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歌分享】索朗旺姆《洗衣歌》(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

 生命如花520 2016-01-11



《洗衣歌》

作词:李俊琛

作曲:罗念一

演唱:索朗旺姆

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呃

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呃

是亲人解放军

是救星共产党

呷拉羊卓若呷拉羊卓若桑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呃

是谁帮咱们架桥梁呃

是亲人解放军

是救星共产党

呷拉羊卓若呷拉羊卓若桑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是谁帮咱们收青稞呃

是谁帮咱们盖新房呃

是亲人解放军

是救星共产党

呷拉羊卓若呷拉羊卓若桑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我们的生活变了样呃

我们幸福乐无疆呃

感谢亲人解放军

感谢救星共产党

呷拉羊卓若呷拉羊卓若桑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呃


创作背景

《洗衣歌》的成功凝聚着众人的心血


作者:李俊琛 国家一级编导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洗衣歌》是1964的创作的,到现在已经是44年了,当年创作《洗衣歌》的许多情况还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九**年,举行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第一次。能接受党中央、军委总政对文艺工作的检阅。心中无比地高兴,但是又有些不自信,更多地是紧张。
  西藏军区党委非常重视这次的汇演。一九六三年底,派了新上任的文化部长朱流亲自到武汉坐阵。我们是第一次认识这位部长。因为对他不熟悉,没有特别地关注和企盼。一天全团开大会,张永安团长向大家介绍说:“这是军区的文化部长朱流同志,亲自到团里具体指导咱们的工作。大家欢迎!”随之一阵掌声。从表面上看,不卑不吭的朱部长有几分文气。因为没接触过,有些客气和陌生感。
  没过几天,部长召开歌舞团创作组扩大会议。他明确地告知大家说:“明年五月要举行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我们要创作一台新的晚会,全力以赴地搞好全军文艺汇演的节目。大家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可能有些战友早就有创作的想法。还有几个原来就上演过的节目,有待加工提高。大家热烈地发言,谈自己的设想和计划。我是第一次参加如此正规的专业创作会议。一整天我都扮演着‘听客’的角色。没有任何想法也不知道创作什么。其尴尬的滋味可想而知。
  朱部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动地又启发性对我说:“李俊琛,我在拉萨军分区时,有一年过春节,藏族妇女到营房来慰问。提出要帮助士兵洗衣服。战士们听说了,赶紧把衣服藏起来,藏族妇女发现了,就去找。战士们抱着衣服跑,姑娘们就追。场面很热闹很感人。”接着他又说:“我看,你就搞一个洗衣服的舞蹈吧。”
  因为我没有自己的构想,朱部长又亲自出题目。我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会上,明确了正面歌颂军队生活的题材是重点。从时间和演员分配上都要优先保障。我这个节目肯定是以藏族姑娘为主体的民族舞蹈,不算重点节目。所以我本想请舞姿、技巧、声音、表演都很优秀的全材演员罗良兴扮演其中的班长。可是他是重点节目双人舞《一对红》的演员。我没敢提出要求。虽然我创作的舞蹈不是重点,但是我也不能辜负部长对我的信任。怎样把这个‘平常小事’的舞蹈搞好?当时我一点把握也没有。开始着急上火,心静不下来,坐卧不安,每天吃不下睡不着,如热锅上的蚂蚁……。后来我解劝自己“李俊琛,你不是专业编导,谁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编不好、编不出来、都在情理之中。”有了这个想法,放下了包袱,思想压力减轻了。所以就心平气和地,回忆十几年在西藏工作生活的往事。藏族人民朴实、真诚又直爽的性格,特别是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感恩之情,表现在许多方面。有很多事令我终生不忘。经过几天的反复考虑后,终于有了一个雏形。我找到曾与我合作过的作曲家罗念一。对他说:“我想搞一个民族风格浓郁,群众一看就懂,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不要受局限,该说就说,该唱就唱的舞蹈。”并表示愿意请他作曲。他听了很高兴,而且很赞赏我的想法。他连说:“好!好!好!。我一定努力把音乐写好。”他又说:“我也特别喜欢民族风格浓郁、有情、有舞的节目。”
  当我把写好的舞蹈提纲交给罗念一后,他很激动。很快就把音乐的弦律写出来了。他说:“歌词不用写了,你写的提纲就是歌词”。我说:“不行!”。他说:“我看可以。”(因为时间紧,也不知道找谁帮我写歌词)。就这样开始排练了。经过试排、修改、审察后。大家对又歌、又舞、又说、又唱、又喊的形式,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反而受到了一致的称赞和鼓励。
  朱部长作为整台晚会的掌门人,非常关心每个作品。他亲切和蔼的作风渐渐被大家熟悉和了解。当然他也特别关心由他点题我正在编导的洗衣舞。命题为《洗衣歌》的舞蹈初见成效了,他十分高兴。他想让这个节目更上一层楼。几天后朱部长交给我一首他亲自写的歌词。如果在试排之前部长要是亲自帮我写歌词,我会高兴的作梦都要笑醒。可是到了这时候,我傻眼了。朱部长是搞文字的,很讲究文学词汇的美。要是按朱部长写的歌词内容编舞,舞蹈就要重新结构。静陋万分的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豁出去了!下定决心硬顶着。舞蹈不能再大改动了,所以不能用部长写的歌词。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敢直接找部长说出自己的理由。就这样《洗衣歌》参加了全军文艺汇演。万没想到大获成功,得了四项大奖,编导奖、作曲奖、舞台美术奖、演员表演奖。全军各兄弟团体都来学习这个舞蹈。新闻电影制片厂拍了纪录片。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把它拍成彩色片……(当时彩色胶片很缺),应该肯定地说:没有朱流部长亲自点题,就没有《洗衣歌》。他曾两次为舞蹈《洗衣歌》写了歌词,但都未能派上用场,我也从未向朱部长说明过。我的心里一直有一股苦涩味,无法释怀。朱部长已长眠于地下,每当跳起,唱起《洗衣歌》时,朱部长宽厚、和蔼的面容就随着节奏显现在心头。他平和的心态,不计前贤的品格,平凡、朴素、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心中的楷模。

  冼衣歌的成功,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精神,是汉、藏民族团结友爱的结晶。是军队对我的培养,更是西藏人民多年对我的哺育。是众手捧出的一朵鲜艳的花。

  董荣同志曾为《洗衣歌》作出过贡献。当初这个舞蹈经过几次修改排练后,虽未完全定稿但已经成形了。有人提出“这是有歌有舞节目,一出场姑娘们连歌带舞都是自己唱很有特色。最好叫班长也能自己唱,风格就统一了。”我觉得这个意见有道理,便向领导提出能否请人帮助把班长那段丰富一下。并希望有幽默感的董荣同志参加最合适。于是,董荣非常热情地为炊事班长写了歌词,并参与调整了班长的某些动作。可惜,班长的扮演者彭德湘的声音不宏亮,一直没唱出好的效果。但是,董荣写的歌词是歌颂创四好连队、争做五好战士的时代精神。使整个舞蹈的风格更和谐统一,宣扬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的高尚境界。

  张俊飞团长,他重点是在话剧团抓创作、排演,基本上很少过问歌舞团的具体事。他对有情结的舞蹈《洗衣歌》很偏爱。有一天不请自到,亲临现场指挥。张团长来给大家排舞蹈,是从未有过的事。我和演员们都特别高兴。大家先给团长表演一遍,他看完之后说:“你们把结尾那段再跳一下。”演员们按他的要求把结尾重跳了一遍。跳完之后他说:“回来,回来!小卓嘎,你把他们脱下的靴子背起来,然后再追大家下场”。张团长这个主意出的好,观众无不为小卓嘎背着靴子追赶大家的动作而欣喜。使这个舞蹈在结尾处、落幕前再次掀起了高潮。如一篇好文章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让人回味无穷,在感知上有了意外的满足。促使观众不得不暴以热烈持久的掌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为《洗衣歌》的成功添上了一笔重彩。

  李继斌同志向我建议,他说:“姑娘们感谢解放军时,她们很尊敬地向班长行了藏族礼节。班长应该向她们回一个军礼。”我当即采纳了,收到了军民互敬互爱的效果。前面的表演有嬉戏、有幽默。互相敬礼是体现军民之间严肃厚重的高尚情操。这个建议非常合情合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白珍是位非常可敬的藏族姑娘,是乐队的演奏员。在排演时我想叫演员用藏语喊“洗呀,洗呀,快快洗!”可是我不会说藏语的“洗”字,于是便向白珍请教。是她教我说:“洗,藏语发音为‘出打’。”我即把‘出打’用在舞蹈动作中,边踩衣服边喊‘出打,出打,久波出打,嗨来萨!’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演员们在排练场及时给我提合理化建议无计其数。正因为与大家亲密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用仅两个小时就把第一稿排出来,便请领导和舞蹈队同仁们审查了。

  于德华是我的老班长,她操着一口四川腔对我说:“李头,(大家对我的呢称)你晓得不,你搞创作为啥子容易成功吗?你还不晓得,我晓得,我为你总结了。你的群众关系好,你创作出来的节目都来帮助你,你就容易成功。我就不行,我一创作都来拆我的台。!”

  于德华她说的很对,战友们都对我极好。当我获得成功的时候,心中总是不安的,总想叫大家分享这份荣誉。第一次在武汉高级部校礼堂彩排时,我站在侧幕准备帮演员摘水筒、换鞋子等。报幕员朱碧松匆匆走来,急切地问我,快说,编导都是谁?我没有思想准备,脱口而出地说:“有我、有董荣、有张团长……。”她说:“就报你和董荣吧”。朱出场报幕了:“下一个节目,舞蹈《洗衣歌》编导李俊琛、董荣。”

  全团同志第一次看到洗衣歌都十分高兴,话剧团演员孙光明边看边激动地流泪。第二天他写了一整版的黑板报来赞扬。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意见,主要是对董荣为什么成了《洗衣歌》的编导不满意。于是,第二天木一队长召开了舞蹈队有关人员的会议。木一说:“关于属名问题过去曾出现过茅盾,这次大家对《洗衣歌》属名又有意见,现在请大家研究一下,统一一下思想,以便准确地、实事求是地属上作者的名字。”

  谭丽首先发言,她说:“真莫明其妙,董荣和这个舞蹈有什么关系,怎么董荣成了编导?我怎么没看见他参加编这个舞蹈,太不应该了。”

  陈继章说:“不应该报董荣的名字,互相帮助一下是经常的事,如果帮助一下就要求写名字太没得风格啦”。

  木一说:“如果参加一下就要写名字,那么所有的节目都要有我的名字哟,因为所有的节目我都帮助修改过。”

  整个会议短而精,没有不同意见,一致决定《洗衣歌》不再出现董荣的名字。以后,在全军汇演、和出国演出时编导只有李(王夋)琛一个人的名字。

  文革时期,唯有《洗衣歌》被周总理保护下来。成为流行时间长、地域广和普及率最高的舞蹈之一。历史已远去,当事人朱碧松早已作古,第一批的演员彭德湘早已过世。但是,大部分当事人均健在,他们都是见证者。我已到了暮年,有必要把这段历史说给后人听。


本文写于200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