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蜡石专栏】写意兰江 美石兰溪

 秦岭之尖 2016-01-09



写意兰江 美石兰溪



本文作者:动力火车

图片:动力火车


“有一座城市名字好美好亮,有一条兰江在她身边静静流淌,点点渔火辉映着璀璨星光,多少古老的传说在水中荡漾……”一曲《兰溪之歌》,唱响了这座江南古城优美、典雅的旋律,让人荡气回肠、意往神迷。



兰溪,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衢、婺、兰“三江之汇”,自唐朝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溪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温婉秀丽,秀丽的山川,如画的风光,处处充满着灵气和诗情画意。千百年来,悠悠兰江孕育了兰溪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贯休、金履祥、李渔、曹聚仁等众多文化名人,留下了戴叔伦笔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千古绝唱;巍巍横山,守望着母亲河兰江,见证了兰溪千年商埠的热闹繁华。



兰溪也是黄大仙故里。相传,大仙年幼时牧羊,后得道成仙,其兄找寻多年,相见后不见羊群,于是大仙对石叱曰:“羊起!”,瞬间石头变成了上万只山羊。这就是“叱石成羊”的传说。如今,这个美丽的“石头传说”在续延新的故事,当地一个新的石种——黄蜡石,正被众人所推崇。仅仅十多年时间,黄蜡石从被发掘、到认可、乃至被热捧,从原石观赏到料石雕琢,完成了她从“丑小丫”到“白天鹅”美丽的嬗变,演绎了一段“黄色传奇”。




黄蜡石是蜡石中的一种,系蜡石原岩经数亿年水流冲击、饱受高价铁离子等矿物元素浸染和水分子滋润而成,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多呈黄色而得名。因其形态各异、造型奇特,可作为奇石观赏。其摩氏硬度在6.5—7.5,与翡翠硬度相当,质地细腻、色彩丰富,近年来已作为一个新的玉种进行开发利用。黄蜡石产地很广,国内两广一带、江浙地区,云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等地多有发现,其中兰溪黄蜡石兴起较早且很有名气。



兰溪地处衢江、婺江、兰江“三江之汇”,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优质黄蜡石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10年前,这里的黄蜡石资源被发现,随后逐渐升温,在2008年至2011年间进入高峰,在江边捡石者多达上万人,曾经上演了“疯狂的石头”。




于是,兰溪黄蜡石名声鹊起,周边县市大量买主云集兰溪,成为各地玩石人士收藏的新宠。兰溪也因此自发形成了黄蜡石交易市场,有了远近闻名的“黄蜡石一条街”,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黄蜡石交易集散中心。




兰溪黄蜡石具备“湿、润、密、透、凝、腻”六大特性,又兼有“皱、瘦、漏、丑、秀、奇”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形与质的兼备,这是兰溪黄蜡石有别于其它观赏石的特点之一,其造型奇特,表层蜡质感强,很具有观赏性,是天然的艺术品。天公造化了黄蜡石的外在美,天然的外在形状如圆、如方,似鱼、似龟、似蟾、似猴等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具像,似像非像,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而彩陶是兰溪黄蜡石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石种,石质坚硬,石肤光洁,纹理图案和颜色丰富,画面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艳丽又不失素雅温婉,画面主题突出,千姿百态,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最让你醉心的莫过于兰溪黄蜡石籽料了。兰溪兰江内的黄蜡石籽料,历经千万年衢江、婺江水冲刷、磨蚀和翻滚,并经水中高价铁离子等矿物元素浸染,汇入兰江河床而成,其颜色以黄为主色调,红黄相映,兼有白、黑、绿等多种颜色,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



上品兰溪黄蜡石籽料,质优料老,密度高、油性足、玉化好,色彩丰富而又稳定,集凝结、脂润、纯净、细腻于一身,具有“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尤其是油脂蜡状、亚玻璃光泽等特性给人以浑厚的感觉,十分符合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含蓄、内敛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大黄蜡石爱好者的青睐。经过雕刻大师的精心创意和雕琢,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兰溪黄蜡石雕刻精品,美轮美奂,让人惊叹不已,爱不释手。





写意兰江,美石兰溪。兰溪黄蜡石就这么神奇而有魅力,在现代赏石、藏石蔚然成风的热潮中,其知名度、美誉度与日剧增,已成为“江南瑰宝”。如今,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积极推动下,兰溪黄蜡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兰溪市继兰花之后又一张金色名片。我们相信,随着黄蜡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兰溪黄蜡石一定会越来越受青睐,兰溪黄蜡石一定会走的更广、更远!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