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本文豪谈论写作的书 ?? | 清单

 真友书屋 2016-01-09

里尔克说,“没有什么比批评家更让我们与艺术产生隔阂的了”。如果一个文学评论是好的,那一定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学的,而不是因为它是评论的。所以,不要听评论家谈论文学,要听就听作家怎么说。小弗为大家罗列了中外十本大作家关于自身写作经历或是探讨写作方法的书。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这本小说的唯一作者。





《写作》
玛格丽特·杜拉斯


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


也许这本书不是用来“看”的。想象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那个房间里坐着杜拉斯,她穿着格子裙、及膝袜和皮鞋(正如当年她在法国总统密特朗身边时的标志性打扮)坐在房间中央,听着她把书中的字句“说”出来。听到感同身受处,便会心一笑。但我们谁也看不见谁,因为,“当你倾泻一切,整整一本书时,你肯定处于某种孤独的特殊状态,无法与任何人分享”。





《布洛克的小说学堂》
劳伦斯·布洛克


此书以作者在《作者文摘》最叫座的专栏,集结成为这本非看不可的作品,深入观察创作脉络,告诉你小说是一门怎样的专业,如何发挥书写技艺。他的建议,都是身经百战的经验之谈,让写作者可以住创作游戏中,避开陷阱,悠游自在。


本书可谓一本面面俱到的实战写作指南,作者用过来人的丰富经验为初涉文坛者解惑。 布洛克的笔调始终是幽默冷硬的,他解构了原本显得莫测高深的写作,使写小说这件事情变得似乎容易了起来。只要你想写,并且有恒心,为什么不动笔呢?





《给青年诗人的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本书虽然只有区区129页,但是里面除了有十封信,还有里尔克的一篇评论《论山水》、一篇游记式的随笔《布里格游记》、几十首里尔克的诗。也就是说,里面包括了里尔克所有的创作形式。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正如冯至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里尔克)告诉我们,人到世界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的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所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下去。这样,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





《我为什么要写作》
乔治·奥威尔


这本书收集了近20篇奥威尔于不同时期发表在不同杂志上的随笔,反映了他的童年生活,工作经历,革命经历,以及并不太长的作为一个严肃作家的经历。奥威尔目光很高,所以他的回答高屋建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足以引起每个写字(不是码字)的人的高度共鸣,甚至有时会令人汗颜。


要把自己从一个文字工作者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严肃作家,或者写一些有意义又有趣的东西。这篇小文可以当作一把悬于头顶的绳索或者一面真实客观公正的镜子,多看看、多照照,就能榨出自己皮袍下的小。





《论小说与小说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夫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作家笔记》
萨默塞特·毛姆


本书中处处皆是敏锐的观察、自传性的笔记,以及毛姆很多最杰出作品的萌芽。《作家笔记》是我们对于一位伟大作家的活跃的心灵,得以进行令人愉悦的窥探的独一无二的窗口。


在差不多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毛姆记了一部私密的日记。在这部日记里,我们看到了毛姆无可比拟的洞察力,以及他作为一名作家的非凡职业生涯的萌芽与发展。年代跨越他在伦敦作为一名青年医科学生,到他成为经历丰富的世界旅行者。《作家笔记》有趣、睿智,充满启示。无疑,这是毛姆最富有意义的作品之一。对于他的粉丝,以及任何对创作过程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必读书。





《小说的艺术》
米兰·昆德拉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那些使小说成其为小说,使艺术成其为艺术的特性,在倾向上肯定是更接近某种道德伦理观的,把这个东西挖掘出来,就不光对小说有用,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用。这个东西,就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道德态度,谢绝一切道德归罪。





《写作这回事》
斯蒂芬·金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你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


斯蒂芬·金说,“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这部随笔集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关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基本问题所作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略萨在这本书中谈及的语言风格、时间、空间视角、不同的现实层面以及许多技巧变化都属于小说创作的“基本功”。读者可以从中窥探到优秀现代小说的欣赏途径。


此书探讨的主旨并不在如何使作家的成功写作成为可能,而是在如何使杰出的作家成为可能――文学抱负的获得或建立,将促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显然,这与大多数的文学历史和我们的现实状况都是相距遥远的,这同时也就是杰出作家不能不是稀少的原因。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这本书主要收录了王小波在1996年写就的杂文,有一部分是1995年和1997年初写的,多数文章在杂志上得到发表。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文学、文体的看法,对文艺的看法,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看法。这些作品内容深刻而幽默、思维独特,带给读者精神上极大的乐趣。


“当然,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写作),那就是: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罢 。”








一起艺术,一起创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