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藏珍】勇猛精进艺同源

 海明山水 2016-01-09
勇猛精进艺同源
俞云阶《早露》
俞云阶(1917—1992年) 现代著名画家。江苏常州人。1934年报考苏州美专,为校长颜文梁破格录取。1939年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吕斯百、黄君璧,1941年毕业。从事油画创作,兼长中国画。曾任国立艺专、苏州美专西画教授。1956年被推荐入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进修。1960年起在新成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1965年入上海油画雕塑室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艺术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从苏州美专到中央大学艺术系,俞云阶求艺生涯中所受教的诸位师长,如颜文樑、徐悲鸿、吕斯百等,皆为曾留洋海外专心求艺、且名重一时的写实大家。他们将先进的西方美术教育理念带入了中国,因此在求学阶段,俞云阶受到了严格的学院派基本绘画训练,也奠定了他日后艺术生涯中创作的根本倾向和观念。其中徐悲鸿对他的影响尤为重大,而徐悲鸿也对这位学生很器重。受老师的鼓舞,俞云阶一生都保持着“勇猛精进”。
俞云阶一生秉持写实主义的风格,继承徐悲鸿古典主义改良之技法,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留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突出写实主义的肖像创作,而他的风景画数量则很有限。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俞云阶晚年时还画过中国画。他的中国画,可以说是夕拾朝花。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俞云阶学画之初的恰恰学的是中国画。1942年他第一次在重庆举办画展也是中国画展。上世纪70年代后,俞云阶重拾丹青,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百无聊赖的情况下躲进小楼而成一统,同样是运用另一种笔墨语言表现其艺术的“勇猛精进”。
《早露》作于1978年。纵76厘米,横47.5厘米,设色纸本。款:“早露,一九七八年,云阶画” ,钤印:“俞云阶”(朱文)。左下角压角章“昆陵俞氏 ” (白文)。
荷花一直是历代国画家笔下的常选题材。中国人与荷,自古便有着不可分割之渊源。古人认为荷是花中君子,亭亭迎风,吐露细细花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幽香四溢中赏心悦目。 观此图,与传统国画中的荷最大的不同是画面并非以清新的笔墨来表现荷花的素洁;反而大胆用墨,以黑为画面的主色调。这使得画作显得更加厚重,构图也更趋于简约现代,无虚浮骄躁之气。《早露》先以淡墨加花青大胆泼墨打底,又以重墨勾勒塑形,再以朱膘、藤黄画花头花蕊,最后以白色提点突出。整张画层次感强烈,点线的组合又面面俱到,一气呵成。观者仿佛可以看到俞先生作画时的胸有成竹,大笔果敢挥洒的场面。
画面中的荷有三种形态:含苞、盛开和结实,这也是荷生长的三个过程。这既可以看做是荷花成长轮回过程,也可比作人之一生。以禅修的观点来看,此岸—济渡—彼岸,也是这样的三个阶段。“荷”出淤泥而不染,题中“早”字又突出了时间上的含义。俞云阶曾在1957年被错划为了“右派”,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他却一直秉承自我,做正直人,画正直画,或许在这张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俞云阶先生对于彻底摆脱生活困境的希冀和信心。

艺本同源,《早露》有着中国画的神韵,又带着油画的厚重质感,结合两种艺术语言的特点,在画面中产生了奇妙的美感;而其包涵的人文精神也对观者的我们有着十分深刻的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