变革。顺应用户需求的服务与产品将得势发展,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将逐渐萎缩。本文着重探讨道路客运与用户消费升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消费变革中持续发展。

道路客运发展30

道路客运的发展离不开高速网络的建设,2000年全国高速网络通车里程1.6万公里;2010年全国高速网络通车里程7.4万公里;2014年全国高速网络通车里程11.19万公里。

第一个十年(2000-2010年):道路客运的黄金10

2000年到2010年,高速网络的通车里程提升了4.6倍。高速网络加速覆盖,以及豪华大巴配置,极大地在车厢环境以及旅行时间上提升了旅客的旅行体验。

正是借助于高速网络完善,车辆升级以及经济的发展的共同推动,道路客运迎来发展的黄金10年。而背后的根因是客运服务本身对于铁路有极大的优势,尤其在800公里以内行程。

第二个十年(2011-2020年):道路客运冲击与衰退

在高速网络建设基本完善,国家加速建设高铁网络。2010年高铁通行里程8358公里,2015年全国运营高铁通行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00年的高速公路的建设里程。高铁带来的强大引擎,极大地冲击了公路客运行业。

2013年以来的大环境来看,道路客运特别是高速公路班线运量在大幅度下降。当年1-2月份春运期间,400-800公里班线运量下降13%800公里以上的运量萎缩到了10%2015年从道路协会官方数据来看,很多省份道路客运同比数据都出现了负增长。

高铁的出现代表着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生产力有效结合,高铁也代表着舒适的旅行体验。它的出现不仅仅冲击公路客运,也冲击了部分的航空运输。

道路客运在高铁的冲击下,一方面可以从枢纽接驳角度开辟新线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升级道路服务产品、改进旅行体验。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多样化出行需求背景下进行城际约车、运游专线、节点配载等新生产模式的探索。如果道路班线业务,能将客运企业管理团队吸引回对应班线,那么就离成功不远。

这个十年,会出现新的业态与新的生产模式。

第三个十年(2021-2030年):道路客运新稳定平衡

    民航网络覆盖日趋饱和,高铁网络建设日趋完善,道路客运适应结构化调整与转型创新。将会形成新的平衡。铁路,公路,航空从发展来看,公路将更偏重中短途以及枢纽接驳运输。未来15年,道路客运将从资源和效率本身进一步优化,基于成本效率以及网络化等维度的整合,将会形成更大的交通集团。

居民消费与收入变化

同时期公路与铁路网络的完善对应的是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用一组数据来表现20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变化。2000年至2014年,GDP增长6倍,人均GDP增长5倍。2000年私家车的保有量1609万,2014年私家车的保有量12584万,2014年比2000年增加了6.8倍。私家车的保有量提升意味着在周边短途出行对公路客运进一步的替代。

年份

GDP

GDP增长率

人均GDP

可支配收入

1991

  21,781

9.20%

  1,893

     1,700

2000

  99,214

8.40%

  7,858

     6,280

2001

 109,655

8.30%

  8,622

     6,860

2011

 472,882

15.30%

 35,083

    24,565

2014

 610,900

7.40%

 45,149

    29,918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催生了对道路客运产品升级的需求。在不同出行场景下,旅客希望体验的一致性。比如一位私家车主在出差的时候,很难习惯大巴的长途跋涉。他们也很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使用替代性升级类交通产品服务。对比2000年,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了5倍左右,但是城际客运服务并没有随之提升。旅客出行的考量从单一价格维度,转向更高性价比,更高品质的升级需求。目前的车厢争夺战,公路传统客运,越来越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用户购买出行产品方式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居民享受科技发展带给生活的改变与便捷。企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选择一种安逸的生活还是勇于挑战出现了不同的局面。

1999年之前居民订酒店还是停留在去酒店前台预订或者通过旅行社等传统方式预订。随着携程旅行网、芒果网等OTA的出现,用户已经悄然转向互联网上预订客房产品。网络的出现让酒店产品的价格透明性及产品品质更直观的展示给客人。

2010130日,铁路12306在春节之前推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火车票,不用在通宵达旦的在火车站排队买车票了。无疑给盼望回乡的人们带来了一丝福音。发展到2015年火车票网络购票已经超过50%。车站排队买票变的过时了,不再是一件时髦的事。

数据显示,道路客运的网络订票2014年不到0.1%显得有些刺眼。客运企业在互联网的到来变的不知所措,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停出现。客运行业是自建网络平台还是通过互联网企业建设平台各有看法。很多走在前面的客运企业认为,企业自建平台可以更好的掌控用户资源,把用户装在自己的口袋中。其实,无论哪种方式,客户资源数据最终的落点都是在客运企业掌握之中;数据本身没办法自动产生价值,只有懂用户所需,设计出用户想要的产品才会实现资源价值。未来即属于传统行业懂互联网的人,同时也是互联网行业懂传统企业的天下。术业有专攻,只有传统行业把自己优势的线下资源进行整合,互联网企业把线上营销及运营优势强强联合,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以开放,信任的态度加强沟通,携手迎来客运行业的第二春。

一场不期而遇的改革

在高铁、私家车的双重挤压下,道路客运面临变革的十字路口。客运先行者开始考虑结构化调整以及结构化转型。未来道路客运的结构化业务转型方向:1、枢纽接驳,2、定制班线,3、城际约车,4、运游结合,5、大转小。而核心竞争力是围绕用户需求,进行线路覆盖与服务升级。

1、 枢纽接驳(让高铁的冲击转变成商机)

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跨区域旅行及交流变的更便捷。老百姓更愿意走出去,去更远的地方。航空与高铁枢纽站点与周围县市的接驳运输产生新的商机。一个高铁站将带来几千到几万的新增客流。围绕高铁站的枢纽接驳打通城乡以及市内应用场景。携程网大交通机票与火车票将提供强大的线上入口支持。线下客运企业提供产品支撑。

2、 定制班线

以前客运班线更多的是企业制定线路,用户进行适应及选择。现在老百姓的需求会更个性化。道路客运企业通过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按需制定线路,寻求新的转机。

3、 城际约车

道路客运面向的用户群体层次不同,有些用户追求便宜的价格,有的寻找快捷舒适的体验。筛选出高端的用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门到门的服务,城际包车的市场慢慢衍生出来。

4、 运游结合

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都变“懒”了。用户对于零散购买出行产品变的有些不耐烦。车票加酒店、门票等包价产品也在应运而生,迎合大众口味。

5、大转小

大车向小车转型:对于冷门线路,大车转小车可以减少亏损,节约成本。对于热门线路,利用大客流,找出具有消费力的人群,提升服务,增加收益。

总之,互联网的到来、高铁的冲击给客运行业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取决于我们的心态;以积极乐观开放的心态迎接,这就是机遇。以消极悲观闭塞的观念阻碍,将迎来巨大的挑战。感谢相遇,携手共进,面向未来,成就辉煌。

 

作者简介:王玉琛,携程旅行网汽车票事业部CEO,火车票事业部COO。连续创业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