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范仲淹归葬洛阳万安山的前尘旧事

 中原高考678 2016-01-09

阅读提示: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入仕为官4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他的文采与政治才能同样出色.1052 年(皇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12月葬于洛阳伊川万安山南麓,世称“范文正公”。 “范文正公”中的“范”是范仲淹的姓,“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公”是对范仲淹的尊称。

 

 

探寻范仲淹归葬洛阳万安山的前尘旧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写《岳阳楼记》中的这句名言,传诵古今,妇孺皆知。但知道范仲淹墓地在洛阳伊川的人却寥寥可数。范仲淹祖籍在陕西的彬县,定居于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天平山有范氏祖茔,他的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时、父亲范墉,都葬在天平山。公元1052年5月他在徐州去世后,为何不葬在苏州?生前从没有在伊川做过官的他,为何将家族墓地选在伊川了呢?这其中到底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旧事呢?

 

 

 

拜谒万安山南麓范仲淹墓园

 

 

春节放假期间,回桑梓洛阳,独自一人驱车到伊川县万安山南麓拜谒了范仲淹的墓园。

从洛阳新区出发,走王城大道经龙门东山的公路进入伊川县彭婆镇,沿“范仲淹墓园”指示路标一直往东。到彭婆镇赵沟村时,在村口超市买了许多鞭炮和香箔,“去范坟啊”,村里的老乡很热情地介绍着道路,弄清楚通往墓园的路线后,汽车拐了几个弯,就看到在半山坡上有一南一北有两大片被蓝砖墙围起来的松柏树林。顺着东边新修的柏油公路往南走,绕过围墙,穿过二广高速公路桥后,范仲淹家族墓园就映入眼帘。

墓园广场上有一尊高大的范仲淹雕像,雕像中的范文正公身着相帽朝服,右手持卷,栩栩如生,遥望着远方,有着无尽的威严。从雕像后面的碑文上得知,这是2002年一个叫作范振国的范氏后裔,出资20多万竖立起来的,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尊范仲淹雕像。

时值正月初二,整个墓园除守墓的两户人家外,没有其他人来,显得格外冷静。

进了墓园大门,沿通道而行,园内松柏翠绿,碑刻林立,石羊、石马排列整齐,神态各异。整个墓地掩映在一片翠绿园林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远远望去几分阴郁,几分深沉,似乎还隐藏了很多没有诉说完的范仲淹“魂归”的凄凉往事。

 墓园坐北朝南,北靠万安山,东临九龙山,西眺龙门山,南临曲水河,应了民间“头枕万安山,脚蹬曲水河”之说,是一块颇为讲究的“风水宝地”;墓园分前域后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墓园的西边还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及其祖茔,东边有唐相张说、宋璟墓地,再往东,吕店乡梁沟尚有魏文帝曹丕陵。这一带均属嵩山东延万安山脉。

  

范仲淹与苏州范氏家族间的纠葛

“范坟分前后两域,前域有仨坟头,后域有17个坟头。范仲淹的4个儿子,12个孙子中的7人,30个重孙中的2人及部分眷属附葬于此。”从1992年就在这里专职守墓的范钦诚老人告诉我,墓园对面的许营村,姓范的有两千多人,是历代为范仲淹墓园守墓的范氏后裔。

当地人称范仲淹家族墓地为“范坟”,2002年大规模修建后改叫——范园。范钦忠、范钦诚两个垂暮老人,以每月200元的补贴守护着历尽千年沧桑的范仲淹墓园。

由范章编写的《范文正公陵园大事记》显示,公元1031年范文正公母亲秦国太谢太夫人首葬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徐营村北万安山南麓,其后四子一侄八孙三曾孙一孙媳三曾孙媳也安葬在这里。

到过苏州游览的人都知道,苏州天平山有范氏家族祖茔,但范仲淹去世后并未葬在苏州,而是安葬在了伊川万安山。要问范仲淹墓为什么选择了此地,当然是因为他的母亲谢氏葬在了这里,若要问他的母亲怎么葬在了这里,还得从范氏家族的变迁说起。

从历史文卷里获悉,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先祖范履冰为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唐末五代,范氏因战乱迁苏州。四世祖范隋任丽水(今浙江省丽水市)县丞(县的副职,九品),是范氏家族第一代迁吴者。范隋在苏州安家之后,其后代便一直在苏州生活着。范仲淹的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父亲范墉世居苏州,故范仲淹应为苏州人。

五代十国时期,父亲范墉随吴越王钱俶归大宋王朝后,先后担任成德军、武信军、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这是一个掌管文书档案的小吏职位。

范家虽然世代为官,但范仲淹的命运却颇为坎坷。据《范文正公年谱》记载。范仲淹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范墉即不幸因病去世。谢氏带着范仲淹将范墉灵柩安葬于苏州老家天平山范氏祖茔后,暂住附近的咒钵庵内,即要守灵三年。因苏州范氏家族不接纳范仲淹母子,弃之不管,孤儿寡母,贫而无依,依靠乡亲们接济,过上了有家不能归的孤苦伶仃的生活。

无奈之下,范仲淹的母亲改嫁给了时任平江府(今苏州吴县)推官的朱文翰。朱文翰是山东长山人氏,即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人。从此范仲淹就改名朱说(音悦),随继父为官生涯漂泊在外。

随后,在苏州作官的朱文翰辞官回到了老家,范仲淹与母亲也到了长山县河南村。山东《邹平县志》有载:“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河南村。”此后范仲淹在山东淄州长山县读书,后到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就读。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据笔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范仲淹一生在苏州呆过的时间不超过三年。第一次是父亲范墉病逝,随母亲和两个哥哥将父亲的灵柩运回苏州,小住了一段时间;范仲淹第二次到苏州是在40多年之后了,是从1034年的8月到1035年的3月,总共做了半年的苏州知州。因为按照宋朝的律令,范仲淹是不能回家乡做官的,应该回避。但这一年苏州的水灾很严重,而范仲淹治水有功,予以嘉奖。治理好水灾,又匆匆将他调走。

可见范仲淹对苏州的感情非常有限。尽管范仲淹对苏州的范氏家族做了一些好事(比如兴建了范氏义庄,在今苏州范庄前景范中学),但范对苏州及苏州的亲属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范仲淹逝世前奉命从青州调任颍州,途径徐州时病重不治,他临终时并没有遗嘱葬在苏州,而是选择了洛阳以南的伊川,与母亲葬在一起。

 

 

解开范仲淹为母亲选择墓地的谜团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的母亲谢夫人百年后的归宿,显然成为范仲淹和苏州范氏家族间解不开的一个结。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被迁至“监楚州粮料院”,母亲谢夫人病故。他回到南京(今商丘市宁陵)的家中料理母亲的后事,并在家中为母亲守孝,葬埋母亲成了最辣手的事儿。

首先,母亲谢氏在丈夫死后,迫于生计,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他“再适长山朱氏”,在宋代礼教严明的社会背景下,说谢夫人是范墉的女人吧,她已改嫁了朱家;说他是朱家的女人吧,她儿子已经复了范姓,她自然也是范家的人。这就注定了她既不能归葬范氏祖茔,也放不进朱家祖莹的结局。也就是说,如果进了朱家祖茔,对“性至孝”的范仲淹来说,永远没有了陪葬母亲墓前的可能,而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虽然范仲淹后来在与其从兄弟范仲仪的信中曾述及:“昔年持服,欲归姑苏卜葬”。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内刚外和”的范仲淹在书信中的礼节性客套而已,因为他接着谈到“见其风俗太薄,因思高曾本北人,子孙幸预缙绅,宜构高堂,乃改卜于洛”,这才是范仲淹选择葬母之地的真实意图。

“范仲淹夫人李氏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后就先葬在那里(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范仲淹守制时,在应天府书院讲学,其间,他曾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当时的范仲淹已经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了,从商丘到登封路过伊川时,范仲淹拜谒了姚崇墓,第一次产生了将母亲移葬此地的想法。公元1031年,范仲淹的母亲从应天府迁葬到了伊川这里。”范仲淹的第28代孙、80多岁高龄的范章老人在伊川县伊龙国际大酒店的“范仲淹归宿解读”,确实让笔者对范仲淹归葬伊川有了更深的了解。

唐朝名相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姚氏后裔于2010年为墓冢圈里围墙,并修建纪念祠堂一座。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明白母亲的心思后,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万安山下。“母亲改嫁了,苏州范氏家族的祖坟里是不能在进去了,范仲淹如果把母亲谢氏葬在山东朱家的祖坟里,恢复范姓的范仲淹又不能和母亲埋在一起,无奈之余,受到姚崇启发的范仲淹将母亲埋在了伊川万安山下。”范章老先生的一番推论有史有据,让我心服口服。对于当时刚入仕途不久的范仲淹,将母亲葬在其家计之职田地商丘宁陵,即在情理之中。

范仲淹为什么不将母亲与父亲一起葬在苏州或者葬在山东长山?而是先葬商丘宁陵,后又迁葬洛阳伊川呢?笔者认为在葬母问题上,或许范仲淹根本不曾有过选择苏州的念头。正是因为那里“风俗太薄”,才使他对“少长北地”有着浓厚的情感,时常流露在诗、文、言谈之中。其实这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宗法制度,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何为“扯儿背孙”的安葬模式

走到墓园范氏飨堂前,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所题。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

飨堂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亲谢夫人、范仲淹、其长子范纯佑的墓冢。看了欧阳修撰写的碑文,随范章老人及范氏家族的几个后裔绕着范仲淹的墓冢走了一圈,清风吹过,翠柏苍绿郁郁青青,为范仲淹耿直品德及一生遭到多次谪贬的坎坷命运感慨万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范仲淹墓园与传统葬式不一样。按传统丧葬礼仪,儿孙应在祖辈的下方,而范园的布局却是儿孙在上方。范园后域葬有范仲淹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及部分家族后裔,前域则葬范仲淹和他的母亲及长子纯佑。前来拜谒范仲淹墓园的人,无不对前域三代人的坟墓排列感到奇怪:范仲淹在前,母亲在中间偏东,长子纯佑在后部偏西紧靠着奶奶。这种排列与一般的坟墓排列有很大不同。范仲淹29代后裔范钦诚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葬式为“携儿背孙”,意思是自己要“扯儿背孙”,让三代人永远不分开。

 “范仲淹墓之所以‘扯儿背孙’这么奇特,是因为范仲淹工作太忙无暇照料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由他的长子范纯佑照料的,为此范纯佑还辞去一切官职专门照料奶奶。范仲淹的母亲临终对范仲淹说,养儿是为了防老,可你却没有时间照料我,都是纯佑照料我的,我很感激他,我老了后埋葬时要把纯佑放在我的上位,你放在我的下位。” 守墓的范钦忠老人告诉我,他是范仲淹的第二十九代孙,“钦”字辈,许营村三分之二的人都姓“范”,他们是范仲淹二子范纯仁的后代。这个村当时是范仲淹的第十四代孙举家从江苏吴县迁来专门为范仲淹守墓的。

  晚年的范仲淹仍然处在贬官的命运里没有改变。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64岁时,得到皇帝的准许后,辞去山东青州知州职务,到颖州(安徽阜阳)任职。范仲淹从青州出发到颖州阜阳赴任。途经徐州时,病情突然加重,于 5月20日在徐州病逝。

在《欧阳文忠公文集》封佚简中,欧阳修提到范临终前的遗言:“范公平生磊落,其终也昏迷,盖病之然。如公所示,其心未必不分明也。只是治命与母坟同域,此理似未安,如何?虽不可移,亦须思虑,后事皆托明公矣。”范仲淹临终遗言要求与母亲同坟域而葬,在以往的文献中没有记载,似乎欧阳修也不至于虚构事实。范仲淹临终前想到母亲,希望去世后仍能随侍在母亲身边,正是他孤儿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感情归依,是最真实的流露。从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可以知道文正公后来既没葬在苏州也没有葬在山东的原因了。

范仲淹没有选择葬在苏州,而是选择了河南洛阳伊川。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范仲淹的先祖是汉代的清诏史汝南范滂,他的十代祖范履冰在唐武则天时曾任宰相。除此之外,范仲淹生前曾几次向仁宗建议从开封迁都洛阳,他认为洛阳与开封相比,据险可守,更适合作为国都。虽然他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他对洛阳始终情有独钟,也是他把墓地选择洛阳一个重要因素。他归葬伊川后,长子纯佑、次子纯仁(任过宰相)、三子纯礼和四子纯粹及九孙、六曾孙也葬在他母亲的周围。

 

 

皇帝“赐葬”的说法有几个版本

 

没有到范仲淹墓园拜谒前就听说这块墓地是皇帝赐给范家的。在探寻墓园谜团期间,笔者在和赵沟、许营村的老乡交谈中获悉“赐葬”的几个版本。一种版本是:这里本来是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园,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还有一种版本更离奇,说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范家,他们家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

另一种版本也与宋朝皇帝有关。据说皇帝一般都有多处供选的陵地,当然最终选择的只有一处。范园最初是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后来皇帝看中了巩义的宋陵,这里就一直闲着,正好范仲淹向皇帝提出了选择墓地的要求,皇帝就把这块风水宝地让给了他的爱卿范仲淹。其实,据考证,大宋皇室同范家根本就没有这份姻缘。

 “范仲淹是一个孝子,想到母亲辛劳一生,死后连一个安身之所也没有,为此惆怅得大病了一场。当朝丞相王延龄听说后前来探望,得知详情后,说当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块地,但后来又找到了风水更好的地方,这块地就不用了,看能否让皇帝将这块坟地恩赐于他。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龄的奏章后,有感于范仲淹的孝心,就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伊川县境内的天平山下这块坟地御赐给了范仲淹。”在墓园门口,守墓人范钦忠老人和笔者聊起这个话题,说了很多家族流传的资料,对“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说法进行了补充。“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子护帷还洛,当年12月份被当时的皇帝赐葬在其母亲身旁。其后子孙先后附葬。靖康之乱后,范氏后裔纷纷南迁,从此附葬中断。”

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谒范仲淹墓,看到这里荒草萋萋、满园颓废、一派荒凉,连个守护墓园人都没有,于是就给孝宗皇帝打报告。明孝宗立即下达104号圣旨,命令苏州范仲淹的嫡孙来河南守墓。真有104号圣旨吗?范章老人很认真地说:“听起来104号圣旨像笑话,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范氏宗谱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最先来这儿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孙范文成(又成),可他来这儿不到一年,因为过不惯北方的贫苦生活,带着家眷回到了苏州。没有人守墓怎么能成?后来只好用抓阄的办法决定谁来这里守墓,结果第14世孙范昌期抓到了。范昌期来到此地后,就落户在墓园南面许营村,在墓园周围划出了不用缴纳皇粮的8顷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838年(民国二十七年),祭田被废,从此改为每年清明节祭祀一次,沿袭至今。

 

“神道碑”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范仲淹墓园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为珍贵。

“神道碑”位于范仲淹墓冢前面20米处的祠堂西侧,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碑文记载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走到用玻璃封闭起来的碑亭前,看得见碑额正中是宋仁宗皇帝亲撰的“褒贤之碑”四个字,据史书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为“神道碑”题额。对范仲淹的“盖棺”之论,则是由他同时代最著名的文豪欧阳修所撰写。

透过玻璃尽可能靠近这块穿越千年时光的“神道碑”,渴望它能带我走进历史深处,去寻访大宋王朝的神秘往事,可除了分辨出几个并不连贯的汉字符号外,一无所获,石碑上字迹漫漶,凭目力已难以辩认。

“这碑上的碑文和历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比书上少了20多个字。”守墓人范钦忠告诉我说,他从小就听过不少关于他老祖宗和这墓地的故事,但神道碑”少字的事儿还真有点稀奇。有个来拜谒范仲淹墓的北京大学孟教授告诉他,欧阳修写的这篇碑文上漏掉的那20多个字写的是范仲淹和当时的宰相吕夷简闹矛盾的事儿。

碑文真的有两个版本吗?是谁把碑文改了呢?范仲淹和当时的宰相吕夷简有哪些解不开的仇?回到北京后我查阅了有关宋史资料得知,改动碑文的是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改动的原因是范纯仁认为其父范仲淹与碑文中所提到的“吕公”“至死未尝解仇”,因此对于欧阳修原文中所说范仲淹与“吕公”“欢然相得,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的说法不能接受。而欧阳修则对于范纯仁擅改碑文耿耿于怀,引为憾事。

上文所提到的“吕公”,实为当时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同朝为官且权势更大的宰相吕夷简。当时的朋党之争,一派即以吕夷简为首,另一派则以范仲淹为首。而范仲淹一派时势所然,始终处于下风。范仲淹屡遭贬谪,其中有两次是与吕夷简有关。第一次是因为郭皇后误伤仁宗皇帝之颈,被废掉皇后事件。以范仲淹为首的朝臣们出于道义,不同意下诏废后,向皇帝进谏不成,与当时的首辅吕夷简力争得罪了他。据《宋史·范仲淹传》载:范仲淹等大臣于次日晨到待漏院准备向吕夷简进言,得到的却是被贬出京的诏书。仅为这么点事儿,范仲淹被贬“知睦州,岁余徙苏州……寻徙明州”。

范仲淹第二次被贬,也是因为他不满于吕夷简任用私人,上了一幅“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加之论“建都洛阳”之事,范仲淹又与吕夷简发生激烈争执,吕夷简指范仲淹及其支持者为“朋党”,北宋时期的“朋党之争”即由此始。结果是两败俱伤,吕夷简遭罢职,范仲淹被贬知饶州、再贬润州,又贬知越州。(《宋史》卷七十三《范仲淹传》)吕夷简不久即官复原职,仍然做他的宰相,范仲淹却不停的在外任转徙。落到这个境况,对无论是范仲淹还是他的家人来说,能不与吕夷简结仇吗?

  范章老先生说:“欧阳修说范仲淹和吕夷简言归于好不是没有根一点据,据历史记载,当年范仲淹挂帅平定西夏,临行前先去拜见了吕夷简,而且公开说过:我和吕公之争都是为了国事,个人之间没有过节儿。另一方面,西征前,仁宗给范仲淹加官一级,吕夷简曾奏请皇上说,加官一级还小,应该再加一级。至于说两个人心里究竟怎么想的,就不好说了,但欧阳修这么写至少不能说是失实吧。”

当年欧阳修写这篇墓志铭,确实非常之难。吕夷简在朝中势力很大,写范仲淹的一生,要涉及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涉及的人物当时很多都还在世。既要尊重事实,又要保全自己,欧阳公所以用了两年才完成。相比之下,写那篇流芳百世的《醉翁亭记》估计要轻松得多。

 

范仲淹复归范氏家族遭拒绝的缘由

范仲淹是在朱文翰家长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朱说”的名字用了24年之久,从时间上计算,顶着朱姓在山东一带生活的时间,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了。但多年之后,范仲淹知道自己身世后,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的拒绝和讥讽。

范仲淹是怎么知道他是范氏后代的呢?又是如何复归范氏家族的呢?

由于范仲淹是母亲改嫁时从范家带过去的,不是朱文翰的亲生子,因此在朱家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寄人篱下的境地,但范仲淹起初并不清楚自己的这一处境。后在他与朱家兄弟一次争执中,才得知了自己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之下,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家录》记载:“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朱兄弟不乐,曰:‘我自用朱氏钱,何予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商丘)。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离开这个不得意的家,到应天书院读书。

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命到现在安徽省广德县一带当了个审理案件的九品小官。从此他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侍奉。这个时期,范仲淹作出了其人生中一次重要决定,他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朱说带了母亲,一起来到苏州,欲还范姓。但看到的却是一冰冷面孔,“族人有难之者,公坚请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始许焉。”遭到家族的拒绝。本想恢复范姓,可以光范家的宗、耀范家祖,想不到遭到一阵横炮,可见范仲淹一支与苏州范族间,其裂痕已经不是一点点。

到了1017年,朱说升任亳州节度推官了。无奈之下,范仲淹最终作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方才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据传说是惊动了皇帝,后经皇上恩准,复姓范,名仲淹,字希文。

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在江苏泰州任职,范仲淹和已故参知政事李昌龄侄女结成良缘,范仲淹与李氏共同生活仅十三年,李氏生三子名纯佑、纯仁、纯礼,李氏与仲淹婚后和范母仍住老家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实现了他“自立门户”之夙愿。而且直至母亲去世,范仲淹为母丁忧三年也在商丘宁陵家中。

据世传,范仲淹宁陵家宅在今宁陵县西河麻袋厂处,称“范庄”,清朝时期遭黄水淹没。

史籍上多处记载范仲淹“家计于宁陵”,范仲淹的书信中自己也言及“宁陵家计”。范仲淹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们知他已萌退志,曾劝他到洛阳建宅以备养老,这时他却说:“人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以为自己在应天府已有家,没必要再安家。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范仲淹在商丘宁陵的这个家,才是他一生唯一的家。

然而,对朱氏家族,范仲淹是怀有深厚感情的,范仲淹与长山朱氏家族一直有书信往来。宋仁宗皇佑三年,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赴任途中,他专程绕道山东长山县,长山父老迎接于城西十五里处。范仲淹轻车简从,下车参拜故乡父老,并赋《留别乡人》一首。

 

“范仲淹做了官以后,就把苏州的范姓家族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老家范仲淹的哥哥占一个房系,从此以后范家就开始续起了家谱,而且一直续到现在。谈到这个问题,范仲淹的后裔范武汉就从范姓的支系说了起来。

 

 

 

尚无定论的范仲淹出生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和美文。然而,这位宋代大文豪,却在他去世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他的出生地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待解谜题。

范仲淹生于何时何地?据《宋史》三百一十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其先分州人也,后徙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范文正公年谱》记为“端拱二年八月癸酉二日丁丑以辛丑时生”,同时代著名文豪欧阳修为其所撰写的《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和富弼为其所撰《墓志铭》对范仲淹的出生地也都语焉不详。

很长时间以来,关于范仲淹出生地,在学术界是个难以破解的谜题。

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显示,在史学界曾流行两种说法:一是范仲淹生于苏州吴县,祖籍在今天陕西的彬县,理由是《范文正公年谱》有记载,范仲淹四代祖因战乱滞留南方,后定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二是出生徐州,理由则是依据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终于徐州节度掌书记任上。”其两个哥哥出生于此地,从而推断出他生于徐州。

已故《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1931—2010)在“《岳阳楼记》我心中的灯”一文里曾写到:我的祖籍是范仲淹的出生地苏州,《岳阳楼记》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课文,因此“童而习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爱其文笔之优美。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又有了范仲淹是出生在河北正定的说法。宋史研究学者方健曾在《文汇报》(1994年7月17日)上发表文章称:范仲淹出生在宋代河北路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并在《范仲淹评传》一书中写“范仲淹生平及其思想概论”时开门见山:“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诞生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军节度掌书记。”

此外,河北省正定县学者也列举了四条证据来论述范仲淹就出生于正定。其一,范仲淹在为其胞兄范仲温所撰写的《范府君(仲温)墓志铭》中有“考讳某,归皇朝,历真定府、武信军掌书记。”叙述,证实范墉曾在真定府当过小官;其二,范仲淹在给他哥哥信中说:“我本北人,北人淳厚。”;其三,范仲淹曾自述:“某生于唐虞(唐虞,当时泛指河北,传说宋有尧山,离真定府很近。)”;其四,曾和范仲淹共同镇守西夏的大将韩琦,曾在真定府为官的时候,他便致信韩琦:“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范仲淹自报家门,在给好友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生身之地的怀念之情。

有河北媒体报道,范仲淹的母亲是正定本地人,范仲淹在正定出生后,在正定待的时间很短。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苏州人,在真定(今正定)任职时,妻子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范墉后娶真定县高平村的大户人家谢家女子为妻,并在高平村谢家居住,属于入赘。范仲淹就是范墉与谢氏所生。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范仲淹生于真定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在百日时随家人去徐州。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990年病逝。”正定县学者武威振整理的《范仲淹:晚归的正定人》,洋洋两万言,详细介绍了范仲淹的魂归过程和范仲淹的十大故事、十大功绩,已在《石家庄社会科学》杂志上全文刊登。如今,范仲淹已编入《燕赵廉吏》书中,并写进了《正定县志》。

 近几年,“正定是范仲淹的出生地”一说,众多媒体作了广泛而集中的报道。并且得到了洛阳范仲淹思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范仲淹第28代后人范章老先生及家族的认可。“范仲淹生于正定,是我们家族公认的事实,不仅洛阳范氏宗亲承认,老家的范氏家族也对此认可。”河北南宫人、范仲淹嫡传第35代世孙、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范祥科说得更具体:“我们祖辈流传,范仲淹出生于正定县高平村……”

   也有学者对“范仲淹出生正定说”持反对意见。认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范墉就到了武宁军任上(今江苏徐州),次年。也就是989年,怎么会在正定生下范仲淹呢?

编辑本段文字时,笔者特意百度搜索“范仲淹出生地”一词,出现的“范仲淹(989-1052)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和“范仲淹正定出生”的词条甚多。

 

范氏后裔伐树告状真相追踪

从范园前域走到后域,坟园里的几百棵树木都是碗口粗细,没有很大松树柏树,我有点纳闷,自宋代建坟以来范仲淹墓园的树都长不大吗?

陪我一起拜谒墓园的范章老先生视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边走边说:“范氏家谱上记载,明朝的时候这里栽了1000多棵松树和柏树,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地政府要收墓园周围田地的税,范氏后裔不同意,决定到国民党中央政府去告状。为了筹集路费,家族的人就把墓园中的大树全伐了,只剩下前域东南角两株两抱多粗的柏树。”范章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历朝历代留下的规矩,墓地周围划出的一片田地不用缴税,收获所得全部用来祭祀,所以当时的范氏家族才要告状,“结果呢,被家族推荐去打官司的人拿着卖树的钱住到洛阳抽大烟、买房子,置办小老婆……把告状事儿没放心上, 树都砍完了,状也没告赢。”

据守墓园范钦忠老人讲,过去这里满园都是合抱粗的松柏树,一棵挨一棵,有1000多棵,不管春夏秋冬,这里总是郁郁苍苍,雾霭缭绕,遮天蔽日。“现在看到的树,都是1938年伐树的当年又重新种的。”留下的两棵大柏树也在1958年大跃进时砍掉了。1960年许营村架电线又在坟园里伐掉15棵柏树当电线杆子用了。

据《范氏宗谱》上记载:“自文正公仕宗,先后四十年历中州而西夏。最因母氏谢夫人卒于任,遂卜葬之万安山,厥后文正公及诸子附焉。”坟地分前后两域,范园最初非常大,由于历史原因而多次毁坏并重修。元至正年(公元1347年)、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都进行过大规模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范仲淹墓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范仲淹墓园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走出范仲淹墓园,站在一高处眺望,只见紧靠墓园的左边有一条干沟自北而南蜿蜒而去, 原本郁郁葱葱的墓园“靠山”因开采山石被毁坏。可以想象,当年范仲淹之所以在此选墓地,与背靠青山,水流源长是分不开的。如今虽然历尽沧桑,星移斗转,沟里的水已经没了,山也不青了……但范仲淹的墓还在,墓前的碑还在,欧阳修的碑文还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还在,追古抚今,永远勉励着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