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国宝秘方:萎缩性胃炎根治圣方楂梅益胃汤
2016-01-10 | 阅:  转:  |  分享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所登出的秘方涵盖人体所有疾病,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所登出的秘方中,秉持严谨科学与详尽为宗旨。有的虽然标题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秘方:沙参30g,麦冬10g,玉竹10g,生地10g,木瓜10g,山楂15g,石斛12g,山药15g,甘草6g,乌梅12g,白芍12g。胃脘胀痛加调气不伤阴之佛手片、代代花、萼梅花等;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瓜蒌仁、黑芝麻;疼痛偏气分加川楝子、香附;疼痛偏血分加延胡索、丹参;舌光红无苔,用乌梅、山楂、木瓜、白芍之类以酸敛养胃;合并胃黏膜糜烂加蒲公英、白及;合并胃息肉加薏苡仁、山慈菇;在病理检查中发现肠上皮化生者,加半枝莲、石见穿、石打穿。忌大苦大寒,燥热刚烈之品。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为散,水泛为丸,炼蜜为丸,每丸重g。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g。过目筛,混匀,制成绿豆大的糊丸。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丸。每次g。每次1粒。装入零号胶囊。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或温酒或淡盐水送服。空腹服用。共置于瓶中或陶罐中,密封备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至三次,饭后服用。加水毫升,煎至毫升,二煎混匀。开水冲服代茶饮。煎水代茶饮。取鲜品,均为鲜品。每日一二至三次,分早午晚睡前两至三次服用。连服天为一个疗程。连服个月为一个疗程。连服周为一个疗程。分三次服用。酒浸天即可服用,捣烂拌匀,共捣为泥,贴敷神阙穴(肚脐)部位患处。



病例:林某,女,44岁。胃脘隐痛,嘈杂如饥,大便干结,形体消瘦,气短乏力,月经超前涩少,脉虚细而弱,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胃阴虚,以滋敛合化,滋阴养胃为治。药用:



秘方:石斛15g,麦冬10g,玉竹10g,生地10g,火麻仁10g,南沙参15g,白芍18g,乌梅10g,山楂12g,玫瑰花10g,百合12g,佛手10g。服用半年后,诸症悉平,终告痊愈。



方解:本方具有酸甘化阴,养阴益胃之功。主治慢性胃炎,属脾阴不足,胃土燥热者。症见胃脘嘈杂,似饥似辣,似痛非痛,食已即饥,一食即饱,口干舌燥,少苔,无苔或花剥苔。



方中以叶氏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为主,滋阴养胃;配合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养胃体,即柔肝益木;加乌梅、山楂、木瓜酸敛和胃消食;配山药、石斛,乃为养阴敛液,扶脾悦胃之良药。荐方人:廖金标国家级名老中医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献花(0)
+1
(本文系中华秘方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