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尝试探究性导学法的思考与实践--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16-01-09

    发《新华科教创新导刊》2015.12.

 运用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尝试探究性导学法的思考与实践--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李前慧  邮编:444303

     进入21世纪以来,高中的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具体表现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重教法轻学法,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这种忽视师生多边互动、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的模式与当前课程改革潮流背道而驰。高中历史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下面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导学法谈一些心得体会:

     所谓“探究性导学法”,就是课前将教师设计好的导学指导方案先行下发给学生,学生运用导学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先预习教材,对教材有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然后教师再教,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教学模式。

     首先,对教师而言,探究性导学法对教师的备课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导学方案,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编写导学方案之前,教师要了解好新课标的要求和高考的考点要求,清楚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达到方案编制的有效性。通过探究性导学法,教师用探究性导学方案引导学生把握好预习的方向,自主预习,并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演员”型教师变成了“导演”型教师。

     具体地说,教师把导学方案分成下面几个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准备、探索新知、课堂练习、课后检测、课后复习、收获与发现、教师反思等。特殊说明的是:在知识准备基础部分,我们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入手,把课本知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这样,既使学生把握了细小的、凌乱的知识点,又形成几条线索,明确了每一课的主干知识,有了对知识的整体认识,这部分设计的经过课前的历史组集体研究而定,并不是随意的出几个填空就算了。课堂练习和课后检测部分,有当堂的反馈练习,也有课后的习题作业,主要起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与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不求面面俱到,问题不在多而在精,这“精”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从而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其次,对学生而言,学生也由原来的“听众”变成了“演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性导学,教师把方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提前预习,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等。学生通过导学方案事先已经知道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和步骤,事先做好预习工作,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参与,历史课由老师唱独角戏变成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课,从而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探究性导学法适应新课改之后历史教材的需要。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容量大,难度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通过探究性导学学习,学生已经对历史的基本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导学方案中的问题基本上能够解决,“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那些不能解决的或者解决起来有困难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和重视,带着“疑”而学,从而达到历史学习的效果。 探究性导学法在历史课中的运用,便于学生记笔记、查阅和复习,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上课意图和学习目标,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学习,以导促学,大大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来说,运用好探究性导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充分发挥师生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