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教育微信公号。 从理论上讲,0-6岁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
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 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 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到了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同花朵,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打基础)、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发展)、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一轮回的成长过程。 阅读重要,好书同样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书适合小学阶段看呢?以下我们整理了部分适合6-12岁孩子看的好书。 1、《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全十二册)》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女巫 世界上真有女巫吗?那还有假!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而是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她们,然后把她们干掉!因为如果不干掉女巫,她们就会杀死孩子。女巫每天都要杀死一个孩子,如果她们办得到的话。 遇到女巫可不是好玩的事,特别是当她们开大会的时候,当女巫大王宣布她的秘方的时候!你会被变成…… 本书还包括:好小子——童年故事、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世界冠军丹尼、玛蒂尔达、魔法手指、好心眼巨人、独闯天下、詹姆斯与大仙桃、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2、《窗边的小豆豆》 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3、《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是《国家地理》杂志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百科类图书。它包括“我们的世界”、“探险天地”、“动物世界”、“文化长廊”、“地理趣谈”、“环保先锋”、“历史之窗”、“自然之谜”和“超级科学”等九大板块,内容覆盖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科技甚至美食、手工制作等各个方面。 4、《从小爱科学·有趣的物理(全13册)》
5、《小牛顿科学馆(第1辑,共6册)》
6、《法布尔昆虫记(共10册,儿童彩图版)》 7、《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8、《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9、《神奇校车·图画书版(全11册)》
10、《林格伦作品集·美绘版——长袜子皮皮》 门开了,一位奇特的小姑娘走了出来:
好书有抓住孩子兴趣的魔力,给孩子看好书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 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文章来源|教育 责任编辑|赵天骄
专注于亲子教育;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掌握一点;孩子受益一生; 教子探讨无止境;让我们一路同行! 教育,要用“广角”来看 各位老师、家长,如果您平时也关注了这样的公号,如果您在平时发现了这样的文章,中教君也欢迎您分享给我们。说不定在下周,我们也会推送给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体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现在中国教育报微信的平台上,我们也欢迎大家来自荐! |
|
来自: 昵称2982641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