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说经及其他
◎每年的一月一日,古今都称为“元旦”,只是古人按阴历,今人指公历。元旦,也称元日、正旦、正朔、上日、正朝等。古人在元旦有许多活动,如放爆竹驱怪、挂桃符避邪、饮屠苏酒避瘟疫、食胶牙餳求壮实等,都是带有良好愿望的习俗。历代帝王在元旦也总爱举行一些穷侈极奢、粉饰太平的仪式,唯有东汉
光武帝刘秀做得较有意思。某年元旦,刘秀宴请百官,要求群臣当场解说经史,互相诘难,谁说不通答不出,就夺他一份酒食奖给对答如流的人。侍中戴凭最善于说经析疑,独得五十多份酒食。影响所及,官民都勤读经史,一时蔚为风气。 ◎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一月在英文里是january,它是由拉丁文januarius演变来的。古罗马把一月叫做januarius,是为了纪念罗马人崇拜的守护神雅鲁斯(janus)。这个神有两副面孔,前面的一副注视未来,脑后的一副回顾过去。 ◎现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公元纪年法,并不是从元年开始就运用的,当时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纪年法,直到公元六世纪时,一个基督教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用传说耶稣出生的那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这个倡议获得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但全世界普遍使用这个纪年法则是在公元一四○○年前后。 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使用公历的,把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我国政府决定,把公元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当,当……”,深夜里,时钟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年来到了。可是,你知到吗?世界各地不是同时进入新年的。当我们在北京时间零点钟声中互相祝贺的时候,美国华盛顿才是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十一点,那儿的人们还没吃中饭;英国伦敦正是三十一日下午四点,那儿的人们正准备晚餐;而日本东京已经是一
月一日凌晨一点,那儿的人们已经迎接过新年了。 地球围着太阳公转,同时又从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各个地方看到日出日落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全世界不可能统一用一个时间。一八四四年,各国科学家商量决定,把全世界按经线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每个时区用一个时间。两个挨着的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这样,各地进入新年的时间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在世 界上第一个响起新年钟声的时区迎来了新年以后,乘飞机以每小时一千七百公里的速度向西航行,那么你就能赶上在下一个时区再迎接一次新年。你这样不断地向西飞,就可以在一天之内过二十四次新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