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真伪之争

 易演中医走天涯 2016-01-09

 

               第一章  真伪之争

              ——科学理论的本质

 

医学(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人体或者它受限制的一部分的一个模型,以及一组规则,这组规则把这个模型中的量和我们的观察相联系,我们既可以运用该模型解释观察到的临床现象,又可以指导临床实践。一个理论是否科学,主要通过证伪的方法去确定。一旦出现观察和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结果,该理论就被证伪,我们必须抛弃或者修正该理论。在我国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医学阵营:中医学与西医学。中西医理论的差异、部分中医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中医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人们一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提出严重质疑。两大医学体系的对立存在三种可能:中医学与西医学理论存在本质的对立,其中必有一真一伪;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仅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诠释同一研究对象;中医学与西医学都不完善,他们都只能合理的解释研究对象的部分特征。就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局部理论上看,三种可能存在;然而整体而言,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仅在于用不同的研究去诠释同一研究对象,不存非此即彼的关系。

 

近代有关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持续了近100年。鲁迅先生是在学习了西医的生理学与解剖学后对中医下了“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的断语,梁启超指出中医尽管能够治好病,却没有人能够说明中医之所以能够治好病的道理。陈独秀认为因为中医不知道科学,所以回答不了这个道理。随后胡适进一步指出西医能说清楚病人得了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虽然能治好病,就是因为说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所以不科学。这些开创近代中国科学文明发展先河的大师们同时也就开创了持续近百年的有关“中医是否科学”的旷日持久的争论,至今有许多人对中医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真实是一切科学的出发点,辨别真伪也就成了学术工作者最起码的能力。中医是否科学?这是关系到中医生死存亡的重要命题。为了理解或者说尝试回答(至少是部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两个议题:(1)什么是科学?(2)为什么中医会让人觉得不科学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对科学作一正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企图对科学作出准确的定义,可是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家满意的定义。按照物理学学家霍金的观点,“(科学)理论只不过是研究对象(宇宙)或者它受限制的一部分的一个模型,以及一组规则,这组规则把这个模型中的量和我们的观察相联系”[1]。模型中的量和我们的观察相联系指的是“在一个只包含一些任意要素的模型的基础上,该理论能精确的描述大量的观察,而且它还能明确的预言未来的观察结果”[1]。似乎据此我们可以尝试对医科学下一很不成熟的定义:医学理论只不过是人体或者它受限制的一部分的一个模型,以及一组规则,这组规则把这个模型中的量和我们的观察相联系,即通过该模型,我们既可以运用该模型很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临床现象,又可以正确的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

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学”或者“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的基本课题。.所谓的科学划界就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分。关于划界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以多元标准重建划界问题。从逻辑主义的一元划界的绝对标准(科学必须能被经验或逻辑证实或证伪),到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与多元标准(无法对科学作出严格的定义,只能从科学和非科学具有多种特征来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再到后现代哲学的消解标准(即认为对科学和非科学进行划界没有任何意义),科学的划界越发困难。

既然直接的定义科学还非常困难,我们不妨通过科学的本质特征去更好的理解科学。科学的本质至少可以归纳以下三个重要特征:第一,科学应该是系统化的,它是对研究对象或者它受限制的一部分的的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性的描述。第二,科学要能明确的预言未来的观察结果。第三,科学最终应当能被证实或证伪。证实或证伪的方法既可通过逻辑论证,也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实验也是一种实践)来完成。虽然有时科学的理论不能被我们当前的实验研究所证实,但理论上科学最终应当能被实验所证实,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总是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平行,通常理论的发展总是优先于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的本质上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怀疑的,是可以证伪的[1]。

因此从现实意义上看,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有两个:(1)该理论必须能很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2)该理论必须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实践。科学的理论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标准。当然,如果技术条件具备,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或逻辑推理的方法去判断一个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相应地,判断一个医学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有两个:(1)该理论必须能很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临床现象;(2)该理论必须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科学的医学理论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标准。同样,如果技术条件具备,我们也可以通过医学实验的方法去判断一个医学理论体系是否科学。

17世纪80年代,牛顿经典力学的诞生使人类实现了认识自然的一次大飞跃。200多年后,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推翻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 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正是由于经典力学神话的破灭, 使得许多人感到无比惊恐与失落, 相对论也因此遭到了顽强的抵制, 甚至被咒骂为骗子的理论。1915年爱因斯坦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在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但1916年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才得到了证实。虽然相对论很早就被学术界所接受,但至今还有科学家在从事证实相对论的工作。

从古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过程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启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真理, 因而不能用此理论作为判断彼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如果用用牛顿的理论去证明爱因斯坦理论的错误, 那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而不是根据某某权威的认定或某种理论的判断。同样,科学技术问题的证实或证伪受技术条件的限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尚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或证伪就对其横加指责

证伪的方法既可通过逻辑论证,也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实验也是一种实践)来完成。在实践过程中,一旦出现观察和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结果,该理论就被证伪,我们必须抛弃或者修正该理论[1]。其一是对该学说进行修改,也就是我们说的扬弃,经过修改后若能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时,修改过的学说就加以保留,学科就得到发展;若经过反复修改后仍不能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同时有另一学说能合理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时,原有的学说就被彻底抛弃,新的学说重新建立,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科学证伪的过程,说明原有的学说是伪科学。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运动的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物体的惯性运动(惯性运动指一个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仍会继续运动,)而牛顿力学则能很好的解释物体的惯性运动,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被证明为伪科学,并最终被人们所抛弃,而牛顿力学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然而牛顿力学不能很好的解释天体等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事实证明,牛顿力学适宜于研究普通的物体运动,此时物体运动速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通常可以忽略,而高速运动的物体就必须运用相对论的理论进行计算。因此,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均是科学的,只是他们有不同的实用范围,物理学因此得到了飞跃。

图1-1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由于中医传统理论没有采用西方的逻辑分析与实证的原则,因而对中医理论的证伪成为中医科学性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真实是一切科学的出发点,科学也总是在怀疑与证伪中发展。部分学者提出中医学不能证伪的观点,进而认为中医不具备“科学”的特点。与此相反,部分学者提出“中医现代化”的观点,力图为中医的科学性提供现代科学的证据。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的实验证实与逻辑分析的方法,阐述和翻译中医理论,在器官、组织、细胞与分子不同层面上开展中医理论的实质研究与物质基础研究,从而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目前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已初步揭示了部分中医核心理论的部分科学内涵,例如:对中药与方剂有效成分与药理机制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常见中药与部分方剂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对中医脏象学说的研究已部分揭示了中医五脏的科学内涵,如中医学中的“肾”与下丘——垂体——靶腺轴的功能有本质的联系;对阴阳物质基础的研究发现cAMP与cGMP、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等与中医学中的阴阳有密切的关系等。虽然当前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还远不能完整的揭示中医的科学内涵,但科学的证伪需要时间与技术的支持。近半个世纪的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历程表明:中医并非不可证伪。更多的学者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成熟,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一定会以全新的面貌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