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重庆“清明上河图”重现 再现不一样的山城

 修心and慎行 2016-01-09
华龙网 [微博] 周梦莹2016-01-09 07:30
清末重庆“清明上河图”重现 再现不一样的山城

清代《渝城图》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清末重庆“清明上河图”重现 再现不一样的山城

清代《渝城图》局部(朝天门)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一幅北宋的《清明上河图》,绘出了汴京当年繁荣,也成了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可你知道吗?重庆也有属于自己的“清明上河图”。记者8日从重庆市规划局了解到,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市测绘档案馆)在搜集重庆古旧地图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一幅罕见重庆老地图——清代《渝城图》,该图原图宽124厘米,长248.5厘米,生动记录了十九世纪中后期重庆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堪称一幅清末重庆的“清明上河图”。

孤本存于法国 第一时间得以修复

“《渝城图》目前仅见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应为孤本,此次为首次开放。”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甚至连《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 古旧地图)和《重庆古旧地图研究》等中也都没有收入《渝城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得知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读者开放了他们收藏的这幅《渝城图》孤本后,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第一时间与法国馆方取得联系,获取了该图的电子版,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对地图修复和复制,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得见此图。

推测地图绘制于1860年到1886年之间 作者未知

《渝城图》上,标记该图为“渝城艾仕元绘”,“我们遍查地方文献,也没有发现与此人有关的线索。”市地理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与光绪十二年(1886年)国璋以巴县知县身份主持编纂的《重庆府治全图》不同,应为民间所绘。

该负责人谈道,至于绘图的具体年代,图中也未标记,只是据图中表现的地物信息推断,其绘制时间的上限应在咸丰十年(1860年)之后,因为咸丰十年江北厅城新筑嘉陵、永平二门,而该图中已有了“嘉陵门”的标注。而其时间下限,只能通过对比成图于1886年的国璋版《重庆府治全图》进行推测。

同时,《渝城图》中所表现的地物信息均在重庆正式开埠(1890年)之前便已存在,国璋图中出现的“美国福音堂”等西方建筑,《渝城图》中却均未出现,据此推测其早于国璋图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其绘制时间应在1860年到1886年之间。

绘制200多艘船只和数百名人物

在《渝城图》中,重点标注了码头、商帮、寺庙、城门和衙署等信息,对十九世纪中后期重庆城各阶层人民挑水、背货、造船、抬轿、骑马、划船等各种生产、生活场景进行了生动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与中国传统地图注重表现山水不同的是,《渝城图》中绘有大量人物和场景,包括数以百计的挑夫、轿夫、纤夫、船工、衙役,200多艘大小船只,以及轿、马等实物。”市地理信息中心有关人士介绍道。

此外,与清末其他重庆老地图着重表现城内的商业繁荣景象不同,《渝城图》既表现了重庆城内如“徐翕和”老牌金店和打铜街、打铁街、鱼市口、磁器街等商业街巷,也对当时重庆城外沿长江、嘉陵江两岸的码头、行帮进行了详细的标注,码头有“大码头”、“二码头”、“三码头”、“新码头”、“柴码头”、“炭码头”、“水码头”、“纸码头”等等,反映出清末重庆已成为长江和西南地图集中的物资集散地,各地商贾云集,呈现了当时重庆经贸活动的繁荣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