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玩”到“火星”上_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10/0605/04/68CV18JS00014AED.html (原图) 中医机器人进驻火星500进行身体信息采集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_新浪网 http://tech.sina.com.cn/d/2010-05-30/15094246093.shtml “中医机器人”将进驻火星实验舱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iCNly0BsSw/ 中医四诊仪“火星”归来升级后将走进沪上社区 http://gov.eastday.com/shjs/node4/node33/u1a37284.html 2014年5月24日 13:3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 端坐在iPad大小的终端界面前,接受“中医机器人”的望、闻、问、切,从舌相采集到脉相分析,快速给出诊断结果甚至食药处方……这种“中医四诊仪”继成功伴随中俄航天员结束520天火星模拟之旅后,正改进升级为更加便携、更为智能的二代产品,有望进入沪上社区“健康小屋”,为寻常百姓提供健康服务。记者日前从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获悉这一消息。 在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火星500”试验期间,中国共有3个项目参与这一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试验,中医四诊仪便是其中之一。 通过“上天”考验,“中医机器人”开始“瘦身、健脑”。作为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上海中医大与产学研结合的上海道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协作,融合生物工程、电子信息、仿生技术等,完成了小型化样机研发。据悉,新型中医四诊仪可通过摄像头获取面色、舌苔影像,利用传感器“号脉”,并辨识五音气息,还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问诊”,对答一系列问题。 目前,沪上社区健康服务需求量大面广,而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正推进中医四诊仪进社区,实现“自助健康服务”。今后,这种“中医机器人”可望进一步向移动式、穿戴式方向发展,直接步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季光教授举例介绍,这类中医健康服务数字终端产品可能以“健康镜子”形式出现,忠实记录家人最精确的健康状态,主动健康干预、防治疾病。 据了解,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已率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脉诊仪器与技术标准”,全套系统现共形成33项专利,其中包括4项PCT国际专利,分别进入俄、美、韩等国家。 9楼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