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分析什么是“宏观调控”(一)

 莲e 2016-01-09


也许你刚从事行业、也许你正在经营行业、也许你想讲一班优秀的工作......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对行业之中的'宏观调控',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从各行各业的角度来理解“宏观调控”。

说起“宏观调控”这个词要简单的从经济学的历史讲起:“宏观调控”这个词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也就是讲国家利用手中各种手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所采取的的办法。)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就是钱多贬值),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目的总之一句话:要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现在没有这个部门了,权力分散于央行、财政部、发改委三部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最近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来看,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

由上我们可以得知:宏观调控的实施者:国家

实施的手段:经济、行政、法律三个手段

实施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下面我们分别从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举现实的例子:

1.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案例:1998~2004年七年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约9000亿元,同期银行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2万多亿,直接拉动投资约四万亿元。

分析:增发国债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

2.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案例:国家调控楼市 颁布的“国十条”;

3.行政手段案例:政府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油田等.

后期将结合行业和现实中的例子分析宏观调控!

以下视频是新闻上对猪肉宏观调控的简单介绍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