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钵盂去(冯学成《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1-10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吃粥了也无?”云:“吃粥也。”师云:“洗钵盂去。”

 

  在灯录中,尚记载那僧在赵州“洗钵盂去”之言下,“忽然省悟”。如何是“自己”?任你说千道万,都与他人毫不相关,最好让自己去体察“自己”所得才直接现成。“吃粥了也无?”自己的“肚子”最明白。“洗钵盂去”,于“洗”之时,“自己”亦无处可逃。那僧能于此“省悟”,也是个快捷汉。

 

  南宋开福道谦禅师,初依圆悟,无所省发。后随大慧居泉南。及大慧领径山,谦亦侍行。未几,大慧令谦往长沙致书张浚。谦自谓:“我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不行。友人宗元叱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么?去,吾与汝往。”谦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宗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路途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参得的、悟得的、圆悟大慧为你说得的,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的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承当。”谦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谦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即返,大慧见而喜曰:“你这回彻也。”

 

  此公案之用处,与赵州“吃粥去”同,于此更知赵州用处之深,惠人之广。历来于此颂唱者极多,这里试举三颂,先看白云守端禅师之颂:

  梅花落尽杏花披,

  未免春风著出褫。

  一气不言含有象,

  万灵何处谢无私。

 

  再看天童正觉禅师所颂:

  粥了但教洗钵盂,

  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参饱丛林客,

  且道其间有悟无?

 

  再看草堂善清禅师所颂:

  大隐居廛小隐山,

  世人无路得相干。

  五湖禅客朝朝用,

  谁解回头仔细看。

 

  (冯学成《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