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一本不可多得的欧楷好帖——曹鸿勋《重修玉清宫碑铭》作者: 一本不可多得的欧楷好帖——曹鸿勋《重修玉清宫碑铭》 曹鸿勋遗像 曹鸿勋(1848-1910),字仲铭,号兰生,山东省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 曹鸿勋祖父孚中,清光绪丙子状元,曾出任过广东鹤山知县。其父曹棠文墨平平,无缘科举,靠做小买卖养家糊口。但曹父老实持重,君子固穷,乐善好施,故在西南关一带有很好的口碑。曹鸿勋出身贫寒家庭,父亲曹棠早亡,母子过着艰苦的生活,幼年的曹鸿勋常常饿着肚子到私塾读书,他的启蒙教师丁象庭为此经常接济他。曹鸿勋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成清第一百零二名状元,也成为有科举以来潍县第一位状元,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陕西巡抚。宣统二年(1910)九月初九,病逝京华,享年六十二岁。 曹鸿勋长于书法,专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兼工汉隶,偶作墨竹亦善。立于潍县城北玉清宫内的《重修玉清宫碑铭》,为曹鸿勋欧体书法的代表作。这个帖,民间称其为《四面碑》。因其碑铭长达三千余字,曹书立面四幅,刻碑四面,成为方碑,故称。曹书此碑时,四十八岁,正当盛年,雄姿英发,挥毫游刃有余,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好帖! ——武锋(一峰)摘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